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請遠離身邊那些「矯情」的人,他們總是雲淡風輕地否定你

心理學:請遠離身邊那些「矯情」的人,他們總是雲淡風輕地否定你

小龍完成了一天的工作,疲憊的回到寢室,迎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室友的抱怨:

「你怎麼不提醒我今天報名普通話考試?我都錯過報名時間了!」

小龍感到一頭霧水,室友從來沒跟自己說過她要報名普通話,而且自己每天早出晚歸,忙的焦頭爛額,哪有時間管她呢?

不過小龍已經習慣了,前幾天室友還因為自己吃飯沒叫她而發脾氣……

矯情,指的是蠻橫、無理取鬧,小龍的室友就是個矯情的人。

網上流傳過一句話:賤人就是矯情。這是有一些道理的。

對於矯情的人,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敬而遠之,劃清界限。畢竟,和他們講理,是永遠講不通的,他們總是雲淡風輕地否定你。

以自我為中心

矯情的人通常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以自我為中心並不是自私,矯情的人也會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收穫,只不過她們不會理解一個人的感受。

自我中心在心理學上是指:我所看到的一切也應該是別人看到的一切。我所感受到的一切,也應該是別人所感受到的一切。我的視角也是別人的視角。我就是這個宇宙的中心!

這個說法聽起來有些極端,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這種極端。

嬰兒剛出生到6個月大之間,是沒有物我之分的。

在他們的眼裡,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就是這個宇宙;我一閉眼,整個世界都會消失,我一睜眼,整個世界就會出現。

但是嬰兒的一切需求都要來自養育者的幫助,這時的養育者如果能即時滿足嬰兒的所有需求,嬰兒就會形成「我是好的」這種感覺。

「我是好的」這種感覺對一個人性格的養成非常重要,一個堅信「我是好的」的人,通常都會有很高的挫折商(AQ)

挫折商是指一個人在逆境中成長的能力,與智商(IQ),情商(EQ),並列為成功的三大要素。

而如果嬰兒時期,一個人的大部分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嬰兒就會產生無助的感覺,恨不得毀了這個世界。

劉嘉老師曾做過一個實驗:

你可以找一個兩歲的小孩來做這麼一個實驗。你在一張卡片的一面畫上一隻小鳥,在卡片的另外一面畫上一輛卡車。你坐在這個兩歲小朋友的對面,你給他看這兩幅圖,確信他知道卡片的一面是小鳥、另一面是卡車。當你把小鳥的這一面對著這個小朋友,他會告訴你他看見了小鳥。

有趣的是,當你問他「我看見的是什麼」的時候,這個小朋友會告訴你,你看見的也是只小鳥。雖然你坐在他的對面,你看見的是一輛卡車,但是對這個兩歲的小孩來講,他所看見的這個世界也就是你看見的世界。

他看見了小鳥,所以說你也應該看見小鳥。這個小朋友出現的這種現象,如果一直延續到成人的話,就會是一種心理疾病,叫做自閉症

他們不去從別人的視角去了解這個世界,理解別人的觀點與情感。他們始終我所看見的世界就是你所看見的世界,我此時的喜怒哀樂就是你的。所以他們無法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和言語溝通。

健康嬰兒的「我就是神」的這種感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失,但是即使是健康的成年人,也或多或少會存在這種「我就是神」的想法。而那些矯情的人,這種想法會更加嚴重。

小龍的室友之所以埋怨小龍沒提醒她報名考試,是因為她覺得我自己知道我要考試,那麼你作為我比較親近的人也應該知道,即使我沒和你說過。

這種邏輯真是一個神邏輯,讓人哭笑不得。不過,大部分人都會存在這種邏輯,只不過沒有這麼極端。

大部分家長都認為輔導孩子做作業是一件痛苦的事,網上有一句詩:

「做作業前,母慈子孝;做作業時,雞飛狗跳。」

家長之所以氣憤,是因為在他們眼裡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簡單問題,但是孩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會做錯。

其實,這裡面就有以自我為中心的邏輯。

家長認為這道題在我看來很簡單,那麼孩子也應該這樣,你不會做,就說明你太笨了

其實,孩子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邏輯推理能力有限,而且有時明明會做的題,因為擔心家長的責罵,也不敢下筆了。

如果讓這些家長去做那些數學家眼裡「極其簡單」的高等數學,家長一樣做不出來,難道我們能說家長都是笨蛋嗎?

