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張伯禮:對重危症患者善用中藥注射劑可力挽狂瀾

張伯禮:對重危症患者善用中藥注射劑可力挽狂瀾

內容來源:天津廣播、中國中醫

記者:董朗 彭俊勇 陳慶璞 楊壽清 柳桐 穆榮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於1月27日隨中央指導組到達武漢,一個多月來,他不懼危險,深入醫院、社區,會診病患,調查疫情,籌建方艙醫院、調製處方,指導和帶領一支中醫醫療團隊,全程而深入推動了中醫藥在救治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顯著作用。

2月28日,海河傳媒中心記者團來到武漢協和醫院,對張伯禮院士進行專訪,就中醫在這場戰役中發揮的作用等問題回應了公眾關切。

Q

您到武漢後開展了哪些工作?

張伯禮:我是1月27日,大年初三,跟著中央指導組來的。那時候武漢的形勢非常嚴峻、非常複雜。總結起來就是三個字——分不清,患者和非患者混在一起,發熱的、留觀的、密接的、疑似的,這四類人都應該是被隔離的,但都沒有隔離,也沒條件隔離,確診病例都住不了院,一床難求,防控形勢嚴峻危急。

1月27日晚上開會,我提出建議,根據病情進行分層分類管理,集中隔離,對隔離人員普遍使用中藥。中央指導組採納了這個意見,果斷把「四類人」分開。當初提出希望利用飯店酒店(隔離管理),但是有很多困難(難以解決),比如酒店經營者、服務員找不到。於是就近利用學校隔離,轉日近萬付中藥就送到隔離區了,至今已經送葯二十幾萬份了。中央指導組採納了專家們提出的方案,建設方艙醫院,集中收治輕症患者,定點醫院收重症患者。

我又提出中醫進方艙,並可由中醫承包方艙治療。中央指導組同意,緊急調集中醫醫療隊支援武漢,由天津、江蘇、河南、湖南、陝西的209位中醫專家,籌建了江夏方艙醫院。現在各方艙已經普遍使用中藥了。現在看,這是關鍵時刻中央指導組非常正確的決策。徹底隔離,分清了輕重層次,分別給予治療。形勢雖然嚴峻,但卻是穩中向好大勢清晰。

Q

對重症中藥發揮了哪些作用?

張伯禮:對重症患者一定更強調中西醫結合,以西醫為主。重症、危重症的呼吸支持、循環支持、生命支持至關重要,這些必須上。中醫起輔助作用,但是輔助有時也起關鍵作用。有的病人氧合水平比較低,血氧飽和度波動。這種情況下,給他們注射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服獨參湯。一兩天後病人的血氧飽和度就穩定了,再過一二天氧合水平就上去了,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有些患者肺部感染吸收慢,加註熱毒寧、痰熱清可以和抗生素起到協同效應。很多病人這樣被治癒了,現在不但所有方艙醫院都在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包括金銀潭醫院,武漢肺科醫院、武漢協和醫院重症病人也開始中西醫聯合會診,較多患者使用了中藥。目前在武漢,中藥使用率由2月初的30%上升到超過80%。

對重危症患者要果斷、及早使用中藥注射劑。現在有些西醫說中藥注射劑不安全,這是誤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指導原則推薦的這些中藥注射液,都是上市多年並經過安全性再評價的,質量安全都有保證,臨床效果也都經試驗證實了。早用、大膽用,往往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

Q

能不能說西醫是主攻,中醫是助攻?

張伯禮:我覺得還是講中西並重、中西醫結合好,中西醫各自發揮自己的作用,這裡主次有時沒法分。西醫在維持著重症患者的呼吸,要是不維持著氧療,那人可能就沒了。維持氧療,可血氧飽和度老是不穩定。這時候給一二劑中藥穩定住,之後兩三天血氧水平上去了。

你說的清誰起主次作用?不能分誰主誰次,共同起作用把病人命保住了要緊,這是第一要義。人命關天,當時沒有人分中醫西醫,更沒人計較主次,怎樣能救人就怎麼辦。在重症病房裡中西結合做的非常好。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支持我們請右上點【···】分享!看完請在右下角點個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數命理 的精彩文章:

揭秘自媒體「黑公關」
非典,已過去十年:那些活著的後遺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