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湖北一夜新增14840例:關於當下疫情你必須知道的7個真相

湖北一夜新增14840例:關於當下疫情你必須知道的7個真相

一份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作者 | 良叔

來源 | 良大師(ID:liang_da_shi)

最近有兩條好消息:

第一,#新冠病毒疫苗可能在18個月內完成#。

第二,鍾南山:#新冠肺炎疫情有望4月前結束#。

再看當下疫情形勢,捷報連連:

湖北省以外省份新增確診人數,連降9天

街上的車流開始多起來,朋友圈裡有了春光明媚,新一輪返工征程也即將開啟。

那麼,面對疫情,現在可以稍稍放鬆警惕了嗎?

不不,革命尚未成功,我們還需努力。

此話怎講?

先來聽聽鍾南山怎麼說。

1

潛伏期時間較長

鍾南山團隊於2月9日,在專業學術網站Medrxiv上,發表了他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首份研究論文。

論文中,鍾南山團隊對1099例患者樣本,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其中有2個關鍵結論:

1、潛伏期中位數為3天,其中有一個例潛伏期長達24天

2、不排除超級傳播者的存在。

潛伏期普遍14天,個例最長24天,這就意味著離勝利還有一段時日。

這也是此次疫情比較麻煩的點。

一個人染上病後,可能10天後,才出現病症。

而在癥狀出現之前,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又談何就醫。

在這段時間裡,他或許見了朋友,或許聚餐吃飯且不用公筷,或許對別人大聲說話時唾沫橫飛,又或許隨地吐痰……

每一個看似平常的舉動,都可能把病菌帶給別人。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病菌狡猾得很。

有些人攜帶病菌,就算無癥狀,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這一類人,很難提前識別。

所以,在最終勝利到來之前,切不可盲目樂觀。

2

一個人的隱瞞,

就可能前功盡棄

前幾天,上海虹橋火車站迎來第一波返程高峰。

簇簇擠擠,別說人與人之間間隔1米了,1厘米都沒有。

最終發熱101人,隔離觀察上千人

我知道,這個非常時期,多數人冒風險奔波也是無奈之舉,畢竟要賺錢養家。

但如果你在病源地待過,或者有任何相似癥狀,也請你自覺一點。

可能因為你一個人,而讓整個社會背上負擔。

這話不是危言聳聽。

2月9日,成都玉林街小區的一家三口,從湖北黃岡回來。

三人都有感覺不適,但卻沒居家觀察,反而照常出入,還去了好幾次菜市場。

最後,三人都被確診。

此後,整棟樓封鎖消毒,該小區所有居民強制在家觀察。

次日,成都市開展全城消殺。

一家確診,全城戒備,會不會太小題大做了?

不。

國難當頭,不容鬆懈。

誠如張文宏醫生所說,在這個節點,全國沒有一個人不做貢獻的

只有醫生做貢獻,這個病一定是看不好的!

此次春節假期延長又延長,就是為了不讓所有醫生的努力,前功盡棄。

可即便如此,誰又能保證,你身邊匆匆走過的行人,不是高危人群?

3

湖北確診人數一夜激增,怎麼回事?

就算拋開長長的潛伏期,和無癥狀高危人群,要確定一個人得沒得病,還有一個硬傷。

那就是核酸檢測試劑盒。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報

以往確診為「新型肺炎」有兩個標準:

1、必須用核酸檢測試劑盒;

2、必須測出陽性。

且不說「一盒難求」的情況,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在接受白岩松專訪時說:

現在看,核酸對於真實病例的檢測率,不過30%-50%。

現實情況也能呼應的上。

杭州一所醫院,一位病人測了6次都是陰性,直到第7次才測出陽性。

倘若萬一醫生在6次檢測後,就讓他出院了,後果可想而知:

此人的病情被耽誤,社會多了一份風險,數據統計少了一個確診病例。

所以,打破只能依靠「核酸測試」確診是當務之急。

今天,當你看到湖北新增確診14840例時,可能會有些恐慌,其實大可不必。

這不是疫情失控,而是從今天起,「核酸測試」的唯一性,被打破。

湖北省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

那麼,臨床診斷病例是什麼情況?

比如說,市民張先生髮熱了咳嗽了,拍了CT出現病理癥狀,醫生也覺得多半就是了,這就屬於臨床診斷病例。

但此前,因為核酸試劑不夠,或檢測結果呈陰性,張先生只能活在統計數據之外。

此次數據增長,不過是一萬多個符合臨床診斷的張先生,終於得到了確診。

比起此前的3連降,這個數據也許有點嚇人,但更嚴謹,也更接近真相。

作家六神磊磊講的一句話挺好,他說:

「嚇人的真數據,總好過暖人的瘸數據 。

4

何時才能迎來拐點?

