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傳染病流行及其相關名詞解釋

傳染病流行及其相關名詞解釋

作者:馬恩祥

傳染病流行是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流行的過程,即病原體從感染者排出,經過一定的傳播途徑,侵入易感者機體而形成新的感染,並不斷發生、發展的過程。染病在人群中發生流行需要三個基本條件,也稱三個環節,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相互依賴、相互聯繫,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就不會發生。其相關常見名詞解釋如下:

1.傳染源、病原體

傳染源是指體內有病原體生存、繁殖並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和動物,包括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指感染病原體無臨床癥狀但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和受感染的動物。

病原攜帶者指感染病原體無臨床癥狀但能排出病原體的人。

病原體就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稱。微生物占絕大多數,包括病毒、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細菌、螺旋體和真菌;寄生蟲主要有原蟲和嚅蟲。

病原體指可造成人或動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立克次氏體、真菌)、寄生蟲或其他媒介。

2.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超級傳播者

指根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診斷標準》,符合傳染病病人和疑似傳染病病人診斷標準的人。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把病毒傳染給十人以上的病人被稱為超級傳播者。非典期間,廣東一男子染病50天,先後傳染130餘人,包括18位親屬及幾十名醫務人員。從已經掌握的「超級傳播者」的材料分析,他們多數為老人、長期患病或患腎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超級傳播者具有以下特點:高齡、體質弱、存在其他基礎疾病。

3.傳播途徑

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後,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環境中所經歷的全過程。

病原體在長期演化過程中不但適應在機體的一定部位發育、繁殖,並且也適應在宿主機體外的自然條件下暫時存活,爾後再侵入一個新宿主,循此世代綿延,以維持病原體作為一個生物種的存在。此種更換宿主的過程,在流行病學中稱為傳播機制(mechanism of transmission)。各種傳染病的傳播機制可概括為三個階段:①病原體自宿主機體排出;②病原體停留在外界環境中;③病原體侵入新的易感宿主體內。

新型冠狀病毒到底通過什麼形式傳播?

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為主,戴口罩是有效的防護措施之一。

冠狀病毒按照以往特點來說,以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為主。氣溶膠傳播是否會存在,還會通過進一步調查和研究去確定,目前認為主要以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為主。飛沫傳播距離不會很長,通常來說不會超過2米。大於5微米的飛沫會很快沉降,如果距離太近,飛沫會通過咳嗽、說話等行為掉落在對方的黏膜上,會產生感染,所以保持一定的社會距離很有必要。

建議一定要戴好口罩。通常情況下有普通的棉紗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N95口罩等。一般人群佩戴外科口罩即可。

4.宿主、易感宿主

宿主也稱為寄主,是指為寄生生物包括寄生蟲、病毒等提供生存環境的生物。寄生生物通過寄居在宿主的體內或體表,從而獲得營養,寄生生物往往損害宿主,使生病甚至死亡。

宿主不只是被動地接受病原體的損害,而且主動產生抵制、中和外來侵襲的能力。如果宿主的抵抗力較強,病原體就難以侵入或侵入後迅速被排除或消滅。

病原體屬於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為動植物和人。

宿主與病原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將最終決定是否發生感染和感染經過及結局。易感宿主指對生物性致病因子缺乏抗 感染抵抗力的個體。

5.人群易感性

個體易感性決定了病原體能否侵入人體 以及侵入後是否發生感染,而機體反應性,諸如免疫反應、炎症反應、生理反應等均參與臨床發病、臨床類型、臨床經過和 轉歸。感染病的易感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體對特定病原體的抗感染免疫力,主要是針對性很強的特異性免疫即適應性免疫;而對其他感染病的易感性則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固有免疫功能,以及機體的一般狀態如年齡、營養狀態、基礎疾病等。在免疫虛損宿主,可保留對某種感染病病原體的獲得性特異性免疫功能,但對其他生物性病原體缺乏抵抗力,也是易感宿主。

