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航尖端雷達功虧一簣!競標訂單花落別家,殲20配套廠家笑到最後

中航尖端雷達功虧一簣!競標訂單花落別家,殲20配套廠家笑到最後

記得多年前當殲-20在航展現場呼嘯而過之際,一位大哥感嘆道「咱們終於有尖頭戰鬥機了」,對於很多平時不太關注國防科技進展的朋友來說,在他們根深蒂固的印象里我國空軍還大量裝備著殲-7之類的機頭進氣戰鬥機,殲-7與殲-20的巨大反差也正是航空工業快速迭代發展的生動寫照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的漫長歲月里我們只能長期依靠殲-5、殲-6、殲-7這些機頭進氣戰鬥機,有著機載雷達適裝空間狹小的先天瓶頸,更嚴重的問題是我們長期無法攻克單脈衝機載雷達,此類雷達只能在高空近距離跟蹤目標,且不具備下視搜索目標能力,因為無法過濾強大的地雜波。

那一時期發達國家則處於航空裝備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不僅單脈衝雷達探測距離遠,更是突破了過濾地雜波的脈衝多普勒機載雷達,成為第三代戰鬥機的標準配置。

就是在這樣一個差距懸殊的研發基礎上,我國雷達人通過短短一二十年努力不僅實現了迎頭趕上,更實現了引領趕超。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權威消息渠道披露,去年12月17日在成都黃田壩機場首飛的梟龍Block3戰鬥機已經選定電科14所研製的KLJ-7A為配裝雷達,而中航工業607所產品則遺憾告負。

梟龍戰鬥機經過多年系列化發展之後,早已邁入三代機行列,而Block3版本就是旨在將該型戰機升級為三代半水準。利用殲-20項目研發成果升級三代機對中航工業來說早已駕輕就熟,因為我們有一大批貨架產品可供應用,殲-16雙發重型戰鬥機、殲-10C多用途戰鬥機都是此類升級案例。

梟龍Block3作戰目標是蘇-30MKI、陣風、LCA光輝三款戰鬥機,其中以法國製造的陣風戰鬥機實力最為強悍,該機採用三角翼近距耦合鴨式氣動布局,在兩台M88系列中推發動機支持下具備高機動飛控能力。

三代半戰機的核心戰力是先進航電系統,陣風采用RBE-2-AA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具備同時跟蹤8個目標的多目標跟蹤能力,而且還能提供對地成像解析度小於1米的合成孔徑雷達圖像,可用於對地精確打擊任務。

雷達是戰機之眼,對空戰勝負起著決定性作用,同時也是戰鬥力提升的倍增器。有鑒於此,梟龍Block3從立項之初就確定換裝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與梟龍block1研發時代不同,過去是國內廠商與法國、義大利這些發達國家產品競爭,如今已經轉換為國內同行之間的競爭,這是因為我國雷達工業水平近年來已經有了巨大提升,進一步強化了客戶信心。

與殲-20雷達配套廠家電科14所KLJ-7A競爭的是中航工業607所研製的全球首款風冷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LKF601E,相控陣雷達陣面往往布置有成百上千個T/R雷達組件,相較於傳統機載雷達功率更強,但由此也產生了散熱難題。

三代機配置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大多數都是風冷散熱,而此前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則是液冷散熱,也有液冷與風冷相結合方案。

因此三代機換裝就面臨更改機頭結構、管線等難題,通俗點說就是要對機頭結構進行大改,如此一來就造成了換裝成本高、換裝工期長等缺點,中航工業607所面對競爭對手電筒科14所的強大技術優勢,另闢蹊徑選擇了風冷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路線,LKF601E可以原位換裝三代機雷達,同時售價也更低

雖然風冷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有諸多優勢,但是風冷散熱效能對比液冷還是有所不足,導致雷達功率、開機時間限制很大,而這兩大性能卻是最核心指標。

競爭結果告訴我們,在價格與性能面前,用戶會更多傾向於後者。中標的電科14所KLJ-7A採用液冷冷卻系統,此前該型雷達曾多次亮相熒屏,相較於LKF601E風冷雷達功率更高,探測距離更遠,多目標跟蹤能力也更強。

KLJ-7A雷達憑藉電科14所強大的研發實力,進一步拓展了三面陣、混合掃描、風冷三種方案,用戶有充足的對比選擇餘地。

巴基斯坦空軍之所以選擇電科14所,除了KLJ-7A雷達的技術性能優勢,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巴方可以在電科14所成體系引進空防系統與KLJ-7A無縫銜接

電科14所副所長倪國新此前曾在央視這樣說道:以前我們是賣單裝比較多,哪個國家有急需,咱們就推銷這樣的產品,現在我們在慢慢地轉變,不光是賣裝備,還是要成系統,賣服務,賣能力,甚至幫他們做一些基礎設施。

在電科14所有一個展廳,裡面擺滿了倪國新副所長形容的成體系能力裝備模型,用於為客戶推介產品。殲-10、殲-11B、空警-2000、中華神盾驅逐艦、遼寧艦、各型反隱身雷達、陸基機動雷達等等,琳琅滿目可謂是應有盡有,如今殲-20、山東艦、055萬噸大驅配裝的雷達系統也都是電科14所的傑作。

尤其是055萬噸大驅的雙波段雷達系統更是全球第一個在驅逐艦平台上進行實裝應用,以梟龍Block3戰鬥機選定的KLJ-7A雷達為例,它以120公斤的瘦小身板獲得了比蘇-30MKI戰鬥機近1噸雷達更具優勢的性能,該型雷達綜合技術水平與F-35聯合攻擊機使用的AN/APG-81雷達也是旗鼓相當,出口產品尚且如此,自用裝備就更是不言自明。

電科14所已經站在世界雷達領域的頂端位置,但他們並沒有停下前進腳步,早在三年多前基於單光子檢測系統的量子雷達就在該所研發成功。隨著探測與反探測手段快速迭代,即便是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也將逐漸難以適應未來戰場,比如殲-20、F-35除了雷達以外還配置有基於光電探測遍布機身周遭的各類感知設備,目的就是在雷達不開機靜默狀態下發現對手。

量子機載雷達一旦研製成功將助力下一代戰機徹底顛覆空戰規則,現有隱形戰機也將無處遁形。殲-20總師楊偉此前曾說:我們現在正處在新技術誕生前夜,它的出現將為世界航空武器研發提供新支撐,而我們或許就是這些技術的擁有者。

將國際同行擠出競賽圈機載雷達並不是第一家,察打一體無人機領域更是如此,比如航天科工的彩虹系列與中航工業翼龍系列幾乎壟斷了國際察打一體無人機市場。

為什麼我們能以一國之力PK全世界?英國學者馬丁·雅克一語中的,他說,中國明明是一個文明,卻要偽裝成一個國家。

為什麼我們可以將14億人口量級整合得如此緊密高效?因為文明在發揮作用。書同文、車同軌、行省制等等都是歷史教科書中的知識點,而這些就是上下五千年治理經驗的積澱。中華文明作為人類唯一延續發展至今的古文明,有著頑強的生命力與自我革新能力,而這才是人類面向未來的中流砥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巔峰高地 的精彩文章:

速度33馬赫!又一個人類首次將在我國誕生,4億公里級上天摘星
又一個世界第一誕生!嫦娥四號再次打破紀錄,將美國蘇聯甩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