截止目前,全國確診數據仍在上升。

更嚴峻的挑戰,就是這次返工潮

11日下午,鍾南山表示,「估計2月中下旬到峰值」。

至於什麼時候是拐點,還不能預測,要看這次返工潮的防控情況。

此前,感染科專家張文宏醫生,推算了疫情發展的3種可能性:

最好的結局:2-4周內所有病人治療結束,2-3個月內全國疫情得到控制;

最差的結局:控制失敗,病毒席捲全球;

膠著狀態:病例數在可控範圍內增長,抗疫過程會十分長,可能會長達半年至一年之久。

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剛開始動物試驗,最快 4 月進入臨床。

但就像開頭提到的,疫苗的研發需要一個過程,最快可能也要18個月。

也就是說,短期內,我們很難研製出特效藥。

結局終會走向何方,很大程度上,就看此次返工潮。

哪怕只有一個潛在病患沒有被收治,都不是最終的勝利。

在勝利之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嚴防死守。

讓拐點來得早一點,更早一點。

5

普通人能做點什麼?

普通人能做點什麼?

別聚了!

南方周末的統計數據顯示:

截至2020年2月10日,全國共計逾400起聚集性案例。

其中83%的聚集性疫情出現在家庭,其餘在醫療機構、超市商場、企事業單位等地也有發生。

多地統計發現,平均每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2-3例。

對此,李蘭娟院士多次強調:

去過武漢的人要主動申報,說明自己有過疫區接觸史,並進行 14 天的隔離觀察,不要接觸其他人,避免造成更大範圍的傳染。

不要聚餐,不要大牌搓麻將,不要去KTV,不要去酒吧,不要去電影院……

總之,疫情嚴控期間,不要去任何人多的地方。

因為在外界人群中,我們無法確定會不會有去過武漢的人,或者有接觸過病人的潛伏期人群。

不要心存僥倖,請繼續宅家。

6

不得不出門上班的人,怎麼辦?

「要上班了,我要去擠地鐵公交了。

我會不會不小心感染病毒啊?」

「同事來自天南海北,也有湖北籍的。

面對他們,我要不要保持距離?」

……

相信不少復工的上班族,都在心裡盤算過類似問題。

我為你整理了一套全面的防護措施,希望能幫到你。

首先,口罩是抵禦病毒的第一道防線。

無論是坐飛機,坐火車,還是自駕,返程途中,切記全程戴口罩

如在途中遇上咳嗽的人,請先確保他戴了口罩。

碰上對方沒戴口罩,如你有多餘的口罩,可以贈送他一個,或聯繫乘務人員。

上班路上,盡量選擇步行、騎車和自駕

如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請盡量靠近通風位置

到了辦公室,也不能放鬆。

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同事們是否接觸過潛在人群,所以哪怕在辦公室,也要戴口罩

能走樓梯,就盡量不坐電梯,搭乘電梯一定要戴口罩。

坐下吃飯的最後一刻才脫口罩,錯峰就餐,不要面對面就餐,就餐時避免說話。

與同事談話時,盡量保持適當距離。

對手部會接觸到的物件進行酒精消毒,比如門把手、鍵盤滑鼠、文具、桌面、手機、共享自行車把手、工作證等。

專家建議,開窗通風,但不要開中央空調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勤洗手:

1、到單位,第一時間洗手;

2、吃東西前,先洗手;

3、去過電梯間,飯堂,回來要洗手;

4、外出回來,馬上洗手;

5、要接觸自己面部,特別是鼻孔與眼睛前,先洗手;

6、摘掉口罩,一定要再次洗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下班後不聚餐,回家後儘快洗澡。

嚴格做到以上防護措施,感染概率就會非常低。

7

這場仗,只靠醫生是不夠的

目前新增確診與疑似人數,湖北以外連降9天。

從大趨勢來看,「三板斧」——戴口罩,少出門,勤洗手,在切斷病毒傳播途徑方面,已初見成效。

而這套方法,在疫情集中城市——武漢,亦卓有成效。

在疫情的最中心有個小區,名為華大家園。

從疫情爆發到2月8日,該小區只出現1例確診,1例疑似。

據說,確診病例還是從外地返漢人員。

該小區從1月20號開始,嚴禁外來人員進入小區,嚴格追蹤記錄出入時間,每天測量住戶體溫,在公共區域消毒殺菌,給每家每戶發放口罩和消毒水等。

最難能可貴的是,在疫情初始階段,小區工作人員就向住戶們宣傳不出門。

為了減少住戶出門,他們甚至聯繫了社區志願者,每天給住戶們送菜。

住戶們有了充足的必需物資,自然安心宅家,也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得病風險。

不得不說,防控措施做得太到位了!

高度警惕,嚴密防護,至始至終。

現在是關鍵時刻,千萬不要因為個人的一點點放鬆,讓病毒有機可趁,捲土重來。

要打贏這場仗,只靠醫生是不夠的,這是一場全民戰役。

8

寫在最後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那些最勇敢的人,在前線用人牆為我們築起防護牆。

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守護好大後方?

或許宅家確實有點悶,洗手消毒戴口罩確實有點繁瑣,奈何病毒太狡猾,潛伏時期又長,這場仗,我們只能剛到底。

哪怕只剩一個病患沒有被收治,就還沒到可以掉以輕心的時候。

至於這場疫情會如何結束,又會在何時結束,我們都無法預測。

每一個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堅持做好自我防護,不讓醫護人員成為一座孤島。

本文作者:良叔,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傲氣,是人生的天敵
有教養的人內心裝著一個溫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