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巨人的對決,日德蘭海戰的戰後影響

巨人的對決,日德蘭海戰的戰後影響

2016年是日德蘭大海戰的100周年。100多年前的1916年5月31日下午,一場規模宏大的海戰在遙遠的北海上爆發,並以「日德蘭海戰」或「斯卡克拉格海戰」的名稱,成為人類海軍史上最耀眼的篇章之一,也成為大艦巨炮時代最典型的代表。

最終,德國公海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隻,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而英國皇家海軍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最終勝利。

日德蘭海戰對現實的影響

從艦隻戰沉比和人員傷亡比來看,公海艦隊當然有理由慶祝勝利。然而當日德蘭的帷幕落下時,德國人究竟收穫了什麼呢?

6 月2 日21 時45 分,傑里科報告大艦隊完成燃料補給,並處於4 小時備航狀態。此時他麾下仍有24 艘完好無損和8 艘受損程度不等的主力艦,實力仍明顯超出公海艦隊。大部分受損的英國主力艦在7 月底已經完成維修,而公海艦隊直到同年8 月中旬才做好再次出戰的準備,且直到此時「塞德利茲」和「德芙林格」號仍然沒有完成維修(兩艦於當年年底才完成維修)。

對於雙方艦隊來說,在日德蘭大海戰中蒙受的損失對戰鬥力的影響並不明顯。和歷史上的眾多海戰一樣,日德蘭海戰的結果也沒有決定性的意義。從戰略上考量,雙方的戰略地位沒有因此次海戰產生一絲一毫的變化。舍爾的原計劃是吃掉傑里科的一部分主力艦,例如大艦隊前驅,但海戰結果則是舍爾被趕回了己方基地。舍爾在5 月31 日到6 月1 日夜間的撤退是成功的,但正如24 年後丘吉爾所言,勝利從來不是靠撤退獲得的。貝爾福本人也曾發表類似的評論:「勝利者一般不會逃跑。」而紐約一份報紙則這樣評論: 「德國艦隊攻擊了它的看守,但它依然處於被監禁中。」

皇家海軍依然牢牢地掌握著制海權,依然保持著海上交通線,依然保持著對德國的遠距離封鎖。

正如《地球報》犀利地指出的那樣(雖然最後一句未免言過其實):「那些大喊大叫、揮舞旗幟的德國人,會因此獲得任何一點銅、橡膠、棉花以及其他德國政府亟須的物資嗎?一磅也不會。柏林的肉類和黃油會因此降價么?一個芬妮也不會。勝利有且僅有一個標準:誰在戰鬥結束時控制著戰場?」

不僅如此,日德蘭海戰的結果本身也結束了德國方面利用水面艦艇決戰,獲得戰爭勝利的妄想。「德意志」號的槍炮長在戰後曾承認道:我們已經用盡了一切辦法戰鬥到1918 年11 月。我們失敗了……因為我們的官兵們意識到這根本是無謂的掙扎。官兵們顯然會根據他們看到的一切去思考,而他們的信心早在英國戰列艦隊在日德蘭海戰中投入戰場的那一刻就已經被嚴重挫傷。如果日照時間再多一小時,他們的信心也許就直接徹底完蛋了……英國方面的損失肯定比我們大,但我不確定損失上的差距是否足以彌補我方官兵士氣上的低落……我不認為如果讓官兵們知道他們將再次出海面對英國戰列艦隊, 官兵們會讓戰艦出海,除非我們能以某種方式重新喚起他們的士氣,而這恰恰是我們直到戰爭結束時一直苦苦追求而不得的。

日德蘭海戰證明了德國無法僅依靠公海艦隊在海上獲得決定性的勝利,而與此同時皇家海軍在士氣上較公海艦隊的優勢也更為明顯。在德國海軍高層眼裡,艦隊決戰這一思路和發瘋無異,他們的思維不可扭轉地轉向了無限制潛艇戰。儘管1916 年8 月和10 月公海艦隊進行了兩次出擊,但此後一直到1918 年春公海艦隊主力艦都再無行動,這也不可避免地使得士氣衰落。