在感染病學中用人群易感性這一名 詞說明人群作為一個整體對感染病病原體的易感程度。人群易感性的高低根據總人口中易感人口所佔比例來衡量。當人群總體免疫水平高,則人群易感性低,隨之感染率也低。導致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包括新生兒增加、易感人口遷入、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和免疫人口死亡等。導致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包括計劃免疫加強、感染病流行和隱性感染減少等,與良好生態環境和人群一般健康狀況良好等也有關。人群易感性高低則影響感染 病在人群中的流行狀態。當免疫人口增加時,導致感染病發病率下降的程度決不僅限於免疫人口本身,這是因為具有免疫力的人除了免於發病外,由於大量免疫者分布在傳染源周圍,對易感者起到屏障和保護作用。當人群中免疫人口達到一定比例時,即形成免疫屏障,不需要整個人群均獲得免疫亦可終止感染病流行。

6.密切接觸者

密切接觸者就是指與病毒(非典型肺炎、豬流感……)確診或高度疑似病例有直接居住生活在一起的成員。包括辦公室的同事,學校里一個班級的學生及班主任老師,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學,同機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觸者包括病毒病人的陪護、乘計程車、乘電梯等直接接觸者,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現場情況由衛生防疫人員綜合評定確定的接觸者史,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觸者,就是指14天內曾與病毒的確診或高度疑似病例有過共同的生活或工作的人。

新型冠狀病毒接觸者

與病例發病後有如下接觸情形之一,但未採取有效防護者:

(1)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如與病例近距離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與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如直接治療及護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閉環境中探視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護人員。

(3)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護理過病人的人員,該病人的同行人員(家人、同事、朋友等),經調查評估後發現有可能近距離接觸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務人員。

(4)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後經評估認為符合其他與密切接觸者接觸的人員。

7.醫學觀察和醫學隔離

醫學觀察是指對可疑的傳染病患者和曾經與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密切接觸者)按傳染病的最長潛伏期採取隔離措施,觀察其健康狀況,有否染病可能,以便對這些人在疾病的潛伏期和進展期內獲得及早診斷治療與救護,又可減少和避免將病原體傳播給健康人群。這是一項對可疑病人、密切接觸者和周圍人群的醫學保護措施,所以被採取醫學觀察措施的人並不僅僅是疑似病人,還應包括可疑病人和密切接觸者。(密切觀察,但不限制活動)

對已經排除有傳染性的密切接觸者取消醫學觀察措施,不再採取法定醫學保護措施。稱為解除醫學觀察。

醫學隔離:是對具有傳染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進行醫學隔離治療,直到不具有傳染性的傳染病管理措施。醫學隔離一般在醫療機構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

居家隔離:是規定所有與證實患有傳染病者有家居接觸的人士,須留在家中接受最多至某傳染病最長潛伏期隔離的家居處理。

8.疫區、疫點、潛伏期、流行病學調查

疫區指傳染病在人群中暴發、流行,其病原體向周圍播散時所能波及的地區。

疫點指病原體從傳染源向周圍播散的範圍較小或者單個疫源地。

潛伏期是疾病傳染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指的是病原體從侵入人體至人體最早出現臨床癥狀的這段時間。不同的傳染病的潛伏期長短不同,這是由於潛伏期與進入機體的病原體數量、毒力、繁殖能力以及不同機體的抵抗力強弱等因素有關,但是同一種傳染病往往具有固定的潛伏期。

流行病學調查指對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其決定因素進行調查研究,提出疾病預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對策。

19.醫源性感染和醫院感染

醫源性感染指在醫學服務中,因病原體傳播引起的感染。

醫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後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者入院時已處於潛伏期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感染。

10.消毒

指用化學、物理、生物的方法殺滅或者消除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新型冠狀病毒性的預防性消毒方法:

(1)餐飲具和茶具:首選物理消毒,煮沸15-30min,或按說明書使用高溫消毒箱(櫃)消毒;也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 mg/L~500 mg/L)浸泡30 min後,再用清水漂洗乾淨。

(2)物體表面:對檯面、門把手、電話機、開關、熱水壺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 mg/L~500 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凈。

(3)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 mg/L~500 mg/L)用拖布濕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凈。

(4)普通織物:對毛巾、衣物、被罩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 mg/L~500 mg/L)浸泡30min,再用清水漂洗乾淨。(注意:含氯消毒劑對織物有漂白作用),或採用其它衣物消毒液按說明書使用。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