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在倫敦被喊新冠肺炎當街被打,就因為長了個亞洲臉!

他在倫敦被喊新冠肺炎當街被打,就因為長了個亞洲臉!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國人民都對其格外的關注。

截止目前,在全球範圍內,累計確診的病例已經達到73,330例,累計死亡人數已經高達1,873人。

在英國,目前累計確診9人,其中8人都已治癒出院,治癒出院的病例中就有曾被稱為「超級傳播者」的英國商人。

英國的新冠肺炎短期內得到有效控制,這讓曾為此感到驚慌的英國民眾大大鬆了一口氣。

然而,儘管短期來看,疫情沒有蔓延的跡象,但英國民間的「恐疫」情緒卻反而日益高漲起來。更加令人費解的是,這股「恐疫」情緒在一部分群體中已經漸漸發展成了「恐東亞」的情緒。

所謂「恐東亞」,指的是一部分英國民眾已經將新冠肺炎與「東亞面孔」緊密結合在一起,連帶著開始有意識地躲避甚至嫌棄東亞人。

因為疫情高爆發地區在亞洲東部,就將東亞人視為「病毒攜帶者」,從而「敬而遠之」,這已經帶著明顯的種族歧視色彩了。

更有甚者,已經開始對東亞人群進行言語甚至身體上的襲擊。

據英國媒體報道,最近在倫敦,就發生了這麼一起「荒誕而又暴力」的街頭襲擊事件。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上周六,有一位亞洲面孔的男子在倫敦街頭遭到了陌生青少年的襲擊,這兩名青少年不僅將該男子毆打至鼻子骨折,還侮辱他是「新型冠狀病毒」,並在事後搶劫了他的隨身物品。

由於性質惡劣,這起事件也被認定為是在冠狀病毒爆發後,出現的第一起暴力仇恨犯罪。

很多媒體也趕在第一時間報道了這個消息,並且還原了當時的事件經過。

據英媒報道,這名遭到攻擊的男子是一名24歲的稅務顧問,名字叫做Pawat Silawattakun。

不過,他並非來自疫情爆發地中國,而是一名泰國人。

而且,在很早之前,Pawat就搬到了英國,並在薩里郡的一所寄宿學校上學,後來又進入劍橋大學學習化學工程專業,現在在倫敦金融城工作。

據悉,事發當天,Pawat乘坐了一輛計程車,打算回到位於倫敦西部富勒姆地區的公寓。

大約在傍晚的時候,他在富勒姆路(Fulham Road)下了車,開始步行回家,但在途中,有兩名陌生的青少年突然上前和他搭訕,並朝他大喊大叫。

起先,Pawat戴著降噪耳機,並沒有聽清楚他們在說什麼。

於是,Pawat把耳機摘下來,然後就聽見這兩個青少年用嘲諷的語氣朝他大喊「冠狀病毒」,並且拿手機拍他。

不僅如此,其中一名青少年還趁機從Pawat的脖子上搶走了他的耳機。

隨後,在Pawat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這兩個人就穿過馬路逃跑了。

Pawat十分生氣,比起搶劫,他覺得自己更多的是受到了侮辱和欺負,便一邊追趕兩名少年,一邊朝他們大喊:「你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但是,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在Pawat追趕到一個交通島時,另一名少年朝他沖了過來,將他打倒在地。

在這名青少年的拳腳相加下,可憐的Pawat眼鏡被打飛了,鼻子也被打斷了,瞬間,鮮血流了一地。

Pawat開始向路人求助,但起初並沒有人來幫助他,好在最後終於有兩名好心的路人把眼鏡還給了他,並幫他坐上了優步。

不過,讓Pawat十分驚訝的是,就在他坐車前往威斯敏斯特醫院前,他看到了其中一名打他的青少年就站在馬路的另一邊,而他似乎根本沒有任何想要逃跑或躲藏的行為,於是,Pawat拍下了他們的照片,並且,交給了警方。

不過,從這兩人的種種行為來看,Pawat認為這不僅僅是一起簡單的搶劫案,更多的是為了羞辱他,而他之所以成為襲擊目標,是因為他的種族,好像亞洲人天生是順從的、看起來似乎好欺負的。

後來,Pawat報了警,雖然目前還沒有逮捕任何人,但倫敦警察廳表示,他們正在調查這起案件。

在案件發的第二天,Pawat在Facebook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他在Facebook上寫道:

「我不想嚇到你們,但這確實發生在我的身上,希望大家未來要保持警惕,盡量不要獨處。

同樣,在這個時候,必須要加大執法力度,而我們應該摒棄仇外思想,並且有責任向下一代人灌輸批判性思維、感性和尊重,無論他們是富人還是窮人。」

對於路人選擇漠視的行為,Pawat表示了理解,但也覺得十分心碎,他說道:

「我感到十分無力,因為公眾中沒有人真正幫助我,再次提起這件事情讓我很不舒服,但我需要做點什麼。

我相信我遇到的情況會讓公眾感到困惑,那些不願意幫助我的人,可能會認為我身上帶著刀或更危險的武器,所以,我並不指望普通公民會有英雄主義情節。

但如果我不大聲說出這件事,我就會更加無力,無知的人會開始說這都是我的錯,我不應該去追他們,但我之所以追上行兇者,是因為我期待著能改變。」

Pawat目前已經在接受治療,警方也在全力調查這件事,但它卻給了人們一定的警示,也許,正如Pawat所說,人們對冠狀病毒的恐懼和誤解所造成的間接損害,已經遠遠超過了該病毒對社會造成的直接損害了。

這次襲擊事件也不僅僅是一個個例那麼簡單,而是最近由新冠肺炎引起的「恐東亞」情緒的一個縮影

據調查機構Ipsos MORI上周進行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新冠肺炎的威脅可能會對英國公眾的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

什麼叫對公眾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呢?