日德蘭海戰對未來的影響

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海戰(僅次於萊特灣大海戰)和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戰,日德蘭海戰對此後二十餘年的世界海軍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在第二次大戰爆發前,列強海軍無不以大艦巨炮作為海軍建設的核心,其最終代表便是排水量高達70500 噸的日本海軍「大和」級戰列艦。儘管美國海軍從1941 年戰爭開始時,便以航空母艦作為艦隊作戰的核心,但那更多的是一種無奈之舉——美國海軍的戰列艦編隊在1941 年12月7 日的那個早上灰飛煙滅。對於列強海軍而言不幸的是,大艦巨炮政策通過日德蘭海戰所確立的核心地位,最終在實戰中被海軍航空兵趕下神壇。隨著「大和」號和姊妹艦「武藏」號戰列艦,先後在沖繩海戰和錫布延海海戰中被艦載機送入海底,戰列艦作為海軍主力的日子終於走到了終點。

當然,技術的飛速發展並不是1916 年的海軍將領和決策者們可以預見的。海軍航空兵的崛起固然得益於技術的發展,但在日德蘭海戰之後的20 多年中,超高壓高溫鍋爐、火控雷達、重點防護、重彈、焊接裝甲、防雷系統、傾斜裝甲……這一切技術的發展, 也極大地提高了戰列艦的戰鬥力和生存能力,使得20 世紀40 年代標準的戰列艦,有能力完成那些參加日德蘭海戰的前輩們難以完成的任務。

儘管如此,日德蘭海戰的一些教訓仍然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主力艦之間的大規模對戰是否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結果?從日德蘭海戰來看,海戰固然產生一定的戰略影響(雖然這種影響並不如1916 年8 月19 日公海艦隊出擊造成的影響深遠),但這種影響無論如何不是立竿見影的。德國最終死於皇家海軍的遠距離封鎖戰略引發的窒息和營養不良,但是這兩種效應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體現出明顯的效果。如1905 年對馬海戰(Battle of Tsushima)那樣,立即產生顯著結果的海戰在此後整整一個多世紀中都未能重現。對於那次海戰的參與者——日本海軍而言,不幸的是,包括日德蘭海戰在內的一戰歷次海戰, 都未能打破日本海軍對重演馬海戰這種具有戰略決定意義的海戰的迷信,這種迷信一直延續到太平洋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類似,在太平洋戰爭中擁有絕對的資源優勢的一方, 總能很快地彌補在戰鬥中損失的每一艘戰艦、每一名水兵、每一架戰機、每一名飛行員, 甚至還有餘力擴張艦隊的規模,而日本海軍則在長期的戰爭和反覆的消耗中逐漸精華盡失、形銷骨立,直至在對手洪水般的攻勢面前,在太平洋這個廣闊的熔爐中流盡最後一滴鮮血。不同的是,太平洋戰爭中的消耗戰更殘酷, 更血腥,也更直接。

其次,以戰列艦為主力的艦隊能迫使另一支以戰列艦為主力的艦隊接受決戰嗎?日德蘭海戰的經過明確地給出了否定的答案。無論大艦隊上下如何訓練有素,無論傑里科如何精心謀劃,海戰中舍爾的兩次180°轉向機動,都使得皇家海軍夢想中的特拉法爾加式的戰鬥化為泡影。當然,日德蘭海戰的經過表明,即使對於戰列艦而言較高的航速也具有很高的戰術價值,這一結論促進了日後戰列艦和戰巡兩種艦種的融合。在技術發展的支持下,快速戰列艦最終走上歷史舞台,並成了戰列艦發展的終極產物,其傑出代表便是最高航速高達33 節的美國海軍「依阿華」級戰列艦(Iowa)。儘管如此,在20 世紀30 年代的戰列艦設計過程中,以下問題依然懸而未決:多大的航速優勢才能迫使對手接受交戰,並能保證通過機動保持戰術優勢?無論如何,三四節的微小優勢並不足夠。

除此之外,具體到戰列艦設計問題上, 日德蘭海戰也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本文摘自《巨人的對決:日德蘭海戰中的主力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兩千多年重騎兵的歷史,隨著騎兵衝擊戰術的趨於消失而走向盡頭
巴黎解放後,驚恐無序的德軍塞納河大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