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兩三歲的孩子不愛說話,作為媽媽,你應該怎麼辦才好?

兩三歲的孩子不愛說話,作為媽媽,你應該怎麼辦才好?

兩三歲孩子不愛說話,我們分別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然後再做下一步的動作。

1、從孩子成長的過程來看,是否都是不愛說話?

這裡的不愛說話又要分兩種,一種是不願意說話,另一種是不會說話。兩種情況是兩種不同原因,我們需要學會區別對待。

如果是不願意說話,往往是跟環境、父母和家庭有關,比如缺乏和人交流的環境,父母平時也是寡言少語,孩子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或者是家庭日常交流少,家裡人都不喜歡說話。這些都會讓孩子不願意說話。

而不會說話,實際上跟上述也是一樣,環境、父母和家庭,只是比不願意說話更深一層,嚴重程度上更慎,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沒有發育好。我曾經有帶過這樣的學員,孩子不會說話,急起來就是依依呀呀的叫,媽媽煩死了。

2、從孩子的個性來看,是否是內向的個性?

孩子兩三歲,他的自我意識也開始產生並初步成型,此時父母就能注意到孩子的先天個性是怎麼樣的了,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真的是有道理的。

如果孩子先天就不喜歡說話,我們確認他並非不會說話,而真的是個性上的表現之後,就要學會接納和理解,千萬不要想著硬把孩子的個性改造成我們想要的那種,比如外向活潑的類型。

就像這個世界上,既有參天的大樹,也有柔弱的小草,我們不能強求小草一定要像大樹一樣生長,這樣小草是無法存活的。

3、從父母的態度來看,對孩子不愛說話是怎麼樣的態度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表現得非常愛孩子,這一點是我的看法,有的父母非常愛孩子,會全身心的照顧孩子。有的父母跟孩子,就只是血緣關係而已,非常冷淡漠不關心,所以有三類:冷漠型父母、疼愛型父母和焦慮型父母。

父母態度不一樣,對孩子的影響就完全不一樣。

接下來說說應該怎麼辦吧?簡單點,直接給方法:

1、環境有問題就改變環境,帶孩子多接觸同齡孩子,多交往多社交,在說話的氛圍中讓孩子產生說話的慾望。

2、認清孩子的先天個性,做好引導,但非強迫。父母平時可以多和孩子說話、聊天,有一種方式非常有利於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那就是親子共讀,一定要給孩子講故事,然後鼓勵孩子學著來講,自己模仿來講,這個過程是非常有效果的。

3、將教育融合到生活之中,生活處處有教育。跟孩子隨時對話,只要他有表達的表現,立刻鼓勵並且誇獎,剛開口也許說得不準不對不好聽,都沒事,只要開口就行,讓孩子建立說話的信心。

4、冷漠型的父母,需要改變對孩子的態度,也許孩子不愛說話,只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得不到父母的愛所致,所以父母態度一改變,孩子也就會有對應的變化。而焦慮型的父母,不要對孩子的成長總是過度的焦慮,除非醫院確診孩子有生理上的問題,否則就是製造適合說話的環境,之後就是靜待花開,只要環境合適,孩子開口說話就是早晚的事。


庭爸,7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贊和評論,如果想要育兒乾貨,可以關注我後私信:育兒秘籍,我將送你一份很落地和實用的育兒秘籍。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