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人身上這三種氣,養好就是富貴

人身上這三種氣,養好就是富貴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有書不雨亦瀟瀟 ·?主播?| 宸聲

「人」字是簡單的一撇一捺,可人生卻是複雜的起起伏伏。

俗話說得好:頭頂天,腳踏地,人生全在一口氣。

人生如同一場角逐,若想笑到最後,千萬不要忘了這十二字:

贏在和氣,成在大氣,敗在脾氣。

贏在和氣

古人常說:「以和為貴。」

「和」一直是人們所追求的一種極高境界。

王夫之曾說:「天地以和順為命,萬物以和順為性。」

自然之道如此,為人處世亦是如此。

松下幸之助被稱為「經營之神」,無論在商界、還是管理界,他都佔有一席之地。

他有一句名言:「丟了和之心,日本社會將不復存在。」

可見他對「和」的重視。

同樣,豐田佐吉在創建豐田公司時,經營管理的座右銘是:

「天,地,人」三字,並時刻提醒全體員工牢記「以和為貴」。

他的管理思想就來自於《孟子》中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和氣不僅能生財,還能給你帶來福報。

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和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各自實現了自我價值,也互相成就了對方。

這其中的秘訣便在於「和氣」二字。

郭子儀性情寬厚,待人處事總是和和氣氣;而李光弼則個性要強,一向以嚴格孤傲著稱。

二人曾經都是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的牙門都將。

雖然是同事,但李光弼一直不服郭子儀,就算與郭子儀同桌吃飯,也是吹鬍子瞪眼,一句話不肯說。

後來「安史之亂」爆發,郭子儀被提拔為朔方節度使,李光弼一下子反成了郭子儀的部下。

這讓李光弼十分憂心,一想到之前得罪過郭子儀,就害怕他假公濟私,給自己穿小鞋。

於是李光弼便主動去向郭子儀賠罪,他對郭子儀說道:

「大帥,我自知有罪,情願一死,但求你放過我的妻子兒女。」?

郭子儀見狀,快步走下堂來,拉住李光弼的手說:

「現在國家動亂,正需要您這樣的名將,我怎能懷私心泄憤呢?」

李光弼聽後非常感動,決心與郭子儀化干戈為玉帛。

最後,二人戮力同心,共同平定「安史之亂」,成為了中興大唐的功臣。

郭李二人的功業名聲如日中天,可功高震主之臣往往難以善終,猜忌和陷害是他們逃也逃不開的。

當時深受皇帝寵信的宦官魚朝恩,對二人各種構陷污衊。

李光弼一向為人剛強,他受不了小人的侮辱,不久之後便鬱鬱而終。

而郭子儀則深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道理,他就如同一團棉花,始終和和氣氣地笑對各種詆毀與污衊。

魚朝恩對他的每一次攻擊,都如同打在棉花上,毫無著力之處。

最後,魚朝恩因專權恣肆而被皇帝處死,而郭子儀卻名譽等身,壽終正寢,成了真正的人生贏家。

《菜根譚》有言:

「性氣清冷者,受享亦涼薄。

惟和氣熱心之人,其福必厚,其澤亦長。」

為人處世應以和為貴,懷仁和之心、養謙和之德、顯慈和之容,方能贏在和氣。

成在大氣

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人生就像一盤棋,格局決定結局。

惟有大氣之人,才能成為最後贏家。

寒山與拾得,是唐代天台山國清寺兩位佛法高深的隱僧。

在《古尊宿語錄》中曾記錄了兩位大師的一段對話:

一日,寒山大師問拾得大師:

「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置?」

拾得大師答道:

「只是忍他、讓他、友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如何。」

委屈可以喂大一個人的格局,而大氣可以包容一個人的委屈。

勾踐為報國讎,不惜卧薪嘗膽;韓信為有大用,甘受胯下之辱。

偉大,往往是用大氣「熬」出來的。

你扛得住委屈,那世界就是你的。

《圍爐夜話》中寫道:「通達者無執滯心,本色人無做作氣。」

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因一首《鄉愁》享譽海內外。

他年輕時便已詩情勃發,詩才不凡。

有一次,余光中要自己出本詩集。

可這出詩集,總得請一些更有名氣和權威的同行前輩寫篇序,才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於是,余光中找到了梁實秋,請他為自己寫序。

