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V1、V2、V3,二戰德國三大遠程攻擊手段,分別對應了如今哪類武器?

V1、V2、V3,二戰德國三大遠程攻擊手段,分別對應了如今哪類武器?

V1、V2、V3,這是二戰時期德國研發的三款導彈,V即「Vergeltungs」的首字母縮寫,這個單詞在德語中翻譯為「報應」,因為在二戰後期,德國飽受盟軍轟炸之苦,而導彈則是在這種環境下催生出來的復仇手段,意在用遠程手段打擊盟軍的重要目標,從而削弱盟軍戰鬥力,為德軍創造更多機會。

眾所周知,德國是世界上最早玩導彈的國家,V1、V2、V3更是集大成之作,為後來美蘇導彈體系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借鑒。那麼問題就來了,被稱為導彈鼻祖的V1、V2、V3,分別對應了如今的哪些武器呢?

首先說說V1導彈,它是現代巡航導彈的原型。V1的概念誕生於30年代中期,自從希特勒上台以來,德國不再承認一戰條款,往常資源被用來償還戰爭賠款,而選擇則被用來研發武器,因此30年代是德式武器井噴的一個年代。

嚴格意義 上來說,V1並不是純粹的導彈,因為它包括了無人機和導彈兩大概念,德軍的想法是製造一款不需要飛行員操控的飛機,並且具備強大的攻擊能力,從而實現中近距離的精確打擊,然由於1941年不列顛空戰的失敗,德國空軍遭到重創,因此V1導彈項目被擱置了一段時間。

1943年,盟軍的大規模轟炸嚴重威脅德國本土工業和軍隊基礎,德國不可能忍氣吞聲,於是擱置已久的V1導彈項目重新受到關注。正好當時脈衝噴射發動機技術已經成熟,正好提高V1導彈的速度。

V1導彈內置陀螺儀、磁性羅盤和氣壓高度計,作用分別是維持飛行穩定性、明確飛行方向和維持飛行高度,德軍一開始還考慮將雷達加入V1系統,但考慮到造價太高,德國沒有這麼多資源,最終只得放棄。

戰鬥部安裝848公斤高爆炸藥,破壞力相當不錯,但由於缺乏制導能力,所以精度比較差。

V1導彈的誤差範圍達到了30公里,德軍向英國發射的V1導彈累積超過10000枚,結果只有四分之一飛到事先劃定的攻擊區域。

接著說說V2導彈,它是現代彈道導彈的原型。V2導彈項目同樣誕生於30年代,項目組由馮·布勞恩領導,此人是火箭天才,大學剛畢業就主導了如此重要的V2項目,可見德國對他的重視。

德國投降之後,馮·布勞恩被美國抓獲,後成為美國火箭項目組重要人物,美國大名鼎鼎的土星五號(登月火箭)就是由他設計的。

馮·布勞恩,他與他的團隊埋頭苦幹十幾年,最終於1944年完成了V2的研發,使之可以用於實戰。

與V1導彈相比,V2導彈明顯更具有現代導彈的外形,它以液體燃料為能源核心,點火之後,劇烈燃燒的液體燃料會令V2導彈逐漸加速。

火箭高速上升到48000米高空時燃料燒盡,但因為初速和慣性仍在,所以導彈會繼續上升至88000米高空,接著按照拋物線原理,加速向地面墜落,落地速度可達2800km/h。

如果說V1導彈還能偶爾攔截的話,那麼英軍對V2導彈是真的沒什麼辦法了,而且它的破壞力比V1更強,這意味著即便精度不高,但破壞範圍更廣,給英國人留下了更為可怕的心理陰影。

最後是V3導彈,這是三種導彈中最神秘的,它是現代多級火箭的鼻祖,採用多節助推的方式來為火箭加速,但它的發射方式卻是「炮」,150毫米口徑。

V3採用多節固體燃料,發射之後,主燃料逐級點燃各級副燃料,從而實現150公里的射程,跨越英吉利海峽打到英國倫敦。

德軍在法國沿海地區修建了兩座V3發射基地,每個基地設置25門V3大炮(五門為一組),可以不斷輪換,持續不斷地炮擊英國。

與V1、V2相比,V3的成本其實更低,射擊密度更高,而且炮彈的落點比較好計算,所以精度也更高,但問題是V3隻能通過固定平台發射,不像V1、V2那樣靈活,所以當英軍丟下重型航彈炸毀兩座基地之後,V3也就失去了發射平台,在二戰後期沒能發揮太大作用。

總得來說,德國三大導彈各有優缺點,而且戰後也確實為導彈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最原始的數據與方向,推動了整個領域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周路38號 的精彩文章:

彈匣還是護木?當我們一隻手握著步槍握把時,另一隻手該放哪?
法國陸軍搞演習,機槍手帶100發彈箱,為何不學俄軍帶200發彈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