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別讓這些「慢心」 病,成為健康殺手!

別讓這些「慢心」 病,成為健康殺手!

印安導讀

去除我慢 心無垢染

——天心員工《成為法器》第二講分享

印竹老師在《成為法器》第二講中,重點講了三個問題:一是成為法器的六種垢染(傲慢無正信、於法不希求、外散及內收、疲厭皆聞垢。);二是要去除垢染,須克服七種慢心(慢、過慢、慢過慢、增上慢、我慢、卑慢、邪慢。);三是通過《賢愚經》中所述的除糞人尼提的故事,啟示人們去除傲慢之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天心員工在認真聽講的基礎上,圍繞去除傲慢心的問題,從各個方面深入思考,寫出了自己的切身體會。比如:只有摒棄傲慢,我們才能撥開雲霧,擦亮眼睛,認識世界的真相,觸摸宇宙真理,成為真正的法器(雷磊);正是這些「慢心」,讓我們把關注點都放在了別人身上,而忽略了對自己的觀照(閆莞莉);原來在比較中,就會生起「慢心」,所以除去「我慢」,最重要的是覺知自己的分別心(沈千然);遏止我慢之心的萌發,一個人的接受能力就會變強,與他人的溝通協作,與自己與社會的相處,也會更融洽和諧(杜強)等。

處於疫情嚴峻的非常時期,人人都需要靜下心來,思考宇宙、自然,社會與人生,做一個有擔當、有智慧、有家國情懷的人。印竹老師以傳播國學為己任,在武漢封城的這段時間裡,推出了富有特色的系列心靈課程,作為幫助人們戰勝疫情的一份助力,是很有意義的。

透過天心員工的這些樸實無華的感悟,可以讓我們看到,在疫情肆虐的當下,在堅守家中的同時,學習和思考一些問題,不讓寶貴的時間白白虛度,正是當下許多人的精神追求。

在聽了印竹老師《成為法器》第二講後,萃辰天心書院的小夥伴按照印竹老師布置的假期作業要求,都作了深刻的總結分享。現選出部分小夥伴的假期作業(三)與大家分享:

未來可期

閆莞莉/文

在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和邪慢這七種慢心裏面,每個人多少都會有點,只是每個人的性格、環境、身份等不一樣,會偏於某一種,但我覺得大多數人都會容易產生的是第一種慢:喜歡攀比,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強,笑話別人。

我們總是喜歡看到別人怎麼樣了自己也要跟別人一樣,別人有的東西自己也要有,然後就不知不覺地不斷追求索取。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認真想過,我們一定要跟別人一樣嗎,別人有的東西對自己來說真的需要嗎,因為自己並沒有發現自己已經變成這樣。

有時候需要我們積極主動發言或做一件事情時,我們總是默不作聲,當有人發言或做事情時,我們就會不屑一顧地在後面指指點點,專挑各種刺(「挑刺」是我們每個人最擅長的),好像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強,所以,我們看誰都有毛病,看誰都不爽,煩惱自然也就多了,生氣憤怒也是常有的事。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就像有一句話說的「以聖人的標準來要求別人,以賤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而自己還沒有感覺到,還在不亦樂乎地去指點別人或笑話別人。

而正是這些「慢心」讓我們把關注點都放在了別人身上,而忽略了對自己的觀照,就像一個杯子裡面都裝滿了對別人的種種不滿,哪裡還有空間給自己,容自己覺知和反省,又怎會遇見更好的自己,有真正自在的快樂呢?

「慢心」就像一個屏障,遮住了我們對「自我」的認知;而修行就是讓我們不斷衝破這種種屏障,認識真正的自我。而真正的自我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小我」,而是「大我」了,應該就是所謂的「無我」吧,到那時「禪者眼中萬物皆美」也就是順其自然的事了。

佛陀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而「如何成為法器」就是讓我們修鍊去除「妄想執著」的能力。修行之路「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大家一起共勉!

