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有清政府參與的疫苗推廣為何能成功?

沒有清政府參與的疫苗推廣為何能成功?

文|陳卿美

有清一代,烈性傳染病很多,如天花、鼠疫、霍亂等,但真正對清朝統治者構成威脅的只有天花。順治執政期間,為了躲避天花,拒絕接見蒙古使臣,甚至不敢上朝。最終,年輕的順治還是死於天花。後來的同治皇帝也沒能逃過天花的魔爪。康熙因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得以繼位。很多人想不到,千古一帝的康熙,實際長著一臉的麻子。

據記載,天花始自古埃及,經「出埃及記」後,曾在全球範圍內流行,造成數以億計的人口死亡。對於天花的記載,中國最早始於後晉(936年-947年),在《肘後救卒方》中稱為「虜瘡」,意指天花由外國戰俘傳入中國。大約六十年後,中國人陸續發明了天花疫苗,即人痘接種術。所謂人痘接種,就是讓少量病毒植入健康人體內以產生抗體。具體操作方法分為四種,痘衣法、痘漿法、旱苗法、水苗法。

人痘接種的四種方法中,效果最佳的為水苗法。具體操作方法是,將病人少量痘痂研成細末,用人乳調勻,再用棉花包裹後塞入健康人的鼻孔內,留存12小時。風險最大的是痘漿法,即刺破病人的痘痂,用棉簽沾上膿液後,再塞入健康人的鼻腔內。幾天後,被接種人會發熱、出痘,由於癥狀較輕,自然就獲得了免疫力,不再害怕感染天花。當然,也有人因為接種不幸感染上天花而死。總之,不管哪種方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致死率,但在當時已經是最先進的疫苗接種手段。

中國發明的人痘接種術一路向西傳播,先是阿拉伯,又是土耳其,然後再傳到歐洲、美洲。

1796年的英國,天花仍然肆虐,大量百姓被折磨致死。可怕的是,天花病毒不知不覺中還傳染給了牛。一天,向來「不安分」的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Edward Jenne)(也譯作詹納)盯上了牛奶廠的一名擠奶女工。通過多天觀察發現,患過天花的擠奶女工沒有像其他天花病人那樣,渾身長滿令人密集恐懼的痘痘。她的皮膚依然白皙光滑,且白裡透紅,充滿彈性。女工誘人的皮膚,讓琴納充滿了遐想。

琴納大膽猜測,奶牛很可能出過天花,擠奶女工因與奶牛長期接觸而被「二代」天花病毒感染,並獲得抗體。如果是這樣,琴納認為,利用牛痘接種或許比傳統的人痘接種更好。

1796年5月17日,琴納開始了大膽試驗。他找來一位8歲的兒童,用一把柳葉刀將小孩的胳膊割破,然後將牛痘漿植入。幾天後,接種的小孩只是略有發燒、出疹,並無其它癥狀。後來證明,此名兒童再也沒有感染天花。激動之餘,琴納又給多名兒童做了試驗,效果基本相同。當然,琴納也不能免俗,發表論文是不能少的。

琴納似乎沒有意識到,牛痘疫苗的誕生已經成為劃時代的世界衛生事件。至此,天花疫苗正式分為兩派,牛痘接種成為「西醫」,人痘接種成為「中醫」。

1802年,不怕挑事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總督龐貝將牛痘疫苗運往中國,希望在中國的英國人能早日接種上先進的牛痘疫苗。由於長途運輸,保存條件有限,疫苗失效嚴重。銀行家多林文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果斷出巨資打造冷鏈運輸,成功將牛痘疫苗帶入中國澳門。

據英文版《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記載,最早在澳門接種牛痘疫苗的是東印度公司外科醫生亞歷山大·皮爾遜(Alexander Pear?son)。1805年,英國人開始培訓中國本土醫生,希望將牛痘疫苗惠及普通中國人。曾於1792年隨馬戛爾尼使團訪問中國的喬治·斯當東將英國的相關著作《英吉利國新出種痘奇書》翻譯成中文,並成功出版,作為培訓教材。此時正值嘉慶年間,朝廷嚴令西洋書籍出版。

在澳門洋行經商的東印度公司買辦邱熺有幸成為受訓醫生之一。邱熺沒有想到,他將成為中國牛痘疫苗之父。

據《南海縣誌》記載,邱熺,男,字浩川,1773年生,廣東南海人。因科場失意,進入澳門經商。邱熺不是醫生,也沒有學過醫,成為受訓醫生只是緣於自己的接種經歷。 「予時操業在澳,聞其事不勞而有效甚大也。適予未出天花,身試果驗,洎行之家人戚友,亦無不驗者。」一向敢於嘗試新鮮事物,且自己從未出過天花的邱熺,在得知英國牛痘疫苗的神奇功效後,立即要求接種。邱熺與家人成功接種後,或許是出於一種歷史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他決心要向中國人推廣這種技術。也或許是出於商人的精明,他似乎嗅到了巨大的商機。

很多十三行的富商同樣是民族大義與唯利是圖兼具,他們共同集資數千金,在廣州成立了一個善局。善局,貌似今天的公益慈善組織,專門為人接種牛痘。邱熺則被聘為首席牛痘師。至於接種費用,有說是免費,也有說是50錢至1銀圓,窮人則只收取10錢或25錢。

