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一種很流行的誤解:日本繼承了中國唐風精髓

一種很流行的誤解:日本繼承了中國唐風精髓

本文經微信公眾號:德科地產頻道授權發布

ID:dekedichan

一種很流行的誤解:

日本繼承了中國唐風精髓

文︱遠方先生

作者簡介:遠方先生,畢業於浙江大學,當過警察、幼兒園老師、咖啡館經理、獨立電影製作人,著有《亭留》等。

之前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大量好評稱讚它「精確還原唐代長安生活細節」。所以我重點關注了下建築細節,結果看到第一個鏡頭就產生疑問:能不能別把日本建築拿來當中國建築?

▲劇中的西市門樓

先秦以來,中國古建築一定會有石基、木柱、屋頂三個部分,缺一不可,而且比例協調美觀。而這棟西市門樓沒有石基,柱子直接插在土裡,是典型的日式建築。

我們常有感嘆:中國古建築斷代嚴重,反倒是日本繼承了唐宋遺韻。很遺憾,也很欣慰:這種感嘆是錯的,上半句和下半句都不成立。

「中國古建築斷代嚴重」,錯:唐宋風格消失,是因為被更實用、更切合時代的建築風格代替,是隨著社會環境發展變化掉了,不能下「中國古建築已經斷代」的結論。

「日本繼承了唐宋遺韻」,更錯:唐宋風格是對日本建築造成了一些影響,但這種影響,遠遠沒有到「繼承精髓」這種程度。日本作為發達國家,在宣傳本國旅遊文化的時候,會特彆強調這種外形的相似性,其實說這話就跟韓國說「端午節在韓國」一樣。

可能你要反問了:可是明明日本古建築確實很有唐宋時期那種古樸、凝重的美感啊?——像,也僅限於像。它只有一個刻意模仿的外形,而且還模仿得不到位。

今天我們就來深挖一下。讀完這篇,你再聽到別人發出那句感嘆,就可以和他說道說道了。

1st

我們談論所謂「東方建築」時,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那種具有陡峭屋頂的木結構房子。這種房子並非中國獨有,而是廣泛出現於古代東南亞。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幾點:

1. 木材相對更容易獲得;

2. 農耕文明使人們更關注生物生長周期,也更偏向於使用生物類材料搭建居所;

3. 處於季風帶的東亞降雨頻繁,必須使用傾斜的屋頂來排水。

大自然為我們選好了起點,大家都一樣,沒有誰學誰。以農漁發韌的日本文明,自然也不例外。

但日本古建築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為了防水防潮,所以屋頂帶有交叉排列的木頭犄角,房子懸空造在粗木上,下面是空的;為了應對材料匱乏,所以廣泛用茅草做屋頂,而且建造時很少使用石質材料。

這是日本建築最原本的模樣,我們可以記住這個樣子。因為往後,它就要開始向我們印象中的「唐風」變化了。

▲美山茅屋(上)和千木鰹木(下)

2nd

日本到了「古墳時代」之後(約 6 世紀,中國南北朝時代),皇室為了鞏固權利,遷都飛鳥(奈良附近),並且第一次全盤向中國學習。

這段時期的交流,佛教在日本長足發展,以都城奈良為核心,建造了一批初唐風格的佛寺:迴廊圍著一塔一佛堂,僧人們繞塔念經。

在我們的唐中後期,因為技術發展,佛塔層數增多;日本停留在最初學習對象,也就是初唐的「方形五重塔」,木結構,方形為主,一般不多於五層。

▲清水寺三重塔(上)、京都法觀寺五重塔(下)

佛塔體量較小,結構相對簡單,日本在保存唐代風格方面,至少做到了大體不走樣。但學習房屋類建築,就沒這麼容易了。遣唐使們表示為難。

所以後來幾百年,日本學習中國古建築的手法,都可以簡單概括成:只要造出來樣子像,背後的技術沒學到位不要緊,我們可以自己琢磨。

中國古建築的核心是「梁架結構」,集工藝大成者則在「斗拱」柱式。日本一來不知道這些公式是怎麼推導出來的,二來只會套用比較簡單的公式,換個複雜的題目就沒法靈活應用了。

