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越是大度的人越沒有朋友,原因你可能想像不到

心理學:越是大度的人越沒有朋友,原因你可能想像不到

什麼才是真正的壓榨?——你付出得永遠比你收穫得要多。

現實生活中,人們都將利益作為至高準則,它包括金錢和人脈資源。當我們評價一件事情的價值時,所看到的總是自身的所得。

然而,只有「虛實相生」才是人生的真相

認為人生僅有物質、背景之類現實的東西,這是一種極端;認為人生只要擁有信念、激情、勇氣,就能夠過上理想的生活,這也是一種極端;人際交往中,總是大度待人,更是一種極端。

從心理學角度看,越是大度的人越沒有朋友,原因如下。

我就是太陽:自我中心的錯覺

英國作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我們生來就是自私的。

人類的本質是由無數個慾望組成,各種慾念能量在體內碰撞,從狹義上來看,指的是一種自我中心的狀態。

當個體與他人交往時,無論對任何事情(即便是侵害到自己的行為)都表現得大度,那麼他將越來越沒有朋友。

因為他們的大度,是對別人的自私。這類人總是希望通過某一資源的需要看到別人隱藏在背後的渴望,認為自己已經壓抑了自己的情感去照顧他人,最後卻滿心委屈。

美國兒童發展心理學家Lawrence Kohlberg提出了道德發展的階段論。他通過包含兩難情境的故事去考察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研究結果顯示,個體道德他律和自律的發展是階段性且定向的

簡而言之,個體的道德只有經過內心真正的自律,才能得到發展。

那些大度的人,總認為自己是人群中的焦點,但他們往往沒能處理好自己的感受。而一個人只有理解自己的需求,深切感受到自身背後的渴望,他才能覺察到別人的情緒。

因此,只有先學會滿足自己,才能可能去理解別人,從而進行真正的道德自律,得到心理上的發展。

極端利他人格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只有當「自我」「超我」「本我」這三者得到平衡,才是一個健全的人格。

孟子提出,「義」的最高境界是對自己的利。個體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便是惡。

前段時間,有網友總結出中國人常見的五大委屈:

都不容易,算了吧

你喜歡就好,隨便

忍一忍就過去了,別傷和氣

習慣就好,這沒什麼的

那好吧,別管我了

用心理學上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人總是以別人的需求作為中心,即便本心上無法做的,也要假裝做到。」

總的來說,這類人總是無底線地犧牲自己,成全別人,刻意委屈自己,愉悅別人。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中,容易表現得虛偽、心口不一。

他們的一切都圍繞著別人轉,過分關注別人的看法,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發展到最後容易出現「討好型人格」。

他們的內心衝突異常嚴重,正是平日里唯唯諾諾,自身又無法解決內心衝突,他們很憤怒和抑鬱,甚至會輕生。

自救指南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大度是可以獲得好處的,人的本能都是趨利避害,但是侵害自己的大度會讓自己感到不舒服。

這類人往往缺乏一種自我平衡機制,導致行為上的大度。即將自己處在一個相對低的位置,把對方放在高位。

因此,當別人需要他的時候,他內心不想做,但他又不會拒絕。他會默默將所有事情都承擔到自己的身上,並把所有責任都自己攬了下來。

在職場中,本是一個互相合作的環境,我們與別人的關係都是合作關係。不用太多考慮別人會怎樣看待你的行為,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試著隨心,建立自身邊界,有禮貌的學會拒絕。

大度的人,最難開口的就是表達自己的需求,他們害怕給別人添麻煩,內心總是想著「我不可以讓別人難做」。遇到無法平衡的時候,他們首先想到的是,主動犧牲自己。

用「善良」作為對自己的要求,把「為他人著想」融入自己的性格。

為什麼,你會認為,別人有權利讓你不舒服?——你有權利讓別人是失望,有權利不對其他人的問題負責。可以先從小事做起,嘗試著說「不」之後,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

長此以往,你會發現自己所擔心的後果,實際上根本不會發生。你和他人的感情也並沒有那麼容易受到傷害,你們之間的關係,也沒有那麼輕易就被破壞掉。

請接受自己是個不完美的人,讀到這篇文章的你,要知道,無論是否達到自己認為的「優秀」的標準,都值得被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真正聰明的人,具有這五點特徵
活得有趣的人,都在堅持做這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