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諾貝爾獎得主告訴你,3個方法可以提高直覺的可靠性

諾貝爾獎得主告訴你,3個方法可以提高直覺的可靠性

相信開車的朋友都有這樣的體會,作為老司機的你天天開車上下班,整個過程都是非常輕鬆隨意的。甚至在開車時,你可能心裡想著另外一件事情,結果不知不覺到了目的地,才突然驚覺過來。

但當你開車到了一個陌生的路口,需要選擇不同分岔路的時候,你往往會慢下來,搜尋路牌上的信息,或者查手機地圖,做出判斷。

我們的大腦中彷彿有兩套思維繫統,一種是無意識狀態,一種是有意識狀態,我們會根據情況的不同不斷地進行系統切換。

美國心理學家、行為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認為,我們每個人的大腦在思考時確實存在著兩套系統,分別是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是依賴直覺的、無意識的思考系統,也叫快思考。系統2是需要主動控制的、有意識進行的思考系統,也叫慢思考。更加通俗的說法,就是「直覺反應」和「理性思考」之分。

丹尼爾·卡尼曼,是歷史上第一位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他寫的《思考,快與慢》也被譽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在書中,卡尼曼提出了一個顛覆傳統經濟學的觀點:在很多情況下,人並不是理性的,偏見是人與生俱來的缺陷。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還要從系統1和系統2的運作方式開始講。

一、系統1是年輕人,系統2 是長者

你可以將系統1和系統2想像為大腦內部的兩個人,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特徵、能力和不足。

區別1:啟動方式不同

系統1是基於直覺的無意識運作,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特點是非常快,而且自動運行。

例如,當你看到下面這兩個詞語時,你會想到什麼?

香蕉、嘔吐

你看到這兩個詞的一瞬間,腦子裡想到的是有人吃香蕉卻嘔吐了,香蕉可能壞了。如果你曾經有過類似的遭遇,那麼你甚至會感受到自己胃液在翻動。這種自動產生的不適感,就是你的系統1在發揮威力。

系統2的運作方式很多種,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如若注意力分散,運作也會隨之中斷。它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邏輯推理,作出判斷和決定的速度就比較慢。比如,你想買賣某一隻股票,那麼你就要分析這隻股票的K線圖等各種指標。

但是因為人的精力有限,無法長期集中注意力,所以系統2總是想偷懶,不愛管事。

區別2:準確性不同

系統1在熟悉情境中作出的短期預測是準確的,遇到挑戰時做出的第一反應也是迅速且基本恰當的。但是系統1存在偏好和成見,固守「眼見即為事實」的原則,容易受損失厭惡和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容易出現偏差。

系統2的運行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註等主觀體驗相關聯。因為它是基於數據和證據的收集考證後作出的理性判斷,所以結果往往是比較準確的。

區別3:應用的場景不同

系統1時刻待命,總能迅速完成任務,但有時會掉鏈子。它經常用於一些粗略預估的場景,比如覺察到對方語氣中的不友善,確定突然出現的聲源等等。

系統2一般用於需要集中注意力,費腦力的大腦活動,比如在狹窄的空間裡面停車,填一張納稅申請表等等。

當然,這兩個系統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沒有錯綜複雜的組成結構,也不是大腦中某個固定的部位。只是作者杜撰出來的角色,代表大腦運作的兩種模式、兩種機能。

我們可以這樣想像,系統1是一個年輕的行動敏捷、思維活躍,但經驗不足、有些衝動的小夥子。而系統2是一個經驗豐富、思維縝密、行為穩健,但精力有限的長者。年輕人會給大家帶來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有些自以為是。而長者一般情況下會聽從小夥子的意見,但是關鍵時候長者會做出更準確的判斷,阻止小夥子的莽撞。

如果系統1和系統2能處於一種合理分工和有效合作的狀態,我們的思考將會事半功倍。不過,由於系統2的懶惰,系統1才是我們大腦思考模式的主角。

二、系統1是主角,會犯年輕人常犯的錯誤

系統1在熟悉情境中作出的決定,多數時候是準確的。但由於系統1存在偏好和失誤,又容易犯系統性錯誤。原因有下面這幾點:

局限1:我們無法關閉系統1

系統1是自主啟動,無法關閉的。丹尼爾·卡尼曼稱之為「啟動效應」:由於之前曾受到某一刺激的影響,因此當同一刺激或是相關刺激再次出現時,腦海中的相關記憶就會被激活,從而觸發行動。

比如當你看到下面三個詞的時候,腦子想到的是什麼呢?

