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有的時候,「不靠譜」其實是一種智慧

心理學:有的時候,「不靠譜」其實是一種智慧

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做事總是給人不靠譜的感覺,那麼身邊的人大多不願意和他繼續交往下去,人們似乎都希望能和靠譜的人共事,因為他們更加踏實,不用太多擔心他們。

很多時候,「不靠譜」總是以貶義的形式出現。然而,從心理學角度看,不靠譜其實是一種人生智慧

何為「不靠譜」?

這裡的「不靠譜」,並非是個體對事情結果的完全不負責,它主要強調的是能否用創意性思維去對待人和物,是智慧的表現。

法國戲劇家尤瑟納爾曾說過,「世界上最骯髒的,莫過於自尊心。」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人因自尊心,而不敢去做不靠譜的事情,認為做錯了之後,會被人嘲笑,或者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實,這類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我中心主義

他們總是在乎別人的看法;總以為別人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著自己的行為,活在別人的世界裡;總是認為自己必須靠譜,才會在別人心中留下好的印象。

實際上,他們只是「自我中心主義」,在他們身上會出現強烈的自我渴求。

總的來說,適當不靠譜的人,具有兩個方面的優勢。

1、直線性邏輯

心理學家Maslow認為,個體的人格中早就存有某種「高級電路」,就像底層潛意識一樣,操縱了我們的喜怒哀樂

高峰經驗、創造能力、美學觀點以及靈性,都是這些高層能力的表現,它是實現完善境界的趨向。

人們的潛意識最終都將整合成「我」這個模糊宏觀的知覺,而總是表現得不靠譜的人,他們的知覺特點是凝聚性、直覺性的。

所謂的直線性邏輯,也正是他們在做事之前形成為意識的一部分無意識邏輯,但並不是無意識邏輯的全部。

他們將生活中所產生的真實感受用最為直觀的體驗來獲得邏輯性的心理經驗。

現今社會是需要自我表達和自我展現的,許多人總是高估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位置,拒絕來自他人的一切否定。

但有時,自身過於敏感會阻礙我們的發展,只有放下自己的架子,去認真學習、請教,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靠譜的人,更加具有創造力,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與常人不同,會遠離固執、消極的依賴,不滿足於「人人千篇一律」的形式。

這裡所說的「不靠譜」,是指用創意型思維去對待人或物。

2、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的概念,來源於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終身成長》一書。他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能可以通過鍛煉提高。

相關研究表明,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無論是在職場、人際關係、還是銷售等領域,都有著明顯優勢。

那些不靠譜的人,大多數是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他們更善於傾聽他人批判性的意見,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來思考問題,也能夠進行開放自由的交流。

人際關係中,這類人也會主動去經營一段關係,會更加關注他人,而並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很容易突破害羞、緊張、焦慮等因素導致的社交障礙。

20世紀60年代,精神學家艾倫·貝克在與病人溝通中發現,其實是他們的信念造成了他們的問題。那些消極信念導致了病人的消極情緒,這種情緒不只出現在治療的過程中,也出現在平時的生活中。

在不靠譜的人眼中,世界是有方向的,並且他們擁有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勇於接受挑戰,即便遇到挫折也依然敢於熱愛。

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他們總是總結經驗,如何才能將事情做到最好,常常表現為:

我感受到了什麼,我的情緒是什麼

我的想法是什麼

我的需要或者慾望是什麼

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不斷認識自己,接受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主體性,從互動中得到提高。

《自我成長的力量》中寫到:

「一個有趣的人,就是敢於綻放自己生命能量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如何才能從極度自卑,變成死不要臉?
心理學家:當你身邊出現這5個小細節,說明有人暗中討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