傲慢之我見

雷磊/文

疫情時期,我們在家裡通過網課,跟隨印竹老師學習了半日禪的第二堂課。印竹老師告訴我們,成為法器的六種垢染:傲慢無正信,於法不希求。外散及內收,疲厭皆聞垢。而克服六種垢染,首先要克服的是慢心。

印竹老師細緻地為我們介紹了七種慢心:人不如己,而生輕視為「慢」;他人勝己,卻不承認是「過慢」;他人勝己,反誣不如是「慢過慢」;我為中心,傲視一切即「我慢」;自恃「得法」,目空他人是「增上慢」;外表驕傲,內心自卑是「卑慢」;自吹自擂,名不符實是「邪慢」。並且老師為我們講述了佛陀《賢愚經》中除糞人尼提的故事,讓我們更加充分地了解了傲慢心那不可思議的罪業。

傲慢之心,滲透我們生活的點滴之中,我們應當時常反省認知,懺悔改過。以上七種慢心中,我認為「我慢」之心最容易出現。世間之人,大多我執深重,他們總認為世界以自己為中心,自己無與倫比,所有人事都要以自我的意志為轉移,也因此總不能自省,聽不進任何的意見,所以生活中總有矛盾與爭吵,因為對峙雙方都是「我慢」之心作祟,誰也不肯放下我執,於是就只能產生無窮煩惱。當我們熄滅我執,低下高傲的頭顱,你會發現世界如此美麗,他人如此可愛。

我的老師陳伯安先生曾說:「人可以分為四類:人(平凡個體),人物(有一時影響力),歷史人物(有長時間影響力),偉大歷史人物(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當我們想想,那些偉大的歷史人物,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去傲慢呢?」

只有摒棄傲慢,我們才能撥開雲霧,擦亮雙眼,認識世界的真相,觸摸宇宙真理,成為真正的法器。

你生活在你的比較中嗎

沈千然/文

人類的幸福與快樂永遠是相對的。當我們得到時,我們非常開心,可當我們一看旁邊的人竟然得到的比自己的多,一下子就覺得不開心了。

就像有人講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其實這句話的語境有很多,實在是很口號型的一句話。幸福是來自明確的自我肯定,不攀比,知足常樂。幸福快樂的過一生是每個人,所抱有的美好希望,人生的無常常常讓我們處於反面,並非在美好的希望之中。

其實仔細反思,我們生活在比較中,多半就和幸福之道相違。就像從眾心,這是很多人的邏輯,特別是在我們沒有主張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觀察大家是怎麼選擇的,自己跟上就是一種簡單且相對安全的選擇。

聽完萃辰天心書院印竹老師周六講的課,原來在比較中,就會生起「慢」心,所以除去「我慢」,最重要的是覺知自己的分別心,難怪要時時覺知,這在頭腦中紛飛的一念一念的分別。

由此也很想知道,應該如何去除「我慢」,去除分別心,在這個無常的世界中更好的安放自己的心。期待下周印竹老師的分享。

與自己和解,無需傲慢

陳燕青/文

生活之中我們可能經常聽到一些讓人為之一振的聲音,但因為沒有總結與鑽研的習慣,所以與很多好的法都擦肩而過。

2月22號下午,付老師講了《成為法器》的第二講。反覆聽回放的過程中引發了我一些思考。在第二講里老師講到繼承的重要性,這是承載聖賢智慧的能力。但遇到的障礙就是「傲慢無正信,於法無希求,外散及內收,疲厭皆聞詬」這六垢,如何克服「六垢」,首先就是要去除傲慢心。

古人總結出來「慢」共有七種,分別是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七種「慢」層層遞進,如果不能「降服」最開始的「慢心」,後面會越來越嚴重,對自己的修行很有障礙,如何降服「慢心」呢?

在第一講里,老師提到重點要修習的是具備接受能力,要增強定力與忍辱,在我看來這恰恰為去除傲慢起到基墊與輔助的作用。看到不如自己心意的人或事時,不要一下子就去否定,去批判,去給別人「戴帽子」,急於下結論。而是定下心來,讓「心」柔軟下來,不再針鋒相對,換到對方的位置去想想,因果不虛,此時正是放鬆下來反觀自己的好時候。

寫到這裡讓我想到之前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疫情的信息,一會兒被「紅會」氣得跳腳,一會兒被白衣天使感動得稀里嘩啦,心情起伏特別大,有時會覺得這個世界太亂了,忙忙碌碌的很沒意思,心裡會生出很多的「不齒」。今天梳理才發現這不就是一種「我慢」嗎?只是當我放任自己的「心」時,也就丟了覺察。

當我們能夠清晰覺察到人事物的紛雜關係(需要定力與忍辱),能對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坦然接受,就可以給我們時間去思考,在面對事情的時候,知道如何真正從內心去除傲慢,去接受別人,看到別人的閃光點,發自內心的隨喜讚歎別人。

