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疫情下的情緒管理——《陽光心態建設》

疫情下的情緒管理——《陽光心態建設》

第一講:認識疫情下的情緒反應

第二講:為什麼要重視情緒管理

第三講:陽光心態,走出嶄新的自我

第一講 認識疫情下的自我情緒

親愛的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李彥池,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疫情下的情緒管理—《陽光心態建設》。

說到情緒,我們先從進化心理學,生物學,生物印記的角度來探討下,生物學有個非常著名的模型---戰鬥逃跑反應。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會出現一些應激的機制,最原始的解釋就是一個人在森林裡面打獵,他碰到一隻老虎,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額,通常來說,我們要麼打,要麼跑,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僵住了,呆住了,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對我們的今天而言,他意味著什麼呢?現在我們面臨的是什麼呢?他不是一種真實的馬上發生在我們身上的,而是通過一種信息的傳播,使疫情對我們的產生一種威脅,我們就處於一種高度緊張,高度焦慮的狀態,轉化為生理印記轉化到心理,我們就處於一種高度的緊張狀態,我們只要聽到一個人咳嗽,就會馬上就會聯想到,這個時候我們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了,就會出現極度的恐慌,每天處於這種情況,我們就會隨時處於戰鬥逃跑反應,接下來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一般人會經歷三個狀態,當我們聽到疫情這個信息的時候,我們會瞬間覺的緊張,疫情會不會傳到我自己的身上,我們有親人在武漢,我們就會想,他們會不會被感染,信息馬上會影響到我們生理上的心跳加快,血壓增高,葡萄糖的增加,影起的一系列生理反應,接下來這個過程過了之後,就會進入我們第二階段,就是抵抗期,這個階段身體就會出現激素分泌,腎上腺素,等等,讓我們有機會來應對外在的挑戰和威脅,很多人到這個階段就結束了,當前這個疫情已經發生了,我們能做些什麼呢?然後就在再執著,把該做的做好,把當下的事情做好,也許對他的影響就不會那麼大,當然我們有可能也會進入第三個階段,很多人會出現恐慌心理,就是第三個階段,就是衰竭期,從公布疫情到現在這個階段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從一月份到現在經歷了十多天,二十多天,長期的擔心焦慮,而且隨著潛伏期的爆發,這些都會對我們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挑戰,這時候會帶來兩個結果,第一個結果是針對社會大眾的,互聯網時代讓謠言的產生更加方便,謠言我們稱之為,智力口香糖,謠言的強度=事情的重要性*情況的模糊性,什麼意思,謠言傳播是不是很廣泛,取決於事情重不重要,情況的模糊性,即便是前線的醫護人員,都無法掌握全部的信息,任何一個科室,只能看到當下的局部的信息而已,對全國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完完全全的掌握,而這種信息每個人都很關心,疫情報告,每個人都很關注,過度的關注帶來不必要的恐慌,傳播的過程中,誇大,炫耀,猜測,投其所好,加工成自己認為靠譜的信息,然後把它傳播出去。榮格:謠言的傳播是以宣洩和表達自己的焦慮和仇恨為基礎的。所以很多人就會把內心的焦慮和不滿,都可能通過謠言進行宣洩,很多人轉發謠言,或者自以為真相的事實,比如雙黃連,比如病毒來自研究所,讓很多人不堪重負,網上做了很多闢謠,越辟越好奇,為什麼會傳播呢?其實在傳播的過程中增加一種確定感,我拿的是第一手消息,甚至最簡單的傳播謠言最簡單的方法,我只告訴你一個人啊,你千萬不要和別人說,其他你都懂的,因為它極大的勾起人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最終這種壓力又讓我們很多人心理長期處於一種焦慮,耗盡的狀態,這時候我們的很多應激壓力就會轉變為不良壓力,這時候很多人也會出現心神不寧,然後我們就會想這個生活接下來該怎麼過,然後我們就會經歷這個衰竭期的階段,那就要我們評估下自己處在那個階段,如果我們在第三個階段的時間越長,消耗的能量越大,對我們的影響就越大,如果沒有進行正確的管理就會進入第四個階段,焦慮,恐慌,情緒感染及傳播。

為什麼要重視情緒管理,有這麼幾點:

1:情緒的失控容易導致行為的衝動

在國外有一本書,名字叫,斑馬為什麼不會得胃潰瘍,大家也可以思考下,斑馬為什麼不會得胃潰瘍,有人會說他沒有胃,有人會說他沒有腦子,不會思考,大家我們想像一下,如果一個獅子在追趕一匹斑馬,它可以僥倖逃脫,然後他就可以悠閑的吃著青草,然後我們人會怎麼樣呢?

