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在家蹲了10天的人,正在逐漸暴躁

在家蹲了10天的人,正在逐漸暴躁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川媽),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產、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

點擊標題下藍字「二胎媽媽圈」,即可關注我們。

來源:武志紅(ID:wzhxlx)

01.

焦慮,真的好焦慮

為了做好防護工作,疫情期間,我們基本上都選擇少出門,少聚集,這導致一個普遍的結果:我們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只能待在家裡。

並且因此多了一些敏感的情緒

最近一段時間,越來越多的朋友和我傾訴,他們的很多負性情緒(恐懼、焦慮、抑鬱情緒)在不斷蔓延。

我的助理,她是臨床心理學的研究生。即便是心理學科班出身,前幾天,她告訴我,在家「關」了幾天後,她現在什麼都不想做,感覺這麼下去,真的要抑鬱了。

我參加了一個心理援助項目,發現很多人都面臨著很多困惑。

比如:

莫名地想哭:雖然身邊並沒有人確診也沒有人出現疑似情況,但是,看到新聞,看到疫情的蔓延,仍然非常難過,一直想哭;

非常恐懼:每天晚上都會回想新型冠狀病毒,想到一些可怕的情況,並且,不停地量體溫;

強迫:強迫性回想自己是否接觸過可能帶有病毒的人或者物品,並強迫性一遍遍排除......

以及由此引發的一些家庭矛盾,比如:

我的孩子還小,老人卻不在乎,總是出門,口罩也不好好戴,他們從心裡認為這件事並沒有那麼嚴重;

我很小心,我老公卻偷偷地把一個口罩反覆使用,當我知道後,我都崩潰了……

這些煩惱和情緒,都透出了一種敏感的焦灼

02.

不能出門,待在家裡,

我們為什麼會如此焦慮?

這種焦慮中,疫情——這個外部事件,顯然一定會對我們有影響。

除此之外,引起我們各種負性情緒的另一個原因是:

心理防禦失效。

什麼是心理防禦?

它指的是:

當我們面對一些衝突或挫折時,為了擺脫煩惱、減輕心理不安、減少內心痛苦,我們自覺或者不自覺採用的一些方式和方法。

聚餐、各種娛樂項目、唱歌、和朋友聊天,甚至包括工作等,這些都是我們的防禦方式。

比如我們平時總會說的「一閑下來就會胡思亂想,忙起來就好了」,「忙起來」就是一種防禦。

再比如,我們通過努力工作,從而讓自己減少或者不去思考、面對和體驗那些讓我們很焦慮的問題。

還比如,我們在工作當中會不斷追求更高的職位、掙更多的錢、獲得更高的成就感,這也是一種防禦。並且這屬於防禦里的升華:把那些負性的、消耗性的情緒和能量指向了一些更有建設性的目標。

而經常困擾我們的問題——失眠,我們不妨從防禦失效的角度去嘗試做一些理解。

晚上,暮色四臨,夜深人靜,我們關上手機,關上燈。

這個時候,我們沒有更多的防禦措施可以去使用,我們不得不和自己的內心短兵相接。

這個時候,原本在白天被防禦的很好的潛意識中的焦慮就會浮上心頭。

當我們把「失眠」這種情景放大,是不是和現在的情況非常相似呢?

如果說,平時,我們可以正常出門、社交、工作、娛樂,就像是各種五花八門的防禦方式都在發揮作用的白天。

那麼,現在,我們為了做好疫情防控,不得不只能困在家裡,就如同防禦失效的黑夜。

而我們現在的焦慮,就像是晚上在失眠。

03.

疫情觸發的三種潛意識焦慮

從上面的內容中,我們知道了,當防禦失效,很多本來在我們潛意識中被成功防禦的焦慮就會湧上心頭。

所以,現在的焦慮,不僅僅是疫情本身帶給我們的焦慮,其中還有一部分是:

疫情觸發了我們很多潛意識中本來就有的焦慮。

當然每個人的潛意識不同,性格不同,心智模式也不同。因此面對同樣的疫情,每個人的情緒感受和應對方式都是不同的,有的人緊張之後鎮定地做好防護,有的則強迫疑病,這個現象很好理解。

但這次疫情後呆在家裡,防禦失效之後,的確有不少人潛意識裡某些相似的焦慮被觸發出來。

那麼,疫情會觸發我們潛意識中的哪些焦慮呢?

第一、死亡焦慮。

存在主義認為,死亡焦慮是一切焦慮的根源,我們的一切焦慮都是對死亡焦慮的防禦。

因為死亡焦慮實在是太可怕,它指向的最終極問題,而任何的焦慮,似乎都比死亡焦慮來得更容易接受。

所以,我們容易把死亡焦慮轉化為其他的焦慮,以此來防禦我們所不能承擔的死亡焦慮。

而這次疫情的發生,恰好觸發了很多人的死亡焦慮,所以也觸發我們發展出各種方面的焦慮。

比如,我的朋友中,有的人總是擔心自己的手不幹凈,明明剛剛洗過手,仍然強迫性反覆地洗手;

雖然專家建議需要開窗通風,有的人卻不開窗,認為開窗會讓外面的病菌進來;

有的人總是認為自己可能已經感染了病毒,從而非常焦慮,變得整日憂心忡忡,即便並未出現任何臨床表現、周圍也沒感染源......

