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直播扇女兒視頻震驚家長圈:為什麼你越打孩子,他越想抱你?

直播扇女兒視頻震驚家長圈:為什麼你越打孩子,他越想抱你?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心靈雞湯吧

PART

01

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瞬間揪起一顆心。

視頻里,一個小女孩正在衛生間刷牙,她爸爸突然走過來,伸手狠狠地在女兒臉上扇了兩巴掌。

嘴裡還罵道「上課不聽講!打!打!」

小女孩被突如其來的打罵嚇得嚎啕大哭。

女孩的父親李先生說,當天晚上八點多,女兒的班主任給他發了一段語音,說他女兒上課搞小動作,躺在前桌和後桌孩子身上。

李先生質問女兒,女兒說自己是為了撿東西,不是故意躺在同學身上的。

孩子的解釋並沒有得到李先生的認同,他反而覺得女兒和老師講得不一樣,肯定是在撒謊。

這時候,老師說道:「你養十年了,你管不了這個孩子,這孩子在我這待仨月,我也管不了......」

這句話讓李先生覺得自己失了面子,在老師面前丟了臉。

氣急敗壞之下,他來到正在刷牙的女兒身旁,狠狠地扇了兩巴掌,一邊扇一邊還用手機拍攝視頻,發送到了班主任和家長的微信群里。

他說,自己這麼做是為了向老師證明他會管教孩子

事情在網上曝光以後,很多家長都在譴責這位父親,有位老師說:

「我上班第一年也遇到這樣的家長,剛開學學校要收一些回執,只是和家長說了一下回執孩子找不到了,他爸就邊打孩子邊錄視頻,把視頻發到家長微信群。

打電話給家長,電話里傳來打孩子的聲音。這件事給我教師生涯留下心理陰影,至今想起來都好害怕。」

可以想像一下,年幼的女孩,面對不相信自己的爸爸百般解釋,最後還要忍受莫名的抽打,並且看著自己被打的視頻直播出去。

班級的家長、同學、老師都看見了自己最不堪的樣子,一些不懷好意的同學會整天用這件事情羞辱自己。

連親生父母的尊重都得不到的孩子,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嗎?

遇到這種情緒化的父母,就是孩子一輩子的災難。

PART

02

我看到過一位網友曾在貼吧里吐槽:

她的母親情緒化嚴重,如果她不聽話就會被母親連同玩具推到門外,母親還會說不要她了。

父親有著很嚴重的「小市民思想」,父母經常因為價值觀不合吵架,每次都要離婚。

長此以往,她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1.看似表面強大,實則因為怕被討厭而不想麻煩別人,毫無人際交往的自信。

2.情感淡漠,無法改變父母易怒的性格和每日的爭吵,即使後來奶奶癱瘓在床也毫無感覺,只是定期給錢。

3.不信任愛情,談戀愛永遠不超過3個月。折磨喜歡自己的人,面對自己喜歡的人永遠在退縮。

4.懼怕吵架,吵架時像潑婦,其實骨子裡害怕的要命。

這四點性格缺陷造成了她一輩子的痛苦,活得不像正常人。

而當她打算與父母坐下來好好談談時,父母又是一陣劈頭蓋臉的責罵和嘲諷,讓她只能一個人苦苦掙扎。

也許你會覺得,一句罵言、一個白眼、一個揚起巴掌的動作,是管教孩子避免不了的手段,但在孩子眼裡,這些手段的背後,都有一道道癒合不了的傷疤。

PART

03

那些能看得到的傷害並不可怕,起碼能讓家長知道自己下手太重容易把孩子打壞,還可以治,還有機會改。

可怕的是打進、罵進股子里的「暗病」,這個無法根治,甚至會禍害到下一代。

德國有部非常著名的繪本,叫《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是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情緒化的父母。

今天早上,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媽媽突然沖我發起了脾氣,她生氣地對我大吼大叫!