對於余光中的請求,梁實秋倒是沒擺譜,爽快地答應下來。

不久,序寫好了,但余光中發現,這序文竟是一首分三段的詩,而且與詩集內容沒什麼關聯。

余光中當時年輕氣盛,認為梁實秋是在敷衍自己,於是他當場把序詩退還給梁實秋。

對於余光中的無禮行為,梁實秋並沒生氣,而是笑著說道:

「那這樣吧,既然你不喜歡我寫的這首詩,那等你的詩集出來了,我再給你寫篇詩評吧。」

後來,在余光中詩集出版後,梁實秋果然兌現了自己的承諾,為余光中洋洋洒洒地寫了一篇詩評。

經此一事,余光中不由得心生感慨,對梁實秋的心胸氣度傾慕不已。

清代學者張潮在《幽夢影》中說道:「律己宜帶秋風,處事宜帶春風」。

細緻做事,大氣做人,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追求的境界。

讓我們多一些長遠的眼光,少一些狹隘的思想;多一些大氣磅礴,少一些小肚雞腸。

切記:唯有大氣者,方能成大器。

敗在脾氣

狄更斯說:

「脾氣壞的人,往往把天氣和風向當作一個借口,來掩飾他們那又暴躁又陰鬱的脾氣。」

壞脾氣就像龍捲風,來之前,滿天陰翳;過去後,一地雞毛。

不僅壞大事,還會趕走你的福氣。

《三國演義》中的張飛便是個不折不扣的暴脾氣。

關羽被害後,張飛內心憤懣,稍不順心就鞭打士兵。

有一天,張飛下令軍中,三日內準備好白旗白甲,掛孝討伐東吳。

張飛的部下范疆、張達告訴張飛,三天時間太急了,一時置辦不完,需要寬限幾天。

張飛聽後大怒,於是就把這兩名將領各自抽了五十鞭子,並揚言:明天準備不完,就等著被斬首吧。

范疆、張達又恨又氣,於是兩人趁著張飛醉酒之際,刺殺了張飛,投奔東吳而去。

張飛之死看似憋屈,但其實一點兒也不冤。

一個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住的人,即使能力再大,也終究無濟於事。

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說道:

「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發脾氣是人的本能,將脾氣壓下來才是本事。

愚蠢的人亂髮脾氣,優秀的人控制情緒。

《荀子·修身》中所說的「怒不過奪,喜不過予」便是這個道理。

美國前總統林肯「永不寄出的信件」的故事,一直廣為流傳。

一天,陸軍部長向林肯抱怨自己受到了一位少將的侮辱。

林肯聽後說道:「你馬上寫信去痛斥那個可惡的傢伙。」

陸軍部長當即寫了一封痛罵那位少將的信,當他要把信寄出去時,林肯問:「你要去幹嘛?」

陸軍部長回答道:

「當然是把信寄給他啊。」

這時林肯笑著說:

「你快把信燒了吧。我寫過很多這樣的信,可從來沒有寄給對方。

寫這種信就是為了解氣,如果你還沒解氣,那就接著寫,直到出氣為止!」

情緒易於波動、喜怒形於色的人,與其說是坦率,倒不如說是缺乏內心的歷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該隱忍的時候要隱忍,該爆發的時候要爆發,這才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呻吟語》有言:

「一念收斂,則萬善來同;一念放恣,則百邪乘釁。」

為人處世中的得失成敗,往往就在我們一念之間。

人生不能複製,我們要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人生不能重來,我們要認真把握生活的方向。

人生在世,要想笑到最後,就不要忘了:

待人接物時,留一分和氣;承受擔當時,多一分大氣;沮喪苦悶時,少一分脾氣。

- END -

點擊【閱讀原文】,最全零基礎學英語資源領回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一個女人最好的風水,絕不是五官
64歲陳道明再度爆紅:最高級的人品,是懂得「換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