比如,沒有學會「並列輻射布椽法」,而使用簡單的「平行布椽法」;比如,僅僅學了些簡單的斗拱式樣,只會用一層一層延長的二維出跳(偷心造),而不會交叉三維布拱的出跳(計心造)等。

▲ 山西佛頭寺檐角,可見「計心造」斗拱與「輻射布椽法」

▲日本東大寺,非常明顯的偷心造斗拱,為了加大承重,只會在二維平面上往外延伸加寬,導致斗拱佔用了大量空間

還有一點,秦漢以降,為了突出中央集權的威嚴,大型建築往往有高大的石台基座;而日本既無儒家思想基礎,又缺乏大塊石料,所以大型建築的石基很小,甚至還在套用傳統的「干欄式」,也就是直接在地上插粗木頭。

這個特點一直延續至今,是日本建築為人們詬病「頭重腳輕、謙卑低下」的原因之一。

▲仁和寺二王門。仁和寺初建於 9 世紀(平安時代,我們唐代),重建於 17 世紀(江戶時代,我們的明清時代)。

3rd

這一段蜜月期的交流之後,交流中斷了:唐朝發生安史之亂,由盛轉衰;日本進入「平安時代」,遷都平安(現在的京都)。

東南亞這片土地,進入了長達 400 年的溫暖期,梅花和柑橘甚至可以往北生長到西安。

於是,這個時期的日本建築,一方面失去學習對象,只能自己琢磨;另一方面,改變建築形態,去適應新的氣候變化。終於形成了成熟的「和式建築」。

降雨增多,對「和式建築」是一大考驗:雨量大,排水壓力大,需要更陡峭的屋頂。

中國古建築的解決方法很簡單:按嚴格的比例加高相應的檁,就可以使屋頂變陡;不僅能保持節奏合適的優美曲線,且不影響排水。

而日本從來沒有學會梁架結構,抬高屋頂之後,反而更容易積水,而且屋頂的折面很不協調。於是,他們開始自己試著解決問題。

——為了保證曲面順暢,就在凹折處填土;

——但這大大加重了屋頂重量,影響安全性;

——最後,他們只好在屋頂之外再蓋屋頂。

這就是「小屋組技術」:在固有的梁架之上,加入類似腳手架一樣的密密麻麻的木格子,抬高屋頂,保證穩固。

▲二條城和它使用的小屋組技術

▲ 再和太和殿的梁架結構對比一下

這種技術直接導致幾個後果:

一是屋頂的高度和比例嚴重失調,日本建築本來基座、柱子就低矮,如今再加一個超大屋頂,看起來更顯古怪;

二是屋頂坡度並未嚴格按中國抬梁比例增大,使得坡度看起來也往往很不協調;

三是雖然看上去有兩三層樓高,但大屋頂內部並沒有增加空間;

四是原本用以支撐屋頂的椽子失去了功能,但日本人認為沒有椽子就失去了「唐風美感」,就在屋檐下安放裝飾性的的假椽子。

當時日本不僅新營建房屋使用「小屋組」,而且在修繕唐代建築時,也使用這種技術加高屋頂。傳至如今,在日本看到的大部分大屋頂的古建築,椽子基本上都是假的。

4th

我們作為外行人,很少會去關注什麼主體結構,什麼關鍵組件,什麼建築思想;這些東西都不如日本直接模仿的外形更有視覺記憶。而且在某些細節方面,日本還有自己獨特的發展。

比如,日本人們在室內都直接跪坐於地(蹋蹋米),故在層高普遍較矮。為了使人可以從容進出低矮的屋檐,日本建築廣泛繼承了「破風」式樣。

而這種結構在中國宋代之後就逐漸不見了。因為唐宋之後,外族入侵,文化交流,我們廣泛使用胡床(椅子)和高腳凳,房屋就開始加高。因為層高變高,所以窗子變小,窗下築牆。

又如,日本房屋廣泛使用從山側開進出門(妻入式)的形式,就是房子大門不開在正面,是開在側面的。而中國從唐宋之後,儒家文化影響了建築規範和群落規劃,產生嚴格的等級形制。

