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為什麼有的笨人一旦「開竅」,其人生就像開了掛似的?

心理學:為什麼有的笨人一旦「開竅」,其人生就像開了掛似的?

永遠渴望,大智若愚,願與諸君共勉。——喬布斯

100多年前的美國,某村子裡有個孩子,大家都叫他「傻子」,因為他認不得錢。有人拿一美元和五美元讓他選擇,結果他拿走了一美元。人們紛紛嘲笑他太笨,拿錢尋開心的人也越來越多。後來,有位老人問他:「當年別人給你錢,為什麼只撿一美元?怎麼不挑大的拿呢!」

他笑答:「如果去撿了五美元,大家就再也沒興趣扔錢給我了。」

他就是連任四屆美國總統的羅斯福。

現實生活中,當你嘲笑他人笨,殊不知自己也正在被他人嘲笑。有的人開竅較早,有的人開竅晚,正如有的笨人一旦開竅,其人生就像開了掛似的。

大智若愚:遲鈍的強大之處

上世紀著名猶太思想家漢娜·阿倫特在著作《人的條件》中寫道:「沒有頭腦的魯莽,無可救藥的迷茫,或是自鳴得意地背誦已變得空洞瑣碎的真理,在我看來是我們時代最顯著的特徵。」

大智若愚的人在面對人生差別變化時,是不為所動的。他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不喜歡出風頭,寧肯自己躲在角落裡,被人遺忘

老子曾說:「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懂得「愚」,是明哲保身,適當的糊塗也是人生智慧的體現。

我國宋代著名的大學士蘇東坡曾發出過這樣的感嘆:「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他解釋說:「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由此可見,一個大智若愚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思維能力

每個人的能力都不盡相同,但其中最為核心的能力,便是思維能力。當我們評價一個人的能力時,總是習慣性地從深度和廣度來看,但還可以從系統性思維能力上來看。

笨人一旦開竅,在遇到問題時,往往不是尋求他人的幫助,而是進行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問題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說,這類人具有很強的獨立性,較為膽大,擁有膽識,他們普遍是經歷過許多挫折而大徹大悟之人。

這樣的人生活中不佔多數,因為這不僅僅是自身的原因,還需要傳奇的經歷磨練,我國歷史上偉大的人物,都是經歷種種痛苦後才大徹大悟,最終成為偉大的人物的。

他們可能在童年時並不聰明,甚至還被周圍人恥笑,後天的成長經歷造就他干出一番偉大的功績。

比如:東漢傑出的科學家張衡,他最後將自己的研究心得寫成一本書《靈憲》,「渾天說」的來源也出於此;一代梟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就三分天下的宏偉霸業,滅袁紹,擊烏桓。

當他們面臨巨大的機遇時,第一反應不是詢問旁人的看法,而是自己進行思考和判斷。這樣的人通常不懼怕失敗,也有勇氣承擔失敗後所帶來的風險和後果。

感悟能力

自古成大事者,皆大器晚成。大徹大悟的人一般會歷經許多磨難,從人生的低谷到高峰,再從高峰到低谷,只有經歷過無數次成敗後,仍然堅定信念的人,才會成就一番事業。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具有天馬行空思維的人,通常在某些方面上具有超強的感悟能力

他們往往會形成系統思維,建立全局觀,著眼於整體,進行逆向思維分析,站在系統的高度上來統籌布局,領悟其問題的核心和本質。

同時,這類人分析問題周密,擅長抓住問題的本質,具有深鑽細研的習慣,把握事情本身的發展變化過程和規律,而不是只基於一套邏輯思維。

實際上,感悟能力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只不過大部分人的感悟是自發形成的,而不是自覺性培養和應用的一項技能。

這裡的感悟能力,不是胡思亂想,而是內心和客觀事實發生聯繫的契合。換句話講,就是醍醐灌頂、心領神會

關於「開竅」的能力,除了天賦之外,和長期堅持的思維方式有關。這類人總是留心生活中的小細節,體驗、分析、總結事物變化的過程和內在規律。

這也就是為什麼笨人一旦「開竅」,人生就跟開了掛一樣,因為這些開竅的人,具有強大的創造能力。

他們是,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是,讓他重複做同一件事
心理學:「厚臉皮」,是成年人必備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