面對疫情,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當下的一些疫情工作,按照政府的提醒和要求,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這些,然後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如果我們一直處於焦慮狀態,我們就會吃不好,睡不好,失眠,失眠行為,甚至會出現過去災難化的印象,這時候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影響,等等,但是斑馬不是這樣的,它呢,就是獅子來了,咱就跑,獅子不來,我就慢慢吃,因為我們的思考模式處於兩種模式,一種是頭腦者模式,一種是體驗者模式,就是我們頭腦裡面每天會想,我們把這種行為叫作思維反芻,很多抑鬱症患者就是這樣子的,翻來覆去的想,為什麼,憑什麼?怎麼會呢?

然後把自己搞的身心疲憊,這種狀態就像牛吃草一樣,有個反芻的行為,這就是這個狀態,另外一種狀態就是體驗者模式,有危險我們就應對,我們不忽略危險,但是我們面對這個部分,然後做好自己的事情,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我當下能做什麼,我此時此刻能做什麼?

2.惡劣情緒有傳染性,會產生連鎖反應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這樣的「效應」: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

3.遇到這種情緒,我們必須要面對

當然各位我們出現這種應激反應,這不是各位的錯,這是人類在進化史生存史上帶來的,就進化心理學而言,人類在進化史上最主要完成兩個功能,生存和繁衍,如果人類下進化歷史中完全不擔心,完全不焦慮,完全沒有憂患意識,也許我們早就廢掉了,但今天我們感受這種挑戰和威脅真的有那麼大嗎?

這也是值得各位思考的,所以我們需要修鍊一種能力,活在當下的能力,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我們本能的一種模式就是讓我們處於高度緊繃,高度焦慮的狀態,給各位一個小建議,工作就是一場修行,我們每天都會在各種各樣的威脅和挑戰,現在我們只是面臨的是一種新冠疫情,疫情結束後呢,我們是不是就不會焦慮,不會恐慌了呢?在這次疫情以前,我們是不是也發生過一些讓我們恐慌,讓我們焦慮的事情呢?為什麼我們對當下的疫情會那麼恐慌?當然其中一個部分,他對我們生命的威脅,從底層激發了我們對生存的威脅,就像汶川大地震,在當時的環境下也許我們感受不到,但是如果身處在當時那個環境呢?

就有可能產生這樣的一種心理狀態,以前講很多故事,以為是別人的故事而已,今天卻跟我們自己有關係,第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遠離網路,不是不關注網路,不關注疫情,而是現在網路上傳播的很多信息,看的越多,看得越久,越容易讓我們產生這種焦慮感,我們很多人就越容易恐慌,這種恐慌心理就會帶來很多副作用,而且報道內容魚龍混雜,很多人會關注負面信息,我們建議避免過度的關注疫情。

4.樂觀面對我們會發現機會

舉個案例,SAS事件的時候崛起的公司,碰到困境的時候,積蓄能量崛起的人,包括自己個人真正成長最快的時候是逆境卻不是順境。後來有一天我去CDBEST論壇,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也是總版主,看到後,置頂的同時做了個回復,他說,啊!京東多媒體我知道,這是中關村我五年以來,從來沒有假貨的一家公司,推薦,就這麼跟帖,結果是跟帖了大約一星期,有21個網友給我們匯了款。

在這裡給大家幾點建議:

1、覺察你的情緒。

2、命名你的情緒。

3、承認你的情緒。

4、允許情緒。

5、接納你的情緒。

我們面對有情緒的時候如何走出自我,擁有陽光心態呢?

