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武漢加油背後是更有力的文化,只要持續發展終能撥雲見日

武漢加油背後是更有力的文化,只要持續發展終能撥雲見日

這次疫情中日本援助中國的力度很大,也獲得了中國社會的廣泛好評。其中,日本援助物資上所附帶的古詩文則成為中國媒體關注的新焦點。

最早出現的是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實施委員會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需要指出的是,漢語水平考試HSK實施委員會是中國的NPO組織,所以想出這段的應該是中國人。不過日本人也確實有附帶詩詞,比如日本醫藥NPO法人仁心會/日本湖北總商會/Huobi Global/株式會社Incuba Alpha四家機構聯合捐贈給湖北的物資上面寫著: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日本富山市捐贈物資寫道:

「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日本舞鶴市捐贈大連的物資上寫著: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於是有人開始對日本的古詩詞能力大加讚賞,同時指責我們只會喊「武漢加油」,「武漢不哭」。

誠然,這是對的。雖然日本捐贈物資上附有詩詞還不一定稱得上修辭學,但確實也表現出對古漢語詩詞使用的強大能力。修辭是一項頗有講究的語言技巧,是用文字簡練、準確、共情地表達情感的方式,發音規律、節奏、意境塑造都是其重要的一部分。要掌握並運用好修辭必然需要大量的文學積累,以及較好的天賦,這並不是隨便的人能夠使用的。每種精妙的語言文字表達背後,都是巨量的閱讀在做支撐。

良好的修辭那麼艱深,自然也有好處。修辭藝術的使用可以塑造話語的美感,這種美感帶來的作用非常多。比如通過這種表達藝術讓自己的觀點擊中他人的情感,實現共情的同時令人無法拒絕。這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擴張自己的看法,在高度等級化的社會則是越過理性等級制推動自己的主張被接受,甚至可以保全自己的辦法。最典型的就是曹植的《七步詩》,「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如果曹植只是大喊「殺我是違背倫理的」,估計什麼用都沒有。所以為什麼中國傳統士大夫階層都極為重視修辭、文學的教育,這是至關重要的政治技巧。時至今日,對修辭的巧妙運用當然在延續,從演講到辯論到處都有其身影,這也是修辭學最早的運用環境。

正因修辭艱深,所以終究是文化精英的專利。在絕大部分人都是文盲的傳統社會中,能夠使用修辭學的人都是出身名門的。修辭學也可以用美感塑造自己的身份認同,實現一種身份的再現。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古代詩詞文言幾乎都是來自於文化精英的作品,也只有他們的精巧運用才能經過時間的洗滌。

很多人認為現代漢語與古文相比粗淺乃至被一部分人批評為「低俗」,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現代漢語已經不是精英階層的專利,換言之,大眾下場了。從土地革命開始的現代化,真正的大眾被動員進入了中國歷史的變遷,而不再僅僅是個歷史的旁觀者。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成功之處有一點十分關鍵,那就是將抽象的意識形態用通俗的語言告訴了民眾,進而動員民眾。中國共產黨在革命中不僅僅是組織根植於基層社會,同時還能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告訴民眾,依託原有的民眾話語,從而深刻地改變民眾的認知。組織加上話語,讓中國共產黨能夠在殘酷的土地革命中牢牢根植於社會,這是當時任何其他政治力量都做不到的。這種革命的經歷,也會塑造我們的主流話語。時至今日,公眾的話語權較之過往已有巨大的擴張,因此我們終於看見了「下里巴人」在建構著話語,通過平面和網路媒體傳播構築了社會的大部分信息。精妙的修辭仍然存在,但所佔比例自然會顯著偏低。

還有一個背景是公眾的受教育程度,目前我們的受教育程度還低於日本、台灣地區,這也意味著文化精英的比重確實不大,全民對語言的運用能力相對仍有不足。可以批評我們現在常常表達並不妥當乃至引喻失義,甚至是「沒有文化」。但在更大範圍的歷史來看,這種批評並不那麼準確。我們還在進步,並且這種進步不是基於少數文化精英的基礎上,而是更大範圍的全民進步,這種進步只要繼續保持,那麼爆發出來的文化能力將極為強悍。屆時,我們的意志將更讓人無法拒絕,中國的主張會有更強大的、真正的吸引力。

當然,修辭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某位的「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就沒有任何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蜀黍老曾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有幾個優勢日本和韓國都沒有,東亞的未來更多將取決於中國
越南國防白皮書要求強化自給自足,理想豐滿但現實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