成為一個不矯情的人

即使是健康的人,也會或多或少有矯情的時候。矯情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能站在別人的視角看待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缺乏「共情「能力。

共情是由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提出的概念,指的是設身處地的站在他人的立場,感人所感,想人所想。

很多人認為共情是個「技術活「。我們要像一個偵探一樣根據對方的語言和姿態判斷出對方此時的心理感受。

其實這是對共情的最大誤解。判斷是頭腦層面發生的事情,而感受是身體層面發生的事情。感人所感,是來自彼此身體的鏈接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過他在催眠大師斯蒂芬·吉利根的催眠課上的體驗:

催眠老師是催眠大師艾瑞克森的得意弟子斯蒂芬 · 吉利根,他在課上教我們,用身體去聆聽別人說話。也就是說,試著去留意聆聽對方講話時你身體的感受。然後我震驚地發現,我竟然能在多數時候,感受到對方身體的感受,當我頭腦放鬆下來,全神貫注地聆聽時,我的身體和情感,甚至能極為精妙地共振到對方身體和情感的轉折變化。

沒有接觸過心理學的讀者可能認為比較奇妙,甚至會認為這是一門玄學,但其實共情是心理諮詢中最重要的方法。

很多來訪者所說的和內心所想的完全不一致,而共情能力強的諮詢師會仔細聆聽來訪者,通過自己身體的感覺來感受來訪者的真實情感。

普通人不需要心理諮詢師那樣的能力,但學會利用共情與人交談,對關係是有很大幫助的。

用「共情「交流

心理學博士李松蔚在一次演講中,談了一下兩個人應該怎麼用共情這種方式來對話。

李松蔚舉了一個例子:

冬天早上太冷了,你的室友不願意起床,然後就和你抱怨了一句:「我想睡懶覺,不想上班。」這時候你會怎麼說呢?

第一個是:「不想上班就別上了,辭職唄!」

第二個挺理性:「不上班,你怎麼掙錢養活自己?」

第三個是:「你跟我說這個有什麼用?我又不是你老闆。」

第四個是:「我比你更困,更不想上班。」

第五個聽起來挺有智慧的:「我也這麼想過,但後來我想了想,覺得睡懶覺其實挺好的……」然後講了一堆道理。

第六個是:「你睡得太晚了,下次早點睡。」

第七個是:「每天早起確實挺辛苦的。」

第七個是李松蔚的標準答案。從第一個回答到第六個回答,都是從不同角度提供信息的,只有第七個,沒什麼信息含量,就是一句廢話。

李松蔚說,這種回應方式,就是共情,也就是心理學上說的同理心。

為什麼共情管用呢?

因為共情能讓人覺得自己被看到、被了解了。

比如,一個小孩在學走路,摔了一跤,然後哭了。這時候,媽媽如果說「哎呀你摔了一跤,你好疼啊。」

這個孩子哭了之後可能就繼續走。因為他知道媽媽看見自己摔疼了。

但很多家長經常這麼說,「你下次小心點」,或者說「不疼不疼,沒事」,「男孩子不要哭,堅強一點」……

如果這麼說,孩子就會覺得疼是自己的錯,覺得自己和家長沒有連接。這種失去連接的狀態,會讓很多人長大後感到孤獨,因為他沒法讓人看到。

共情能力,其實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只要我們多一些對別人的關心,多一些對感受的體驗,少一些頭腦的邏輯分析,那就會免於成為一個矯情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不講究吃穿、也不喜歡買化妝品的女人都是什麼心理?心理學家的解釋很明確
為什麼在一些家庭中,年老了丈夫變得柔和忍讓,妻子卻變得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