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社會發展太多,本次疫情與非典時期有新特點,需巧應對

中國社會發展太多,本次疫情與非典時期有新特點,需巧應對

這次2019-nCoV疫情來勢洶洶,頗為考驗我們的危機應對與處置。在公眾記憶中,最具有類比性質的是2003年的SARS疫情,事實上很多觀念均來自於上一次的SARS危機。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2003年的SARS疫情與本次2019-nCoV疫情不同,SARS的應對主要問題在於政府反應的遲緩,而這一次則不那麼簡單。相比SARS,2019-nCoV的傳播性更強,而癥狀則較輕,具備了大規模傳播的能力,因此需要更大範圍內的應對。

而與2003年也不相同的是,中國社會發生了更大範圍的變化。2003年時我們的全國市場還沒有今天這樣大的規模,人員、物資流動也遠遠沒有今天的程度。因此,SARS傳播可以被限制在廣東、北京兩個主要地區,關鍵也在於很多其他地區事實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大規模的人員、物資流動。然而在今天,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人員流動已經是常態,而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物資的大範圍流動,全國龐大的市場已經建立起來,並且規模持續增長,加上時間恰好趕上了人員大範圍流動的春運,因此本次2019-nCoV疫情事實上比2003年更難控制,這不僅僅與病毒特徵有關,還與經濟現代化有關。

所以相對而言,新型病毒影響範圍更廣就更難防範,防範需要大量的資源支持,也需要民眾的諒解和配合。但是日常生活的節奏會被打亂,很多資源調配的市場機制在危機時刻無法發揮作用。因此,我們並不缺乏物資,但很容易出現物資到不了需要它們的地方。這種情況就需要更多理順機制,並且更多依靠我們已有的信息技術尋求一種更為巧妙的技術解決,比如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整體稀缺的問題。過去的經驗可能對本次疫情幫助不大,多元化的技術處理會帶來觀念上的新突破。

另外還有個大問題就是,由於這種危機時刻並不常見,所以市場機制調節下很多資源的產能事實上需要時間進行調整。最典型的是口罩。中國日產口罩約2000萬副,這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能力。而即便如此,如果以武漢一地900萬人每天用一副,那麼就可以佔據這一產能的近一半。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醫用口罩其實很多也是從中國進口,日本、東南亞、歐洲的口罩都出現斷貨的情況,所以其他地方也沒有足夠的產能來緩解。因此,這就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並且可能會影響其他地區的公共衛生安全。因為幾個武漢人吃了野味,導致全世界缺口罩,所以這也是個中國更深度融入全球體系後出現的新現象,2003年的SARS並沒有這種現象出現。當然,這種供需緊張很可能會持續,我們可能需要更多使用重複使用的衛生設備。

公共衛生事件也是信息戰,是理性與恐慌或者別有用心者之間的賽跑。作為信息最重要的持有者,政府應該更為積極透明地去向社會發布信息,發布儘可能多的信息細節。發布信息並不會讓自己更不安全,相反,這是戰勝恐懼的唯一解決辦法。

2019-nCoV目前病症並不嚴重,需要嚴肅應對而不需要過於恐慌。對本次疫情的處理和控制,將會對我們的認知帶來新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蜀黍老曾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有幾個優勢日本和韓國都沒有,東亞的未來更多將取決於中國
越南國防白皮書要求強化自給自足,理想豐滿但現實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