Ipsos MORI是這樣解釋的,即英國公眾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因為新冠肺炎的威脅而改變自己日常的行為習慣。

用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特殊時期,一部分英國民眾會做出一些平時並不會做出的舉動,會出現一些平時並不太可能會出現的想法。

比如說,因為新冠肺炎從而對東亞裔長相的人群「避而遠之」,甚至產生「厭惡」的情緒,而這項調查的最終結果也側面佐證了這個結論。

今年2月7日至9日,Ipsos公司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和美國各國,對8,001名年齡在16歲至74歲之間的人群進行了在線調查。

而英國的調查結果顯示,有14%的人表示,他們將避免與華裔或華裔長相的人群進行接觸,有10%的人表示,他們將不會去亞洲餐館就餐

由此看見,在倫敦街頭髮生的這起暴力襲擊事件,只是一個徵兆罷了。它預示著,披著「新冠肺炎」外皮對亞裔進行種族歧視的人,越來越肆無忌憚了。

其實早在英國剛出現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時候,英國民間的「恐東亞」情緒就已經開始「生根發芽」。

據BBC報道,一位名叫Cathy Tran的亞裔女性曾這樣描述她經歷的事情。有一天,當她走在東部城鎮Colmar上班的路上時,她聽到路邊有兩名男子公然說道:「小心,一個中國女孩朝我們這邊來了。」

而在她下班回家的路上,她又遇到一個騎摩托車的男人從她身邊經過,然後大聲告訴她:「趕緊戴上口罩!」

Cathy表示,她對人們過激的反應其實並不感到驚訝,她認為新冠肺炎只是一小部分人對亞裔進行種族歧視的借口,只不過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種族歧視的程度是她以前從未經歷過的。

借著新冠肺炎之名而對亞裔進行種族歧視之實,這樣的事不僅僅發生在英國。

一名法國籍亞洲人抱怨道,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遭到了強烈的歧視。在社交媒體上,他一直在使用「JeNeSuisPasUnVirus(我不是病毒)」這個標籤,來呼籲人們公平對待自己。

就在最近,有美國媒體報道稱,在洛杉磯,一些惡霸認為一名亞裔美國學生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然而就毫無理由地毆打了他。

這名學生已經被當地警察送進了醫院,洛杉磯當局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與新冠肺炎有關的焦慮和錯誤信息已經開始慢慢助長反亞裔的偏見。

洛杉磯人際關係委員會(Human Relations Commission)執行主任Robin Toma也說道:「僅僅因為某些人是亞洲人或來自中國,他們就認為這些人更有可能是病毒攜帶者。」

然而,因為新冠肺炎受到歧視的人並不是華裔,整個東亞國家的民眾其實都是受害者。

據BBC報道,一名來自越南生活在巴黎的17歲姑娘Shana Cheng就曾經歷過這樣一件事。

周日,她在巴黎的一輛公交車上遭遇了來自周圍人群的羞辱性言論。一名乘客大聲說道:「有個中國女人,她要污染我們,她必須得滾回家!」

而周圍的人群都以一種厭惡的眼神看著她,就好像她就是病毒本毒一樣,沒有人願意上來幫助她。

年少又樂觀Shana Cheng並沒有被這些惡毒的言論打敗,她選擇無視這些言論,專心聽自己的音樂。

在途中,她甚至還做了個小惡作劇,她不停地假裝去咳嗽。

「我這是在利用他們對我的恐懼來反擊他們。」Shana Cheng說道。

當然,這些借著新冠肺炎對亞裔進行種族歧視的人畢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英國政府和絕大多數人還是在很公平地對待亞裔,有些人還在這個特殊時期還為中國人提供了格外的關愛。

據BBC報道,英國有一些學校,為了保護他們的中國學生免受新冠肺炎感染,將不會按原計劃在學期過半或復活節期間關閉學校。

這樣一來,這些中國學生就不必再返回目前處於疫情中心的中國了。不過,學校的工作人員們就不得不取消他們的假期計划了。

2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並在會上介紹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情況。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並非全球性流行病,世衛組織不會提高疫情的全球範圍風險級別。

世衛組織這一表態,無疑是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抗擊疫情巨大努力的肯定。目前,中國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已經呈顯著下降趨勢,世界大部分地區的新冠肺炎短期內都呈現出可控的趨勢。

最後,也衷心希望在這個全人類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期,世界上能夠少一些「披著羊皮的狼」,多一些人文主義的關懷和幫助,全人類攜手渡過這場難關。

——————————

我們是英國房產圈,一個靠譜,有料,不忽悠的英國房地產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日本女星吸毒案今日宣判,2000多人戴著口罩排隊搶旁聽席?
網友在公園長椅上撿回一封信,字跡稚嫩潦草,卻收割無數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