修行是次第的,一點也急不得,唯有錘鍊好這顆心,讓承法的器越來越大,越來越堅固、乾淨,才能真正成為法器。

聊聊【我慢】

文姣/文

老師的每一次禪修分享,都能給與參與學習者深度反觀自己的機會,讓我們不斷的修正自己,感恩老師的感召與分享。

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傲慢之心,傲慢也是「七宗罪」之首。雖然人在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處境,但慢心卻常伴,這是煩惱的根源之一,也是最真實的象。慢心是我們求知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它會讓我們看不見別人的長處,認不清真實的自己,讓個人格局受到限制。

今日我想聊聊「我慢」。它藏身於五蘊假合之身心,「我慢」即「我執」,過於以自我為中心,不接受他人任何建議,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對於自己所屬所心儀的外物也當是標榜自己的工具。

這就像極了頑固的贅肉脂肪,它在平日不知覺間增長,等到想起,稱了體重,「關照」到真實數據才能警醒,在後怕與悔恨中開始減肥。一切事物都有因果,自己種的因,自己嘗其果。

那麼該如何去除我慢之心?要曉得慢心會成為我們人生道路上的障礙,要學謙虛,要學恭敬,要學世尊教給我們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人人皆有佛性,我們要以「聖賢先人」為榜樣,學習他們為人處事之道,心懷慈悲,尊重身邊的每一位有緣人,看到並學習他們的長處。在工作中,拓寬生存法則空間,忍耐,堅毅,勤勞,付出,創新,以誠敬謙和為準則,擴大個人格局。

了解各種慢心的過患,是為了提醒自己,須時時覺察起心動念有無偏差,有了過失便應及時改正,不再重複相同的錯誤。依照反省、檢討、改正的良善循環來努力,即是向佛學習,即是種善因。

傲慢輕人,實自呈短。無論是減肥或者克服「我慢」都是需要下決心,毅力,堅持,非朝夕之間就能克服。決心多發懺悔,多念金剛薩埵心咒。

觀他人 察自身

姚琴/文

印竹老師第二次講解《成為法器》中說到,首要任務是修去傲慢心!而傲慢,又分為七種:

1.慢:愛攀比,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強,愛笑話人;

2.過慢:自己並不比別人強卻以為自己比別人強;

3.慢過慢:自己遠不如別人,就嫉妒,就嗔恨,就不服氣;

4.我慢:以自我為中心,因為自己擁有的更多產生優越感;

5.增上慢:對自己不具備的,誤以為自己具備,妄自尊大;

6.卑慢:以傲慢的態度掩飾自卑,自欺欺人;

7.邪慢:不尊重有德者或冒充有德者,假言自己有神通,隨意批判別人,詆毀別人,詛咒別人。

聽到這裡,我首先自我反省,自己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有沒有這些傲慢的心理跟表現。很慚愧的說,某些時候,這些傲慢情緒大多時候真的都有在心裡,在身體力行中表現過。自此,深深感恩付老師在這當下,給我們準備的精神食糧,聽完感覺身心清爽,受益匪淺。

傲慢心在當今社會比過去更為甚。我想在此談談傲慢中的第三種慢:自己遠不如別人,就妒忌,就嗔恨,不服氣。

我生活的村莊,表面看來都是親戚,大家一起嘮嗑串門拉家常,小孩子們一同玩耍瘋鬧,好一派祥和景象。然而,又正因為如此,大家彼此熟悉,誰家添了台車,誰家在哪兒買了房子,誰家開了個店生意好的不得了,誰家娶了媳婦,誰家添了娃兒…諸如此類,一下就在村裡傳開了,人盡皆知。

人們聚在一起時會談笑風生,恭賀彼此,說些混得好啊之類的話。回到家,關上門,那笑容立馬就轉變為鄙視,不恥,話鋒一轉變為挖苦,他有個么本事呢,還不是靠他爹媽那點老本。各種不好的話語噼里啪啦不經思考就往外冒!我很困惑,這還是親戚嗎,這是親戚對自己的所謂成功該有的態度嗎?不是應該祝福,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嗎?

現在疫情嚴重,呆在家裡,經常會看到朋友圈裡面發些咒罵領導幹部都是幹嘛吃得,這麼大的事情就沒能及時處理,搞得所有人一起跟著遭殃…可是,在這場疫情當中,此刻最焦心的,壓力最大的,每天四處奔波的,也正是他們呀!沒人能預測這場疫情會以如此迅猛之勢席捲全國。

我們呆在家裡,不為他人添亂已經是最大的貢獻了。可是呆得久了,很多人憋不住,又開始不服氣,憑什麼不讓我們出門,憑什麼我們要聽你的,憑什麼你們還不快點研製特效藥,憑什麼…咒罵聲鋪天蓋地刺痛著正殫精竭慮地醫治病毒感染者的醫護人員,領導幹部,志願者們…我不知道他們是太忙碌沒看到,還是沒工夫理會這些,反正假設我是被冤枉咒罵的那些人,我不知道還有沒信心繼續心無掛礙的為大家做下去!

