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要被盯著才乖?這本書告訴父母,其實培養孩子自律沒有那麼難

孩子要被盯著才乖?這本書告訴父母,其實培養孩子自律沒有那麼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抱怨自家的孩子不夠自律,像做作業這樣本來可以很快完成的事情非得讓自己在旁邊盯著,一個不留神就是把注意力給分散到別的地方去了,學習效率太低,不僅是苦了孩子,更是累慘了家長。

鄰居家的孩子文文就是個自律能力非常差的小朋友,只要是在媽媽的視線範圍內,還能乖乖巧巧地坐在那看會書,但只要大人一走開,他就開始搞小動作,不是摸摸這個,就是弄弄那個。

對此,我也是頗感無奈,家長總是會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的,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孩子,讓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現如今也有許多父母正在苦苦尋找正確的方法。

而《0~8歲兒童紀律教育》這本書給各位家長提供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對於紀律教育,或許我們的印象還停留在對孩子進行簡單的獎懲管理,禁止孩子不良行為等等,但這些方法只能維持一時的效果。而這本書重新定義了我們刻板印象中的紀律教育,從作者的理論出發,紀律教育的內核就是通過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自我判斷能力,達到在沒有外部的控制下也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這麼一個終極目的,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即使沒有旁人的管束,依舊能夠做到自我約束。而不是一個僅僅是在他人的關注下才能自律的人。

翻開這本書,我們發現它有提到一個論點:自律既不是強制的行為,也不會自發產生,它需要通過紀律教育的方式,對孩子進行認真的指導。從這句話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其實家長起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

那麼我們應該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變得更加自律呢?

第一、保護孩子的自我和自尊

自我這個詞簡單一點解釋就是對「我是誰」,我能做什麼的清晰認知。而自尊就是自我的感受。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經常能夠聽到家長跟孩子說:連這點都不會,你真的是太笨了,像這種話其實就是在打擊的孩子的自尊心。在成長的初期,孩子大多依賴於他人的評價來形成自我認知,而像笨,蠢這種帶有侮辱性的話語會在潛移默化間影響孩子的一舉一動,因為這些詞語就好像是給孩子打上了負面標籤,而在家長的一次次的強化之下,孩子就會朝著標籤上的字眼去靠攏。可能最後真的就會變成一個又蠢又笨的孩子了。

所以如果家長要想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就要做到真正的尊重孩子,不能嘴上說,爸爸媽媽尊重你,但行為上卻又在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相互尊重是施行紀律教育的前提。所以如果想要培養出一個非常自律的孩子,首先就要做到保護孩子的自我和自尊。

第二、正確表達信息

作為家長的我們除了要應付生活家庭中的瑣碎,還要處理工作上的問題。有時候情緒失控確實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並不是說孩子就需要承受你的單一說教和不良情緒,沒有人是喜歡被別人說教的。

或許有些家長會覺得自己本來也想好好地跟孩子交流,可是好像講話的力度不夠,孩子就不當回事,所以最後只能以嚴厲說教的形式來讓孩子聽話。

而有時候我們卻是誤解了孩子,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的這個行為是錯誤的,這需要家長巧妙利用語言的力量,在不批評的孩子下,也能夠讓他理解我們真正的感受和情緒。

而托馬斯.戈登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值得借鑒的方法。這個方法中包括三個要素。要素一:具體說出不能接受的行為,要素二: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要素三:這個行為對你產生的影響。而合格的自我信息表達方式,應該是在囊括這些要素的前提下,再把表示對孩子的主觀評價和命令的詞語去掉,用客觀的事實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在孩子的錯誤行為被指出來之後,讓孩子自己去獨立思考,如果遇到類似的事情,自己應該怎麼處理,而不是用單純的說教方式讓孩子被動地去完成這個環節。

第三、利用後果教育法

當孩子因為不清楚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而屢次闖禍的時候,家長可以嘗試使用後果教育法,但後果教育法跟我們常說的懲罰行為又是存在差異的。後果教育法的核心就是讓孩子自己去承受造成的後果。通過親身的經歷,讓孩子自己去總結哪些行為是好的,哪些行為是不好的,從而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為的這麼一種方法。這種做法其實就不需要家長在旁邊說教盯梢,就能達到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就以孩子早上拖拖拉拉不肯起床為例,家長反覆催促無果後,就直接告訴孩子幾點到校會遲到,其他就不要再提醒。等孩子遲到被老師批評,孩子自然就會調整起床的時間,防止自己再次遲到。

那些風險比較小的後果可以讓孩子直接體驗,但有些後果是無法承受的,那應該如何運用這個後果教育法呢?就以孩子喜歡玩火為例。其實很多孩子對火的好奇心都是非常強烈的,也就會忍不住想要去玩火,比如玩打火機等等,而這些行為存在的潛在危害還是非常大的。所以家長如果多次說教沒有效果之後,可以讓孩子觀看一些關於火災現場的紀錄片,雖然這些東西可能會有點觸目驚心,但卻可以讓孩子對玩火的後果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識,那麼孩子就可能會對火敬而遠之了,這比家長說教幾百遍都還要有用。

所以說想要施行有效的紀律教育,第一步還是需要尊重孩子,讓他能夠充分認識到自我,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而把握得當的溝通方式則是紀律教育這艘大船上必不可少的船槳,只有正確的溝通,雙方的親子關係才能變得更加融洽,才能一起朝著既定的方向平穩地駛去。而自然後果法的恰當使用,能讓孩子更快地認識到錯誤所在,逐漸成為一個真正自律的好孩子!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