老闆 秘書 紅酒

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是這樣一幅畫面:老闆和秘書兩個人在高檔酒店碰杯喝紅酒,而且這個秘書還是個漂亮的女秘書。

再看這一組詞語:

毒藥 秘書 紅酒

你大腦中呈現的還是第一幅畫面,只是多了女秘書陰冷的笑容,猩紅的嘴唇如紅酒一般妖艷。

生活中有大量類似的經驗。比如,我們一看到電燈,就會想到愛迪生;一聽到《雙節棍》,就會想到周杰倫;一看到馬雲,自然而然想到了支付寶。很多事情一旦再次出現,和它相關的記憶瞬間就被激活,可能還沒等你反應過來,就全部呈現在你的腦海里。

局限2:喜歡把問題簡單化

通常我們獲得信息不完整不充分,讓我們更可能依賴一些簡單的辦法,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認知任務。

書里有一個著名的琳達實驗。實驗人員先虛擬一位女性琳達,然後開始描述她:

「琳達,31歲,單身,一位直率又聰明的女士,主修哲學。在學生時代,她就對歧視問題和社會公正問題較為關心,還參加了反核示威遊行。」

然後讓志願者來判斷琳達的身份。

請問下面哪一個答案是琳達的實際狀況?

選項一:琳達是銀行出納。

選項二:琳達是銀行出納,還積极參加女權運動。

結果是多數志願者選擇了第二個選項。但是按照概率論,兩件事同時發生的概率要小於其中任何一件的概率。這是因為人們更願意選典型特徵更多、細節更豐富的選項,而忽視了一個統計學原理,就是特徵越多,概率越低。

這叫做典型性偏好,就是人們會過度關注典型事件,而忽視了典型背後的概率。這常常引發公眾對公共安全問題不必要的擔憂。比如,你看新聞,剛剛發生了一起飛機墜毀事件,那你接下來一段時間裡,出遠門就傾向於選擇開車或者坐火車。即使理性上,我們知道飛機發生事故的概率遠遠低於汽車和火車。

我們還喜歡通過因果聯繫理解事物,結果經常把僅僅是相關的事物理解成了前因後果。我們還特別喜歡誇大自己的經驗,忽略掉那些展現世界複雜多變的證據,從而讓身邊的世界顯得簡單而有序。

局限3:喜歡先入為主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無法掌握全面的信息來做決策,只能依據過去的經驗和目前掌握的部分信息,來作出判斷和決定。系統1喜歡快速決斷容易受到先入為主的各種印象信息、想法、情緒的干擾。

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志願者預估一瓶葡萄酒的價格。但在預估之前,他們需要將自己身份證的後兩位填在申請表上。實驗結果表明,身份證後面兩位數字比較大的志願者,他預估的葡萄酒的價格也會更高。

這就是著名的「錨定效應」。在上述的實驗中,志願者身份證的後兩位的數字就是錨定值,預估葡萄酒的價格時,就深受錨定值得影響。

書中還有這樣一個實驗。實驗者用兩種方法來描述某個手術術後病人生存情況時,第一種說手術後3個月內的存活率是90%,第二種說手術3個月後會有10%的病人死亡。請問你更願意接受哪一種說法?