印竹老師講到曾國藩曾說過,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約兩端:曰長傲,曰多言。丹朱之不孝,曰傲曰囂訟,即多言也。歷觀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敗家喪生。由此可看出,傲慢多言實在壞事啊!

觀他人,察自身。願慢慢修傲慢之心,不求他人無過,但求問心無愧。願世界美好與你時時相伴!

有一種「我覺得…」

杜強/文

傲慢,是一個人前進路上最大的障礙。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傲慢,傲是因,慢是果。因為傲,所以慢,對自己怠慢,對他人輕慢,結果讓自己「慢」下來,最終便落後於人。

傲慢的呈現,主要在慢,「慢」有七種,分別是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生活中最常見的是「我慢」,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擁有的更多而傲慢。

因為是「認為」自己擁有的更多,就會產生兩種情況:一是自己本來並不擁有而誤以為自己擁有,所以生起傲慢之心;另一種情況是,自己確實擁有的比別人多,所以心生傲慢。相較之下,前一種「慢」更常見,危害也更大,因為這是在一種錯誤的優越感上而產生的錯誤行為。尤其,當我們因執拗於某種錯誤的認知而建立的是非觀、人生觀,都可能謬之千里。

現今流行一句話:我覺得......我覺得你應該......就是一種典型的我慢式表達。我認為LV的包就是好看,我認為蘋果手機比國產手機好,我認為你應該怎麼做,等等,都是值得警惕的。包括,你應該多吃飯少吃零食,你應該談對象了,你應該多看書……這些基於自己的主觀判斷而做出的勸告(我認為A比B好,所以你應該選擇A),尤其令人現在的年輕人反感。而這種反感,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某種選項的對錯,而是因為對方因某種或真或假的優越感產生的或隱或現的我慢情緒。但不管是哪種傲慢,最終的結果,只會讓自己被孤立。

所以,從內心去尊重每一個不同的選擇,每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甚至截然不同的現狀或結局。不要輕易肯定,也不要輕易否定,不要總是站在道德的最高處,社會的正義一方去品頭論足,指手畫腳。懂得尊重,習慣,包容每一種不同的存在,遏止我慢之心的萌發,那麼,一個人的接受能力就會變強,與他人的溝通協作,與自己與社會的相處,也會更融洽和諧。

傲慢高山,不生德水

潘婷/文

以前覺得佛,佛法似乎遙不可及,而現在感覺,它就存在於日常生活中,存在於文化的生生不息中,它的恢宏與力量,它的無邊智慧深深震撼了我,它帶來了一個更寬廣遼闊的世界觀。

付老師在《成為法器2》中講成為法器的六種垢染,其中傲慢是危害最大的,傲慢又分為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這7種。她以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我們講了尼提的故事,尼提比丘因為在前世的邪慢心及我慢心導致這五百世中都淪為除糞人,又因自身積累了修為而遇佛得渡,受萬眾禮拜供養。而國王因為傲慢心對尼提心懷嫉妒,後因佛陀的開示而徹悟,否則將會釀成怎樣的後果啊!

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萬事萬物的因因果果,錯綜複雜,我們不能為了逞一時之快就放任自己的情緒,殊不知這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最終都得自己品嘗。

生活中我慢心也是多麼常見啊!《道德經》裡面說,我們不要從「有」的角度出發,要從「無」的角度出發,看到自己有的別人沒有就驕傲自大,看到別人有更好的就心懷嫉妒,惡語相向,在互相攀比中起了分別心,積累了惡業是多麼不划算啊。而我們從「無」的角度出發,才能感到知足常樂,對自己擁有的心懷感激,對自己的沒有的就努力追求。

所以,要時刻審視自己,不要隨隨便便就對別人的行為、言語看不慣,也不要隨意評判別人,即便是自己的親屬,也不要強求,永遠用善良的心幫助別人,卻不要貪圖或強求什麼。如果一個人的心胸能夠廣大無邊包容萬物,那麼他就可以做到內心明亮,安樂自在了!

掃一掃,加入印竹直播課堂

將國學智慧傳遞給您的家人和朋友!

出品:萃辰天心書院

地址: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解放公園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走進神秘的易學之門
萃辰天心得意KOL見面會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