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確診逾6萬,延遲開學至3月: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放縱地過假期

確診逾6萬,延遲開學至3月: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放縱地過假期

今年春節,一場疫情席捲中華大地,歸校複課至今遙遙無期。

為了幫助孩子們持續學習,防止假期滑坡,各個學校在這周一開始了上網課。然而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卻不想上網課,就想趁著假期延長好好睡懶覺、刷手機、玩遊戲。

讓家長和老師焦慮不已。

有老師反映,正式上網課後,甚至有學生中午12點還沒起床,躲在被窩裡假裝打卡。

不過有人懶惰放縱,也有人勤奮自律。

前兩天看新聞,就被一個坐在寒冷的樓頂、埋頭苦讀的身影感動了。

南陽淅川高三學生小通,成績優異,班級第一,全縣15名。他沒有因為假期而絲毫鬆懈自己,堅持每天5點半起床開始早讀。

疫情陰霾之下,學校採用網上開課。小通家中沒有WIFI,只好跟鄰居借網,每天早上8點爬上屋頂,堅持學習。

網友們紛紛給小通點贊,為他加油。

有人說:「一切終將過去,但過去之後,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經迭代升級。」

時間是這個世界最大的公平,漫長的假期結束後,鬆懈放縱的孩子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堅持自律的孩子則會越來越優秀。

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放縱地過假期。

放縱的假期,一生的差距。

1

放縱的孩子不會知道

學霸靠的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有句廣為流傳的話說: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過長假。

的確如此。學霸靠的不是智商,而是在那些其他人放縱的時候,默默的努力和持續自律。

雙雙考上清華的「學霸雙胞胎」焦宇晨和焦宇曉就是如此。被詢問學習秘籍時,她們說:「我們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寒暑假。」

每個假期,她們認真制定學習計劃,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每天早起晚睡,同齡人在睡懶覺、打遊戲、吃喝玩樂,揮霍光陰的時候,她們卻在查缺補漏、複習鞏固、自學預習、讀課外書、鍛煉身體。

她們不只做題,還會安排單元測試,並根據測試成績進行針對性學習。

憑著持續的高標準、嚴要求,她們高分考入清華之前,焦宇晨已通過了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焦宇曉已獲得清華大學「領軍計劃」資格。

回母校的演講中,她們說:「沒有什麼事情可以一蹴而就,真正的成功都是積累的結果。」

曾經因為一張作息計劃表被誇上熱搜的浙大學生胡一捷,也是如此。

他的作息表,不僅精確到分,而且根據計劃每周調整,嚴格執行。

大一時,有一個月,他要考托福,又要為轉專業備考,他給自己定的學習計劃是晚上10點睡覺,凌晨3點起來學習。

由於嚴格的自律和時間管理,胡一捷順利考進了高手聚集的竺可楨學院,轉專業到建築系,還在浙大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不僅成績好,他還學會了開飛機、潛水,自創潮牌服裝,代表浙大參加《職來職往》,浙大120周年校慶特稿中心學生負責人,第六屆浙江大學十佳大學生候選人……

欲戴王冠,必先承重。

學習亦是如此。

沒有平白無故的好成績,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就是因為那份嚴格明晰而永無止盡的自律與積累。

那些在假期里怠惰的孩子,如果沒意識到這一點,和學霸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2

自律贏得的

不僅是一時的好成績

而是更幸福更成功的人生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

「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從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養成了自律習慣的孩子,贏得的不僅是一時的好成績,而是以後更幸福更成功的人生。

《奇葩說6》,詹青雲如願以償拿到了BBKing,打最後一個辯題的時候,她提到她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考上外界眼中相當難考的哈佛法學院。

不是因為她天賦秉異,而是向著目標的一心一意和極度自律。

小時候的詹青雲,成績並不好,從鄉村學校到貴陽一中,歷經6次轉學,後來以高考全省前十進入香港中文大學,而後考入哈佛讀博,她付出了日復一日的艱辛努力、堅持與自律。她曾直言:「提升成績的過程是極其痛苦和辛苦的。我就是一個靠考試改變命運的人。」

她熱愛生命中的每一分鐘,每日堅持閱讀,被稱為「在地鐵上讀《莊子》的人」。

進入哈佛法學院,學習壓力巨大,吃飯都只考慮快、就近,可以儘快學習最好。每天走路回宿舍,聽見教堂的鐘響,都恨自己不能走得更快一點。

因著這份刻入骨子的自律,她不僅學業優秀、飽讀詩書,還參加辯論、遊離世界,畫畫打球書法……並結交了一大群同樣優秀的朋友,人生過得豐富多彩。

《風雨哈佛路》有句台詞:

「我知道外面有一個更好更豐富的生活,而我想在那樣的世界裡生活。」

電影中的女主原型莉絲·默里,就是憑著頑強的自律精神,僅用兩年就學完了原本四年的課程,並以門門全優的成績進入哈佛,以心理學博士畢業。

她逃離了貧民窟,徹底改變了一生的命運,被評為「美國當代傑出年輕女性」,受到總統柯林頓接見,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特為其頒發過「無所畏懼獎」。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

「如若你想征服世界,就得先征服自己。」

自律,是優秀人生的標配。養成自律的習慣,收穫的不僅僅是一個好成績,而是一個受用終身的強大助力。

3

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

該怎麼做?

自律,是所有優秀的人的共性,是一個孩子最應該擁有的品格。

養成自律,很重要,也很難,那麼,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自律?

制定計劃表

幾乎所有學霸,都有時間管理能力。利用計劃表,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規律的作息,清晰合理地管理時間、管理行為,提升效率。

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答辯視頻上,獲獎者馬冬晗展示的作息計劃表,引得網友們驚呼不已。就連浙大學霸胡一捷,也是參考了她的計劃表。

計劃表中不僅有時間和任務規劃,還有計劃完成情況、學習情況、社會工作、體育鍛煉、生活狀態、修養品性、一天總結。

很多網友感慨:好強!永遠都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父母協助孩子克服困難

大多數孩子,一開始做不到自主管理、嚴格自律,父母要幫助他們克服習慣養成階段的痛苦及困難。

《少年說》有一期節目,初一的張錦彥走上高台,控訴爸爸:「你真的太狠心了!」

原來,小學畢業的張錦彥,恰逢12歲生日,爸爸給她送了一份「生日大禮「——為期三個月的軍訓。

早上5:30至晚上睡覺,從長跑、學習到做家務,整天安排得滿滿當當。同學們都用憤怒,甚至鄙夷的目光看著張爸爸。

張爸爸平靜問女兒:「進入初中,覺得學習苦不苦、累不累、快不快樂?」

女兒回答:「不苦,不累,快樂。都不如"軍訓"苦。」

台下一片掌聲,這時,張錦彥似乎突然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爸爸對她說:「看似簡單的軍訓,卻是對人生更好的磨礪。你能堅持三個月,就能堅持初中三年,人生的30年。」

《愛、金錢和孩子》一書中,把父母分成專斷型,放任型,權威型。

權威型父母,是介於專斷型與放任型之間的一種模式。

這類父母通過說理和塑造權威跟孩子保持溝通,一方面向孩子輸出價值觀,另一方面,運用父母的權威對孩子立規矩,進行必要的管束和推進。

父母可以召開家庭會議,向孩子傳遞能量和價值,跟孩子一起制定計劃,並進行監督管理及適當的獎懲。

保持學習的環境和儀式感

有些公司允許員工一周在家工作兩三天,同時要求員工在家也要著正裝坐在電腦前。因為保持儀式感,可以保持對工作的熱情。

同樣,孩子假期在家,起床就應該換掉睡衣,端端正正坐在書桌前,認真讀書,保持學習的心態。

樹立自律榜樣

楊絳先生說:

「榜樣的作用很重要,言傳不如身教。」

父母自己也要自律,不能拿起手機就放不下、一看電視就停不了。每天規律作息,熱愛學習。

4

假期里的放縱,開學後的鴻溝

少時的放縱,一生的差距

知乎有個問題:孩子需要經歷些什麼才會明白學業的重要性?

高贊回答講述了自己畏難輟學後的打工經歷。

文憑低,在餐廳打雜,洗碗、拖地、剁菜、搬飲料、倒垃圾、通廁所,拿著最低的工資,住著最差的宿舍,在別人的呼嚕中徹夜難眠。

正如日本校園電視劇《龍櫻》中,山本老師說的:

當天真的你們被無情地拋入社會之後,等待著你們的,只有充斥著不滿和悔恨的現實。

想起以前讀書的日子,他才明白:原來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他重新回到學校,刻苦自律,把高中落下的課補上,順利上大學。

讀書很苦,自律很苦,但是,通過讀書獲得的知識,通過自律獲得的習慣,將使人的一生受益無窮。

願每一個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克服懶惰,培養自律,努力學習,把疫情籠罩下的假期,變成一個自我超越的有意義的假期。

————————

圖文來源於網路,侵權聯繫刪除

親子派,專註0-8歲孩子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權威型父母 的精彩文章:

與其控制孩子的行為,父母不如做好這些,與孩子建立「情感聯繫」
如何教育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發號施令」不可取,改用健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