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諮詢、情感諮詢和挽回機構的區別在哪裡?

心理諮詢、情感諮詢和挽回機構的區別在哪裡?

電影《史密斯夫婦》開篇一幕中,史密斯夫婦經歷了多年的婚後生活,當初的激情被磨平,生活變得平淡與乏味,夫妻互生倦怠,兩人一起去婚姻諮詢師進行心理諮詢。其實,在美國,因各類情況進行心理諮詢如同去醫院配藥一樣的普遍行為。

如今國人接受心理諮詢幫助的意識似乎也越來越普及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心理諮詢」這個行業,開始去了解。但很多人仍對諮詢有各種各樣的誤解。其實,心理諮詢不是開導、勸說,更不是普通聊天,去見諮詢師也並不代表心理「有病」。那麼心理諮詢究竟是什麼呢?

而且,人們很容易把心理諮詢、情感諮詢和市面上的挽回機構混淆在一起,那這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一、關於心理諮詢

在這裡先普及一下心理諮詢。

很多人對心理諮詢的想像:和看病差不多,就是和諮詢師聊聊,說下癥狀,心理諮詢師給我開個葯,我吃一段時間就好了;或者諮詢師給我解釋清楚我的病因,告訴我怎麼做,我照著做就好了……這些都屬於對心理諮詢不當的理解。

首先,心理諮詢雖然是通過言語和對話的形式進行的,但跟我們平時認為的聊天有很大區別。在平時聊天中,雙方更多的是說各自感興趣的內容,尋求共鳴,或分享各自的感慨和經驗。

但心理諮詢中,諮詢師幾乎每一句回應都是經過訓練的,不帶偏私情緒,完全尊重、接納,鼓勵你去表達平時生活中壓抑的、說不出來的內容;儘可能地在溫和、不讓你受傷的前提下,幫助你有所覺察和感悟。

諮詢師通常帶著覺察的眼睛,時刻審視著諮詢過程中任何與你有關的關係模式、核心信念等信息(包括諮詢中出現的),並且嘗試用你可以接受的方式反饋給你。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諮詢師對你的了解可能比你能意識到的自己更多。

其次,心理諮詢和看病有很大的區別。人的心理和身體不同,心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就像一個黑匣子。這個黑匣子深深藏在我們內心裡,能夠改變它的主動權只在於心的主人。

但往往人們對自己內心所知甚少,真實的需要、情緒被層層防禦包裹著。當我們被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或感受觸動時,很多強烈的情緒湧現出來,事後常常困惑:我究竟是怎麼了,或者這個世界究竟怎麼了。

心理諮詢師會為你充當一面乾淨的鏡子,幫助你一起探索你內心的黑匣子是如何影響著你的情緒、行為和生活的,並充分陪伴、理解和支持你超越限制,成長自己。

二、關於情感諮詢和挽回機構

心理諮詢的範圍包括:

完善人格、提高個人生活潛能的成長類諮詢;

親子關係、夫妻關係、情感類諮詢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障礙者藥物以外的輔助治療;

遭遇重大災情的創傷後應激障礙干預;

可以看到,「情感諮詢」屬於心理諮詢範圍內一個模塊。

情感諮詢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不是一個單一的、刻板的解決情感事件問題的行為。

而且,情感問題本身就和人格有關。很多情感問題都反映出人的本質,如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嫉妒、控制、缺乏共情能力等等。同時,表面看上去類似的情感問題,由於當事人雙方的性格、價值觀、原生家庭等因素的差異,它們的解決方案也會不一樣,諮詢師的指導也會因人而異。

正規的情感心理諮詢從來不會教唆 「用套路挽回」,也不會隨便定義「一段感情的失敗僅僅是由於當事人情商不高」教你用套路、策略把對方哄回來。情感心理諮詢不僅指出了問題的癥結、性質和成因,更為妥善處理好兩性關係、解決矛盾指明了方向,同時提高了當事人處理情感問題和經營情感的能力,完善當事人的人格。

把所有注意力和目的都放在「得到對方」的執念上,根本無法達到人格的成長和獨立。

目前在諮詢行業里,確實有一些「挽回機構」打著心理諮詢、情感挽回的旗號混跡其中。那些所謂的包解決、包治好、包治百病的機構,幾乎可以說是不規範、不正規的,甚至其中不乏騙局。

三、心理諮詢師和傳統的教師

不少人以為,心理諮詢師就是指南針、導師,是給自己出解決方案的,就像學生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找導師,老師會及時指點。

其實,每個人都渴望走出內心的迷宮,很多人忙於尋找指南針,卻忘記了迷宮本是我們自己所造。一旦我們意識到迷宮也是自己的一部分,明白可以不需要用迷宮來保護自己,屏障會慢慢消失,我們會慢慢走出來。

正規的心理諮詢的理念是,助人自助,幫助來訪者成長起來,有自己的力量對自己的生活和感情負責。

所以,諮詢師不是教師,TA可能會與你討論一些知識,但絕不僅限於此。心理諮詢也不是改變人或者操控人,讓人成為某種對的樣子。諮詢師更多是陪伴者、引導者,在一段療愈、安全的咨訪關係幫助你移除成長的障礙,更好地成為自己。

結語:心理諮詢的根本工作是幫助人們從導致痛苦的事件中抽離出來,看到自身的價值,總結一段失敗關係的根本問題,更好地接納自我,提升他們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讓他們有能力自己去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由諮詢師包攬一切。這也是區別機構或者諮詢師是否規範、是否專業的一個重要的標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聽說吧心理諮詢 的精彩文章:

親子心理諮詢:夫妻感情不和,影響孩子的成長
這樣帶孩子有隱患,你的孩子是處於「混合撫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