又比如,中國殿脊獸的「鴟尾」(音吃尾)在日本一直延承,主要作用是固定和連接多處屋脊。但是金色的鴟尾只在日本有,在中國是看不見的。

再比如,日本因為缺少提煉純正赤色漆的赭石礦,不得已而使用被中國建築棄用、毒性較大的硃砂(當然現在已經改成刷漆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能見到日本建築塗硃色的原因。

日本文化的主體本質,仍是信奉「萬物有靈」的神道教。對於人與靈,日本人並不忌諱,日本隨處可見「神社」,神社之門,正是人界與靈界的分隔;日本人還認為,草木昆蟲繁盛的地面,也是「靈」活動較多的場所。

所以,廣為流傳的「干欄式」建築又有了文化上的解釋:人們相信,房屋的地板需要與外界的地面留出空隙,以便這些「靈」活動,所以房子架在木樁之上也就理所應當。

▲仁和寺寢殿式建築

這也就是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西市門樓」:柱子像是直接從泥土中長出來一樣。另外劇中的一些民宅也沒有石料鋪出的石基,而是以類似日本干欄式建築的木樁子取代。

我們為什麼能這麼篤定?其實只要明白中國建築結構的文化來源,就能一眼判斷出這些最基礎的正誤:

我們古代的建築思想,來源於上古時期華夏先民對於「天地人」的三元思考;中國建築,必須由「基柱頂」三者組成,缺一不可,且三者必須達到均衡比例。

基,由石建成;與同樣由石製作的柱礎共同構成「基礎」。基礎必須堅實有力,最好為方形,平整、簡潔,代表人們對「地」的描述:穩固、恆久、沉靜。

柱,在基礎之上,負責承重並構成一切生活場景與故事發生的空間,代表著有一切可能的人間。

頂,代表的是地位、制度、權勢、力量,象徵「天」。頂常常最為繁複,有複雜的規制、結構、裝飾,就像神秘莫測的天,是變化、運動的。而屋頂,也最能體現出房屋主人的地位。

最後用兩張圖來總結一下中日建築的大體差異——

上面這張圖,是江戶將軍幕府的宮宅,二條城。這種頂級的建築,大門也是開在建築側面的。屋頂用的是樹皮,沒有石基。

下面這張圖,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中國古村落,幾乎所有的大門都開在建築正面。屋頂用瓦片。而且再破的房子,也會有幾級石梯。

這兩張圖,你再細細感受一下。

5th

挖到這裡,我們終於能理解中日兩國古建在本質上的不同。

從日本建築史的一些微妙細節中,我們也能窺探到一些日本國家、民族的特性。

我深感古代日本是一個國土狹小、缺乏足夠資源,無法在農業時代建立起可類比中國朝廷這樣超強中央集權政府的國家。他們只能以有限的力量借鑒中國文化,在嚴苛的環境中,迫不得已把有限的資源運用到極致。

他們善於學習具有任何「形式美」的東西,並把這種形式美髮展出各種可能性;但他們卻無法獲得真正具有現世安全感的文化內核。

他們似乎為保存自己文化本源脈絡而自豪,但又為這種文化本源在本質上遠遜於華夏或者西方文明而深深自卑。

這種矛盾,使他們不顧一切、急功近利地學習著任何時候可以接觸到的先進文化的「形式美」,卻又不願意解決固有文化的掣肘。

所以,日本古建築只得唐形而未得唐神,我是不是可以猜想,日本古代文化是否也只是學了中國文化之形而未能學會中國文化之神?以日本固有的單薄的「神」來支撐大陸文化宏大的「形」,會不會也像日本古建築那樣頭重腳輕?當然,當代日本已經完全有別於古代,他們號稱是「全盤西化」的,但這種西化,會不會重蹈古建築的覆轍?

關於中國建築歷史,你還有補充的嗎?

歡迎後台留言

中日文化,你「在看」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築 的精彩文章:

又被約談關停整改,網友:這回該涼了吧!
設計師必備,這個工具30分鐘就解決了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