1.察覺並命名自我情緒

人的情緒複雜多樣,很難有準確的分類。《禮記》中把人的情緒稱為「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近代西方學者認為人的基本情緒分四類:喜、怒、哀、懼。

另一方面人類的情緒差異細微可以分成:

憤怒:生氣、憤恨、發怒、不平、煩躁 、敵意、暴力

恐懼:焦慮、驚恐、緊張、關切、慌亂、憂心、警覺、疑慮、恐懼症

快樂:如釋重負、滿足、幸福、愉悅、驕傲、興奮、狂喜、

愛:認可、友善、信賴、和善、親密、摯愛、寵愛、痴戀

驚訝:震驚、驚訝、驚喜、嘆為觀止

厭惡:輕視、輕蔑、譏諷、排斥

羞恥:愧疚、尷尬、懊悔、恥辱

2.學會承認並接納自我情緒

我們從情緒的分類而言,第一:一部分是積極情緒,一部分是消極情緒,情緒本身不分好壞,為什麼會分積極的和消極的,是說從情緒產生的結果而言,負面情緒,消極情緒所帶來的結果相對而言,會差一點,比如說帶給我們恐慌,帶給我們心神不寧,但是,所以,進化史上消極情緒一直伴隨我們,並成為我們的生理印記。

第二:積極情緒和負面情緒不能同時存在,積極情緒越多,消極情緒就越少,第三:生活單方面給了我們消極情緒,創造積極情緒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消極情緒是我們人類在生存史上自然而然所帶來的,是一種生存模式,而創造積極情緒就是我們疫情過後我們還要過日子啊,人生還有一萬多天怎麼辦呢?所以我們多增加一些感恩,多增加一些好奇感,不是去評判指責,評判和指責很容易啊,這是一種受害者模式,我們自己關注我們能做些什麼,提供一種方法,創造積極情緒的11種方法。

另外我們大腦中控制情緒的分為三個部分:理智腦、情緒腦、智力腦。

情緒腦:情緒產生要多久,情緒受不受控制,生完氣才知道自己生氣還是生氣的同時知道自己生氣,生完氣之後才知道自己生氣人就是只有情緒發生(動物本能),他沒有傳達到大腦皮層,管理的就是這6秒鐘時間。

理性腦:主要作用是用來接收信息,思考過濾和轉化信息最後權衡利弊行為表現。

情緒產生需要多少時間?生完氣才知道自己的生氣,生氣的同時知道自己在生氣呢?這個速度是很快的,情緒的產生需要多少秒?是100-200毫米。

傳遞到智力腦需要4-7秒,平均6秒。在6秒之前完全不可控,大腦皮層才有可能分析,判斷的,堅持到6秒鐘之後,就會,生氣的時候會更容易和家人發火還是更容易與同事發火?生完氣之後悔,後悔能不能改變情緒本身,後悔本身又是一種情緒;又容易成為下一次情緒發火的起點。沒有堅持到6秒鐘時間,就處於失控的階段,處於動物的本能。

我們是控制不住發火還是;下午容易發火還是上午?累的時候發火?忙的時候?

3.管理自我的情緒

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存在這樣一種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你精神煥發,也可以使你萎靡不振;它可以使你冷靜理智,也可以使你暴躁易怒;它可以使你安詳從容的生活,也可以使你惶惶不可終日。總之,它可以加強你,也可以削弱你,可以使你的生活充滿甜蜜與快樂,也可以使你的成活抑鬱、沉悶、暗淡無光。這種能使我們的感受產生變化的神奇力量,就是情緒。

當然壓力與情緒有直接的關係,壓力常透過我們的情緒,表現於外;而情緒是在壓力不經由理性的思惟判斷,而直接產生出來非理性的,感性的反應。

說完情緒,接下來說說面對疫情到底如何做呢?

首先第一點,要正確的認知「疫情」,其次要知道管理「認知模式」,然後第三點,就是要做些「確定的事情」。

最後做個總結,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他微笑,它就對你微笑。你對他哭泣,它就對你哭泣。我們要學會和快樂的人學習:

向孩子學習,學會自得其樂;向強者學習,增強控制水平;向愚者學習,選擇注意焦點;向苦難學習,享受自我幸福;向勇者學習,感恩。其中相對重要的是要向勇者學習,他們身上除了感恩,還有愛、寬容、責任、自律、堅強等品質值得學習。

最後的最後送大家一句話:生命取決於價值,而不是感覺;是我自己決定生命的價值,而不是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緒管理 的精彩文章:

孩子亂髮脾氣,長大就好了,好什麼好?
9歲孩子考82分被打成腦死亡:家長再生氣,也別讓情緒控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