第二、無意義感,無價值感。

最近幾天,開始有朋友跟我打電話傾訴,他們待得非常難受,希望能夠早點回去上班。

我的朋友開始跟我自嘲:現在才知道,原來心安理得地做一頭「豬」也不容易。

而在疫情發生的前幾天,情況卻還好,這很可能源自這幾個複雜的原因:

首先,「工作」本身做為一種防禦,可以用上班來轉移掉自己現在的「胡思亂想」帶來的焦慮。

其次,上班,可以給我們帶來價值和意義感。

在疫情前幾天,我們基本屬於正常的休假階段,一切還顯得沒有那麼突出,當原本上班的時間到來,而我們卻沒有上班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會擊破很多人心裡那道看不見的底線。

我們很容易因為整天無所事事、不做事情,而嚴重懷疑自身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價值。

此時,一個終極問題顯得再也遮掩不住了:我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於是,我們變得坐立難,並且非常焦慮。

第三、孤獨。

即便我們的通訊錄里有5000個人,我們也找不到幾個可以在無聊的時候打電話聊天的人,但這種情況,當我們在上班的時候卻顯得並不明顯。

我們會用忙碌的工作,來替代缺少朋友連接和感情支持帶來的孤獨感。

但是,當我們沒有公司同事的迎來送往、寒暄微笑時,當我們被「困」在家裡後,「通訊錄里沒有一個能打電話的人」這件事,就顯得非常扎心。

我曾經看到一句話:現在疫情當前,大家都宅在家裡,如果這個時候,都沒有人和你表白,沒有人關心你,可見你有多不招人喜歡。

這當然是一句笑話,可是,我想,今天讀到這句話,又會有多少人被扎心。

04.

直面終極問題,或重建防禦方式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這裡推薦三種:

第一、接納自己的情緒。

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的困難。

因為當負性情緒來襲,我們本能是非常抗拒的,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個時候,強迫自己接納這種負性情況,是非常不切實際的。

因此,與其要求自己接納負性情緒,不如先接納自己對這種情緒的抗拒。

在這個基礎上,用一些有效的方式來緩解。

具體的方式可以是:覺察後傾訴出來。

當我們有負性情緒的時候,不要憋著不說。

我身邊有朋友和我抱怨:他說在他們家,每個人其實都非常緊張,但是,家裡邊卻不允許談論這種恐懼。

因為,父母認為,談論「恐懼」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這意味著「壞的事情可能會發生」。

但這種避而不談,反而會讓恐懼在每個人心裡都草長鶯飛。

因此,互相傾訴和傾聽吧,這意味著互相被看見,除了緩解一時恐懼之外,還會帶來了鏈接感和安全感。

第二、重建防禦方式。

提到防禦方式,我們往往會想到其負面的作用,似乎阻止了我們成長。

但事實上,防禦不僅僅有負面的作用,同時還有很多正面的、積極的意義。

因為,「防禦」產生的最初的出發點,就是保護我們不去體驗太多的痛苦。當環境發生了改變,過去的防禦方式失效時,我們可以嘗試尋找新的防禦方式。

比如,我們可以嘗試去尋找一些家裡邊合適的活動。

我在河北鄉下的朋友說,在農村,一家人在一起,人比較多,反正也不能出門,可以打牌和聊天;

我的一位朋友索性買了英語課,然後就開始學習英語;

還有一些朋友開始找出從前上班沒時間看的書,還給自己指定了讀書計劃,一天下來,竟然還非常忙碌;

有的人開始追劇,享受放在平時奢侈的追劇時光,有的人開始運動,做瑜伽……

這些都是能幫我們緩解焦慮的方式。

第三、直面終極問題

當然,重建新的防禦方式,是一種聰明的選擇,卻不是智慧的選擇。

最智慧,並且,最需要勇氣的選擇是:直面自己潛意識中的問題。

能夠有足夠的勇氣去借著這個機會,去讓自己直面自己的終極問題,深度思考和探索,這是更好的選擇。

例如可以問一問:

如果此時我必須死亡,那我會是什麼感受和想法,我又該怎麼辦呢?

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究竟是什麼?難道只是工作嗎?我有沒有其他的人生意義呢?

當孤獨的時候,我的感受是什麼?為什麼我難以和自己呆在一起,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情感又是什麼?

當然我們也知道,終極問題的解決,絕非一朝一夕,甚至過程也挺痛苦的。

所以,如果難以做到,你也可以直接重建防禦方式,不用太和自己較勁。

但也請記得,直面終極問題固然不容易,卻可以不斷擴展我們的空間,並終有一天,讓我們更加自由。

--------End---------

繼續閱讀:華川:這場疫情帶給我的兩點啟示

作者簡介

三木水? 心理諮詢師,北京大學碩士,主攻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取向,帶你從心理學看透世間萬象。微信公眾號:三木水心理工作室(hongcen2063)

本文首發於【武志紅】公眾號。

推薦閱讀

二胎五年,我享的福,已抵得上我受的苦

二胎後上班3年,我又雙叒辭職了

我的後半生,是本育兒書

發送【方框內】的關鍵詞,領取相應文章

二胎專題:【養倆寶】【孕二胎】【備二胎】

寶寶養育:【斷奶】【輔食】【哄睡】【兩三歲】

英語早教:【動畫下載】【教程下載】

媽媽雞湯:【幸福秘籍】【倆寶媽的春天】

關注 「二胎媽媽圈」,回複數字,可閱讀相關內容

101為什麼要生二胎

117哪些情況不適合生二胎

116兩個孩子相差幾歲最合適

120如果你生了二胎,卻未能兒女雙全

121我二胎備孕生女兒的「成功」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胎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2019最走心教育短片,觸動20萬人:決定孩子能走多遠的,就這4個字
好婚姻的秘密,都藏在平凡日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