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哲學筆記:科學知識不是真理,只是探索世界的一把鑰匙

哲學筆記:科學知識不是真理,只是探索世界的一把鑰匙

一切科學知識都不是真理,而只是探索世界的一把鑰匙。真正的真理,按照人的智慧目前還達不到。

科學只能是暫時正確,目前自洽。

所謂科學知識只是一個暫時正確的思維模型,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變化。所以波普爾說,不能證偽的科學都是偽科學。科學是用來證偽的。科學並不萬能。科學是有局限的真理,局限之外便是偽。所有的科學只是暫時正確,一旦新的科學技術出現,就會被證明是錯的,不適用的。

認識科學之前,先要知道證偽主義。

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創立的科學哲學理論。波普爾從反對邏輯實證主義關於科學理論來自對經驗歸納的觀點出發,把科學理論看作是普遍命題,認為科學理論不斷通過有限的,個別的經驗事實而被證實,但個別的經驗事實都能證偽普遍命題,即如果根據演繹推理得出的結論是假的,其前提必假。在他看來,一種理論所提供的經驗內容愈豐富、愈精確和普遍,它的可證偽度就愈大,科學性就愈高。

以前人們都認為天鵝是白色的,在經驗主義歸納下,於是得出一個結論: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並且把這個當做永恆絕對有效的經驗。但是有一天,黑天鵝出現了,一下子打破了人們的經驗認知。

由黑天鵝事件可以看出,我們無法確定我們現在的結論是不是有效的,因為我們無法確定現在我們用科學實驗證明的東西會不會被推翻?就像天鵝是白的這個科學論斷被推翻一樣。所有的科學只能被認為是暫時正確,一旦被新的理論推翻,就會被替代。

人類自身存在局限也就只能認識有局限的真,目前最佳認識方式是科學。人類不過百萬年,宇宙早已百億年。時間是最能說明問題的,一旦我們把視野拉大,從宇宙時間的角度考慮問題,很多事情就會不同。

既然我們無法確定結論是否永久有效。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是在我們的經驗之內,得到這些結論。那麼我們同樣也可以在經驗之內證明這些結論是錯的,這就是證偽主義。

哲學的基礎是邏輯,而邏輯之外的東西,語言之外的東西,人是無法認識的。因為我們無法理解和解釋。在中國文化的山水畫里,他們營造出的意境用語言無法形容和言說,基本都在邏輯之外。意境是邏輯無法言說之物。

邏輯與境界

意境或境界的作用是無形的,也就是無用的,它並沒有表現力,卻無法忽視意境或境界的存在使得一個整體獲得不同的體驗。超脫而存在於有形世界,水乳交融。超脫於社會和物質行為。

我們通過一個整體的表現,排除我們的同樣的物質形態,尋找他的形成原因,最終明白存在一種附加的外力使之之所以成之。我們稱作境界。這種境界使得他不同於同樣形質的人,我們此刻無法忽視這樣明顯的外力存在。形成於無用的境界,最終以有形體現出這種外力——境界。

這便是境界的作用,使之之所以成之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做人其實就八個字:善良做人,安心一生
三個小故事,認識生活,感悟提升,誰讀誰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