牛痘接種初入中國,遭到了眾多質疑與抵制。首先是普通百姓對於西洋的技術與文化,普遍比較排斥。他們認為,人與牛根本不是一個物種,人氣與牛氣不相通,拿牛的東西,種植到人身上,實在太恐怖。

另外是人痘接種師的反對,牛痘接種的推廣,分明是在搶自己的飯碗。眾多人痘接種師強烈抵制,並散播謠言,說一旦接種牛痘,會患上怪病云云。皮爾遜回憶說:「中國醫學界, 尤其是致力於治療天花的醫生們幾乎完全不接受牛痘 。失敗的警告不時傳播開來 , 這成為牛痘傳播的一大障礙 。他們將痘症、 麻疹 、 天皰瘡、皮疹等病症都說成是先前種牛痘造成的。」

還有一些寺廟的僧侶也激烈反對,因為一旦牛痘接種普及,他們為病人接種人痘的機會就大為減少,同時還直接影響病人到寺廟燒香磕頭。針對這種現象,有人寫詩道:「外洋牛痘梯航來,少見多怪人猜疑。」

人痘好,還是牛痘好,在當時成為了爭辯不休的問題。就如同今天的中醫與西醫之爭。

廣東官府也注意到了此事,為保險起見,限令牛痘接種只限於澳門、廣州。儘管有重重阻力,經過邱熺與後續培養的眾多牛痘師的持續推廣,還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官府有限令,但官老爺不傻。兩廣總督阮元率先請邱熺為自己的孫子接種。成功後,阮元很高興。欣喜之餘,特贈詩一首:「阿芙蓉毒流中國,力禁猶愁禁未全,若把此丹傳各省,稍將兒壽補人年。」阿芙蓉,指的就是鴉片。

最終,牛痘接種還是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一是接種方便,可在身體任何部位接種。二是操作簡單,只需在手臂上劃個道即可。而人痘接種,需要植入鼻腔內,且耗時長,操作較複雜。三是牛痘的毒性小,且安全係數更高。

據1816年的皮爾遜報告中記載,廣州的種痘局設立於十三行的會館內,每八天一次為兒童接種,每次接種的兒童為15-40名。邱熺還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方法,在邱熺看來,接種疫苗重在「養苗」。他特意將接種的嬰兒每八天分為一批,待八日痘漿滿後,取無其它疾病的痘漿為「佳苗」,接種到下一批嬰兒身上,並如此循環下去。對於提供「佳苗」的嬰兒,邱熺則獎勵「果金」,即金錢補償,為25錢。

1817年,在十三行商人的幫助下,邱熺出版了自己的專業著作《引痘略》。此時的邱熺已經從事牛痘接種十餘年。為了迎合中國傳統文化,邱熺在《引痘略》中大量加入了易經等內容,特別是中醫理論。如手臂的切口被稱為穴位,男童需接種左手臂,女童需接種右手臂,便是迎合民間「男左女右」的說法。

邱熺的這種做法遭到了英國的人批評,但中國人卻十分受用。部分國人甚至被迷惑,以為牛痘也是發源於中國,由此頓生民族自豪感。正是這種策略,讓牛痘的接種在民間得到迅速推廣。

邱熺的大名傳到京城,特邀進京接種。一些廣東鄉人藉機在北京的南海會館成立京師牛痘局。牛痘疫苗開始在北京推廣。

1851年,邱熺去世。他的兒子邱昶接棒,繼續從事牛痘接種的推廣。牛痘接種普及到什麼程度呢?1881年出生的魯迅,在三歲時,已經可以在家裡享受上門接種。

從牛痘疫苗的引入到普及,似乎沒有見到清政府那隻無形的手,沒有政府的參與,牛痘疫苗仍然能夠成功普及,並惠及廣大百姓,對天花的流行起到了重要的阻擊作用。

說到底,牛痘疫苗的推廣,各路富商們是中流砥柱。如皮爾遜培訓的教材,面臨出版上的法律障礙,最終還是由會隆行的鄭崇謙進行簽字擔保。各路行商出資成立種痘局,確保了技術與牛痘師的質量,也是成功推廣的主要原因。比如保存痘苗的技術與設備,就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

另外,與廣州十三行的地位也密不可分。廣州遠離政治中心,一直是對外貿易口岸,誕生於康熙時期的十三行不僅是外貿的絕對主角,也是中國對外交往的重要核心。對於外國的文化、技術與商品,十三行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作為民間組織、私有企業,十三行擁有高效的組織、管理、協調能力,牛痘疫苗的引入與推廣正式得益於此。

後來的兩廣總督張樹聲似乎有些不服,為了加強政府的核心領導,也為了籠攏民心,1880年,廣州成立官方種痘局,將40名基層官員培訓成種痘師,並派到廣東72個縣進行牛痘接種。結果,官方的種痘推廣受到冷遇,官僚作風嚴重,效率奇低,而且技術也不到位,百姓根本不買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清陳卿美 的精彩文章:

晚清三次集體出洋考察,都學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