這兩種描述只是說法不同,其實含義是一樣的。但是,實驗證明,無論是醫生這樣的專業人士,還是一般社會公眾,都覺得第一種方法更好。這一現象被叫做框架效應,指的是同一個問題的不同描述,會導致你做出完全不同的決策判斷。

三、系統1需要學習,才能成長

既然系統1愛犯錯,那麼我們多用系統2來思考,不就好了嗎?可惜,我們無法使用系統2來代替系統1進行日常的抉擇。

因為系統2耗時過長,非常低效,而且總是質疑自己的想法會讓自己過於謹慎,生活變得枯燥和不安。

所以,解決辦法是把自己培養成專家型人才,提高系統1的決策準確度;同時,學會在可能出現重大風險的情況下,啟動系統2進行慢思考或者採納外部意見的方法,避免重大錯誤。

方法1:培養專家式直覺

心理學家加里克萊因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支消防隊進入了著火的房間。當他們開始用水滅火時,指揮官感覺哪裡不對勁,就覺得自己心裡發慌。然後他喊道:「全部撤離!」在消防隊員全部撤離後不久,房間的地板就轟然坍塌。最後大家才發現這場火災的起火點不在於房間,而在於消防員腳下的地下室。指揮官只是憑著自己的直覺,意識到了危險的存在。至於為什麼有這種感覺,他是說不清楚的。

這或許得益於他長期的專業訓練和豐富的現場滅火經驗。我們可以把他們的直覺稱之為「專家式直覺」。

如何培養這種直覺呢?必須依靠專業強化學習。有兩個前提條件:第一,一個可預測的、有足夠規律可循的環境。第二,一次通過長期訓練學習這些規律的機會。

在系統2的控制和運作下,通過長達1萬小時的專註練習和反覆強化,才可能達到本專業領域的專家水準。折算一下,大約需要在6年的時間裡每天練習5小時。大量的專業技能在反覆訓練中,變成了系統1的一部分。

醫生、護士、運動員以及消防員面對的都是複雜但卻基本有序的情境,在這些領域我們都能培養專家式自覺。

但有些環境缺乏規律、不可預知,比如作長期預測的股票市場。專業人員從自己的專業經歷、訓練中得到的經驗可能是錯誤的。這時,不要相信直覺。而要依靠系統2進行慢思考。

方法2:重大決策應啟用系統2進行慢思考

在做出重大決定之前,用要系統2再進行一次反思。把自己抽離出來,從第三方的角度來重新思考這個問題。看一看自己是否受到了可得性偏見的影響,檢驗一下自己的決定是否符合基礎比率的原理。

可得性偏見就是,你越容易想到相關實例,你預估某一事件的發生概率就越大比如,你看到許多人投資股市賺錢的消息報道,你就容易誇大股市賺錢的概率。

這時候,你在做出重倉持股的決定之前,關注一下基礎比率的問題。所謂基礎比率,就是其他人做同樣的事達到的平均水平。我們並不比別人強多少。如果別人做這件事需要那麼長時間,基本上你也需要那麼長時間。如果別人做這件事失敗了,那麼你做這件事最有可能出現的結局也是失敗。

比如,股票市場的每年平均收益率不超過20%。你卻希望自己的股票投資可以一年回本,這就屬於沒有根據的預測。人有再大的膽量,地未必有那麼大的產量。

方法3:藉助「外腦」進行決策

要讓懶惰的系統2變得勤快起來,需要刻意的提示,可以是自我提示,也可以是來自於外部的提示,而外部提示往往更加有效。

卡尼曼介紹了兩種聽取外部意見,改善決策效果的方法。

第一招,事前驗屍。聽起來有點嚇人,其實它只是一種有意識的激活系統2、啟動慢思考的集體決策方法。也就是讓我們在對一件事情做決策時,先假設這件事情失敗了,然後請求團隊的每位成員按照自己的理解,寫下導致這件事失敗的可能原因,同時按重要性和概率進行排序。這樣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預防這些問題,提高決策的執行成功率。

第二招,飲水機閑談。就是讓決策者在決策之前,到比較輕鬆的環境,比如辦公室的飲水機旁,聽聽大家的閑談和批評。無論是聽別人的閑言碎語,還是自我反思、自我批評,目的都是一個,讓思考慢下來,讓系統2運轉起來。

卡尼曼向我們揭示了,直覺在思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人類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理性。《思考,快與慢》改變了我們對個體思考方式的認知,也改變了我們對工作、世界還有自己生活的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直覺學習 的精彩文章:

同進公司後學渣甩學霸兩條街!翻身絕招:學習力助你職場逆襲
2020年城市公共安防AI市場將達453億;根據嬰兒行為開發機器學習模型;英特爾處理器實施bfloat16指令丨零點報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