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伊萊莎情結:女大不避父,後果很可怕,將陷入病態共生

心理學伊萊莎情結:女大不避父,後果很可怕,將陷入病態共生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兒大避母,女大不用避父,女兒就該和父親親近。

其實,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3歲後都要和父母保持界限感,這樣有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

下面,我們將結合精神分析引論和發展心理學觀點,對父女關係及其影響進行剖析。

1歲前的嬰兒,處於和母親的共生關係之中,此時的嬰兒是不具備區分我與你的能力的,他認為我就是媽媽,媽媽就是我。

1~2歲的嬰兒,已經具備了區分我與你的能力,在和媽媽一次次的互動之中,他意識到媽媽是存在於我之外的獨立客體,不受我的意志所控制。

2歲前的嬰兒對於父親的印象是模糊的,這個階段嬰兒還不具備處理三方關係的能力,一直處於和「和母親融為一體」和「媽媽和我」的狀態之中。

伊萊莎情結

根據弗洛伊德的性發展理論,兒童在3-6歲階段會進入俄狄浦斯期。這個時期的男孩會產生「戀母弒父」情結,而與之相對的,就是這個階段女孩的戀父情結,也是弗洛伊德所說的伊萊莎情結(Electra Complex)。

伊萊莎情結也被稱為「愛烈屈拉情結」,指女孩親父反母的複合情緒。相傳古希臘神話中,愛烈屈拉公主因母親與其情人謀殺了她的父親,故決心替父報仇。最終與其兄弟一起殺死了自己的母親。

伊萊莎情結被弗洛伊德用於說明兒童性心理特徵,他認為,女孩對父親深情專註,其實是潛意識埋怨並妒忌母親佔有父親,於是產生了取代母親位置的願望。

相對於俄狄浦斯情結,知道伊萊莎情結的人很少,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大家普遍關注母子關係,對於父女關係,大家並不是特別在意,甚至是忽視,這導致很多父女關係向不健康的方向發展。

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正是培養界限感的黃金時期。在這個年齡段,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和父母劃清界限,這對孩子將來的成長、個人發展至關重要。

不過,在目前的文化中,無論是普通家庭還是公眾人物,似乎對於父女過分親密都習以為常了。

案例

胡軍給大女兒九九過生日時,一張溫馨的照片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胡軍當時發了一條為女兒慶生的微博,並附了張圖。照片是他們一家在「玩親親」。

胡軍的老婆在親兒子康康,而胡軍則在後面親自己14歲的女兒九兒。

當時很多人無法接受胡軍的行為,其中有一名網友留言:「我也特別愛我的爸爸,爸爸也特別愛我,但是長大了父女親吻,我是接受不了的,個人觀點勿噴。」

胡軍這樣回復了這名網友:「您想多了吧」。

類似這樣的現象還有很多,包括黃日華版《天龍八部》中「鳩摩智」的扮演者李國麟,曾在微博曬出了為女兒慶生的照片,年已6旬的李國麟跟自己5歲女兒相擁親吻。

對此,網友持有不同觀點,有人認為無法接受,也有些網友表示理解,這是父女情深的一種方式,並無不妥。

不僅國內如此,英格蘭隊名宿貝克漢姆和7歲的女兒小七嘴對嘴的親吻照就曾經引發了巨大爭議,英國知名主持人皮爾斯·摩根在節目中

炮轟小貝此舉「太奇怪了」。

義大利籍名帥卡納瓦羅曾在社交平台曬照,女兒瑪丁娜迎來18歲生日,卡帥一家為女兒舉辦了成人禮。女兒瑪丁娜為了感謝父親為自己舉辦的隆重成人禮,嘴對嘴地親吻了父親。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兒童心理學家夏洛特·雷茨尼克(Charlotte Reznick)曾提醒家長們:「如果你和自己的孩子嘴對嘴親吻,那要親到他們幾歲為止呢?這種行為只會給孩子造成困惑。」

