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老人死亡,留下6歲孩子,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

老人死亡,留下6歲孩子,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

71歲老人家中猝死,6歲孩童獨守空門。如果不是社區人員登門排查疫情,還不知道老人要在家中曝屍多久。更不知道6歲的孩子,會不會吃光餅乾後,再出什麼意外。

我不知道孩子的父母為什麼從來不打電話問候,我也不知道6歲的孩子為什麼不會向外求助?

可是,我擔心的是,6歲孩子面對著一個屍體怎麼還會如此淡定?縱然是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在如此慘烈的場景面前,也會心驚膽戰。

想起之前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做過「靜止臉實驗」。在媽媽對孩子微笑開心互動時,孩子會開心回應。可是等媽媽們故意不理孩子,任憑孩子如何呼叫扯拉媽媽來吸引媽媽的注意力時,媽媽臉上仍然是沒有表情,孩子就會嚇得崩潰大哭。可是等媽媽再變回開心的表情後,孩子就會恢復開心。

實驗研究證明:在媽媽對孩子毫無反應的這段時間,他的心跳加速,體內壓力激素增加。如果這樣持續下去,孩子的大腦關鍵部位的細胞可能死亡,也會冷漠無情。

而6歲的孫子可以毫無懼意地和屍體生活在一起兩三天,肯定是受過童年的創傷。如果他的父母小時候給與他充足的關愛和照顧,以及及時的回應,孩子的內心也會幸福而快樂,也會對外界事物有反應。可是,這位6歲的孩子居然毫無反應,仍然生活在一起。

那麼,作為孩子的照料者,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1、在孩子嬰兒期,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讓孩子體會到我們無條件的愛,有安全感。

2、在孩子兩三歲,和孩子閱讀榜樣故事或者繪本,給與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3、在孩子上學後,給與孩子足夠的欣賞和肯定。

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就會有自尊,父母鼓勵孩子,孩子就有勇氣去嘗試。父母關注孩子,做孩子的支持者,孩子就有自信快樂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所以,愛孩子就給孩子及時的回應和足夠的關注、陪伴吧!不要等孩子大了再來說孩子冷漠無人性。孩子冷漠的背後是父母小時候給孩子種下的苦果,只能自己來品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