(莫須有的情緒發泄,每個父母都對孩子做過。)

我的身體被嚇得四分五裂。

(孩子被嚇得魂飛魄散。)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里。

(內心充滿恐懼的孩子注意力渙散,會以天馬行空的神遊來逃避令人懼怕的現實世界。)

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

(被恐懼籠罩的孩子也容易貪食、過量進食,肚子像大海一樣填不飽。)

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

(恐懼、害怕會讓孩子緊緊抓住某人或某物,產生病態的相互依戀關係。)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孩子想要求救卻喊不出來,想表達自己卻無從訴說。)

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迷。

(不知道為什麼被挨罵挨打,造成意識紊亂。)

我就剩下了一雙腳,跑啊跑。

我想叫,但沒有嘴。

我想找,但沒有眼鏡。

我想飛,但沒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繪本的最後,企鵝媽媽開著大輪船,在世界各地一點點尋回了孩子失散的身體,用針線再縫補回來,可最後拼成的,還是原來的那個孩子嗎?

可不論家長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對父母的愛,是永遠不變的。

前段時間,網路上流傳著一條「救救孩子」的新聞,主人公不過7歲男童,當未成年人保護協會前往他家裡救助的時候,孩子已經被親生母親打得傷痕纍纍,一看就遭受家庭暴力。結果可想而知:母親被警察拘留,孩子被保護協會帶回救助。

然而,等到男童的身體逐漸恢復健康的時候,他卻向保護者提出了一個要求:我要找我的媽媽,就算挨打,我也想和她待在一起。

這話一出,立刻在網上掀起了滔天輿論,網友們難以置信孩子的心理,紛紛從「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方面入手,認為孩子需要看心理醫生。

PART

04

作家劉繼榮在《遇見世上最好的愛》中,講述過一個令人淚奔的故事。

有一天,她去幼兒園接女兒放學。老師告訴她,女兒比別的小朋友都「慢」一些,而且這些天女兒吃飯有點控制不住自己,經常撐到胃疼了,還是要加飯。

聽了這些,劉繼榮渾身發冷,頭暈目眩。

回到家,她癱在床上想要趟一會。

可女兒總是躲躲閃閃的想要跟她說話,弄得門發出吱吱的聲音。她終於忍不住爆發:滾出去,我不想看見你!

女兒過了好一會兒才瑟瑟發抖的說:媽媽,如果一個人殺了她的手,那他會死嗎?

這孩子竟然「玩刀子」弄傷了自己的手!

她為什麼要玩刀子?因為她想給媽媽削蘋果吃。

媽媽嫌她笨,媽媽讓她滾,可她依然想給媽媽削蘋果,讓媽媽別生氣了。

她吃這麼多不是傻,也不是饞。

而是她要吃的飽飽的才不會生病,才能長高變聰明。長高了她才能幫助媽媽拖地、做飯,媽媽就不會再煩了。

電影《你是好孩子》

這就是孩子的天性,你對她再過分,她依舊會毫不遲疑地回到你身邊,回饋以最直接、最純粹的愛。

我承認,每一個成年人,都是第一次成為父母,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自己的局限和不足,總會有做得不完美的時候,但我們必須學會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嘗試把武力值懸殊的單方面欺凌,換成將心比心的有效溝通。

有人說:我小時候也老挨打啊,不是也很好么?

因為有這個暴力文化,所以就習以為常,這背後邏輯是說不通的。

被打的孩子長大以後「沒有人格扭曲」,並不能證明「家長打孩子是合理的」。

打罵對孩子並不是沒有影響,而是有的家長選擇忽視,選擇認為沒有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中說到:

研究表明,就算是懲戒孩子某種具體的不良行為,體罰也算不上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威懾作用只是暫時的,但它所引起的孩子的憤怒情緒、復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視卻異常強烈。

很明顯,打孩子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體傷害遠遠超出了其短暫的約束效果。

把「為孩子好」的出發點換成誠懇、接納、富有同理心的關懷,而不是某種帶有目的性的需要。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晚安心語:昨天再好,已回不去;明天再難,也要繼續
晚安心語:時間在走?,人心在變;順其自然,?絕不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