雷茨尼克說道:「孩子在4到6歲的時候性意識開始萌芽(有些孩子則更早,我們有發現一些孩子2、3歲的時候就開始自慰),嘴對嘴親吻則會刺激這種性意識。」

「就算孩子沒有自慰,親吻也會讓他們產生困惑:爸爸媽媽相互親吻,那我一個小男孩或者小女孩,和爸爸媽媽親吻是什麼意思?」因此,這種行為其實是認知層面的誤導。

共生的漿糊邏輯

東方社會比較看重集體意識,認為集體利益大於個人利益。

集中力量的確可以辦大事,但是就這導致了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共生。這個問題在家庭生活中尤為明顯。

西方國家一般父母把子女撫養到18歲就已經完成任務了,但是在我們國家,父母通常都養供子女讀完大學才算完成任務,有的人甚至年近30還要接受父母的接濟,這其實就是一種嚴重的共生心理。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對這種心理進行過剖析:

小時候,父母會說:「你是我生的,日記就得給我看」;

長大了,戀人會說:「談戀愛這麼久,手機密碼為啥不讓我知道」。

共生即,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一切都是我們的事。我們社會的人際關係,都帶著共生性質。

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將6個月前的嬰兒期稱為正常共生期。意思是,只有這個階段的共生,才是正常共生,以後的共生,都是病態共生。

正常共生的基礎是,嬰兒是無助的,能力是最差的,他必須和媽媽共生在一起,依賴媽媽的幫助,通過「剝削」媽媽才能生存下去。有些媽媽甚至可以感覺到:寶寶好像要完全霸佔自己,時刻在一起,不過在嬰兒時期,這都是正常的。

那什麼是病態共生呢?

很多媽媽和爸爸會說:我家孩子沒有秘密,什麼事情都很我說,日記也給我看。其實,這樣反而是不正常的。

共生關係中有兩組心理矛盾:付出與剝削;控制與服從。即,誰剝削,誰被剝削;誰說了算,而誰只能聽話。

嬰兒需要這種感覺:我無情地在剝削媽媽,我還說了算。這樣,他可以形成這種感覺——我可以自由地使用這個世界。

不過,這個過程中,養育者就需要不斷告知他,「我和你」之間有界限,你能自己搞定的事,儘可能自己去搞定,我不允許你繼續無情地使用我。

養育者要讓孩子懂得,他們嚴重入侵別人時,別人是不喜歡的,是憤怒的,具體而言,要培養孩子的界限意識。

培養界限意識

培養孩子的「界限感」,就是教會孩子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該同意,什麼該拒絕。

「界限感」有兩個層次,初級層次是保護自我,高級層次是尊重不同。

遇到陌生人的時候,保護自我很重要,有的孩子見到陌生人什麼都喜歡說,什麼名字、學校、住址都告訴別人,這時候「童言無忌」就很危險。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3到5歲的孩子身上,家長怕孩子走丟的時候找不到家,讓孩子背家長的電話和家庭地址,這種安全意識很好,但如果信息被別有用心的人拿去了,就會有危險。

界限感的另一個層次是尊重不同。有界限感的人不會隨便評論別人,也不會強迫別人和自己一致。

有的孩子很受歡迎,就是因為他有清晰的界限感,很少提出超過界限的要求。但這種界限感是很難培養的,因為很多家長都沒有這種界限感。如果家長每天在家裡說東家長西家短,對別人品頭論足,怎麼阻止孩子有樣學樣呢?

要培養孩子的界限意識,家長要以身作則,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權力。我們可以愛孩子,但是愛是發自內心的,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行為上的親密絕不是最好的表達。

兒大避母,女大也要避父。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彼此之間存在界限。而不是「粘稠的」共生在一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你之所以不被領導器重,是因為太努力了
如果你發現身邊的親人都很自私、沒人情味兒,請堅持做這3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