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生死茫茫,唯愛不亡 | 如何處理疫情中的喪失與哀傷

生死茫茫,唯愛不亡 | 如何處理疫情中的喪失與哀傷

作者 | 北師大心理學部防疫科普團隊

野景岩 李瑩


不是圖形,卻常用圖形表示;並非數字,卻常以數字標識。

疫情之下,我們時刻關注的曲線背後,是鮮活生命的故事,他們是和我們一樣平凡而普通的生命,他們病痛,被醫治,然後有人痊癒;但也有人離開了我們,變成網頁上一串冰冷的數字。

在此,學堂君和師大學子一起,特意向疫情中犧牲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疫情中不幸離世的同胞致以深切的哀悼,向逝者家屬致以真誠的問候。

特別想對疫情中的逝者家屬說:

新冠病毒奪走了你們的摯愛至親,而你們目前仍處於很大的困難當中:疫情的連續加重,使你們的親人在彌留之際難以保持生命的尊嚴;疫情的傳染性使你們很難與逝去的親人好好告別;疫情中的風險防控使你們的哀傷無處安放,人群不能聚集、儀式難以舉行,使得你們本來可以獲得的一些社會支持可能因此受到影響;你們既要安排逝者身後事項,又要忍受疫情帶來的諸多不便,還要打起精神照顧自己的生命安全,照顧自己的情緒壓力,在危機中艱難生存。作為你們的同胞,學堂君能夠理解你們的痛苦,對你們的苦難亦感同身受,我們願意和北師大防疫心理支持熱線一起,陪伴你們共同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守候你們直到春天來臨。

那些翻騰的痛苦是我們真切的哀傷

醫生李文亮、夏思思、彭銀華、杜顯聖、許德甫、段正澄、劉筱嫻、林正斌、紅凌、醫院院長劉智明、護士柳帆、導演常凱、教授楊崇琪……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名字的人……這些離開人間的生命,有的是我們的親友,有的是我們的同事,有的是昨天微信里聊天的夥伴,有的是我們「每天擦肩而過的人,一起排隊買奶茶的人,買菜閑拌兩句嘴的人……」,但「現在,我們、他們,都成了『災民』,甚至成了『死者』,成了追著殯儀車哭嚎叫喊的人」……

我們惋惜、傷懷、難以置信、痛徹心扉,這些感受就是哀傷,通常會在人們失去所愛或所依戀對象(主要指親人)時出現。

疫情的肆虐,使每一個人都面臨生存的威脅,此時的我們更容易引發或感染因疫情帶來的負面情緒。我們不知不覺地與其他人成為休戚與共的作戰聯盟,我們更傾向於所有人的命運都與自己緊密關聯。因此,疫情中,每一個生命的逝去,每一次希望的喪失,都可能引發我們哀傷的感受。

我們的悲傷與哀悼,正是哀傷所包含的兩種主要情緒。

從時間和程度上看,哀傷可以分為:正常哀傷反應和延長哀傷障礙。

正常哀傷反應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雖然哀傷可能長期存在,甚至永不結束,但通常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弱。在疫情中,逝者親屬面對親人離去時捶胸頓首、錐心刺骨的悲傷;知道人天永隔後綿綿長恨、刻骨相思的懷念,以及睹物思人的哀悼,形單影隻的孤獨等,都是正常的哀傷反應,這些悲痛的感受通常可以隨疫情的好轉而慢慢減退。

也有少部分人經歷喪失之後,一直不能接受死亡的事實,表現出長期的、強烈的、難以平復的哀傷反應, 並逐步發展成以分離焦慮為主要情感體驗的痛苦心境。這就超出了正常哀傷反應的限度,構成延長哀傷障礙。如汶川地震後有少數失去依怙的孩子無法接受父母去世的現實,長期渴望見到逝者、迴避與逝者有關的信息,生活難以繼續等現象,就是延長的哀傷障礙,需要專業人員幫助處理。我們在這裡主要討論正常的哀傷反應。

那些難過的時刻,飽含著人們對至愛的不舍

我們深愛身邊的親人。重要他人的離去,其實是剝奪了人們的至親至愛,是人生中最痛苦的體驗之一。

我們亦珍重每一個生命。疫情當中,我們對生的渴求大於平常,而死亡的數據、生命逝去的消息,無異於一盆盆冷水,兜頭而下,冷卻了我們求生的希望。

依戀對象的喪失、生存希望的打擊,通常會使人經歷生理和心理的雙重痛苦:

(一)生理的痛苦:有些人會因哀傷而承受身體的不適,如,有基礎疾病者可能因親人喪失引發情緒波動,繼而誘發或加重軀體疾病;平素體健者可能因悲痛而出現睡眠困難、頭暈頭痛、胃痛、不思飲食等軀體化的癥狀。

(二)心理的痛苦:

「多情自古傷離別」 。生命的過程不可逆轉,愛的喪失亦無法挽回,生命轉瞬即逝,而哀傷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1)對喪失的震驚與否認:患者與家屬間通常曾存在長期穩定的依戀關係,如疫情突出其來,重症患者病情惡化較快,其家屬可能因缺乏對疫情的認識而感到震驚和難以接受,加上家屬對依戀關係的結束也沒有心理準備,因此在患者逝世的最初,家屬有可能不相信親人真的離去,不忍心放棄搶救,想像死亡從未發生。而疫情中的人們,即使自己的親屬未受疫情影響,仍會關注逝者的命運,相信逝者可以重回自己身邊,堅持等待好消息的降臨,反覆核實網路上的消息等。

(2)憤怒、焦慮與恐慌的情緒:生命的逝去帶給生者的挫折感受容易被人們向外界投射,試圖找到「替罪羊」來為喪失事件負責,有時這隻「替罪羊」是他人或某一社會事件,有時還可能是哀傷者本人。疫情中的哀傷者對未來的生活本能地抱有期待,同時又擔心疫情再次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因此感到不安全和無能為力,此時我們的憤怒、批評也是正常的。

(3)討價還價:在密集的悲傷和強烈的喪失感影響下,哀傷者知道逝者再也回不來了,同時又搖擺不定,試圖採取一些措施來彌補自己生命中因此缺失的部分,以減少喪失對自身的衝擊。

(4)沮喪與正視:哀傷中的人們在做了諸多努力後,發現無法改變生命逝去的事實,開始在無助、自責等負面情緒中嘗試面對喪失。

(5)重建與成長:人們通常會接納喪失為人生的一部分,並努力找到喪失的積極意義,實現自身生命的升華與成長。

人們可能會經歷哀傷的不同階段,但未必都會按照上文的順序出現,不同的人哀傷中的各階段的持續時間也會不盡相同,但無一例外地,與哀傷有關的情緒反應都源於我們愛與被愛的需求未能如願以償。

面對生命的逝去,適度的哀傷是人們正常的生理心理反應,但如果您出現以下情況,請務必及時尋求專業支持:

—抑鬱

—過度憤怒、敵對情緒

—暴力傾向

—自殺自傷

哀傷是人們表達愛的方式之一,是親人之間最後的溫暖,也是生命存活於世的重要意義。正如曼弗雷德·凱茨·德·弗里斯所說:「悲傷和哀悼是人的境況的一部分,這些痛苦的活動,是承認死者重要性的方式,是對喪失親人的痛苦感和不公感表示尊重。」

哀傷可能激發人們對自我存在的反思和生命意義的尋求。哀傷是每一個生命之間最平等的對話。大概在每一個生命身上,我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哀傷「讓冰冷的死亡重新擁有生命的溫度」, 通過為生命賦予意義的方式,來促使我們完成生命的成長。

生存是人最原始的本能,而喪失則更容易引發人們對死亡的焦慮和恐懼。疫情的變化可能會增加人們對生存風險的失控感和對生命存續本身的擔心。我們如此珍愛生命、熱愛生活,一方面,我們會付出許多行動來緩解焦慮,另一方面,我們又通過哀傷來提醒自己要不斷努力以確保生存的安全。

在愛的記憶消失前,我們記得你

下列方法適用於為疫情中生命逝去而感到哀傷的每一個人。

1.接受生命的喪失,為愛按下暫停鍵

疫情導致的喪失對人們而言來得太過突然,好比一輛承載著無數人愛與希望的生命列車,正在開往春天路上,卻突然遭遇疫情,不得不戛然而止。

首先要確認喪失的真實性,雖然在情緒瀕臨崩潰時檢驗現實有點困難。

其次,在合理的時間和可承受的限度內,要允許正常哀傷反應的存在,允許自己在哀傷中待一段時間,給我們與逝者的生命聯結按下暫停鍵。

生命不能永恆,決定了愛會發生變化。這是一段專屬的時間,可以用來感受生命逝去帶來的痛苦,重新思考生命的離開、關係的斷裂、情感與依戀的喪失等,這是我們人類更好地完成哀傷恢復任務的基礎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

—盡量不要在哀傷過程中做重大決定,以免情緒影響之下做出比平時更有偏差的決策。

—做好心理準備以面對哀傷過程中的重要節日。團聚和歡慶的節日容易勾起人們的哀傷感受,如果還沒有從哀傷中走出來,可能需要避免觸景傷情;如果心理已經能承受哀傷,則可以重拾節日的慶祝,幫助生活儘快步入正軌;而紀念和追思的節日則是人們處理哀傷的重要時機,可以按照風俗習慣紀念逝者,以緩衝情緒,撫慰心靈。

2.表達哀傷的情緒,為愛寫下代碼

(1)傾訴哀傷,是人類最本能的交流之一。疫情中,我們因面對共同的生存危機,而更容易產生共情,這使我們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感受哀傷,但另一方面,這也使我們有了共同的內心體驗而得以互相傾訴。

如果可以,可通過適當的方式,回憶與逝者在一起的時光,並向逝者表達愛與感激。感謝逝者生前給予我們的美好回憶,告訴逝者我們愛的思念、我們的不舍之情,並向遠在天堂的逝者致以美好的祝福。

如果有人願意聽你說話,請向他傾訴你的哀傷。

如果對逝者的離去留有遺憾,那麼可以向天堂道歉,請求逝者的原諒,並在這個過程里正視與寬恕自己,畢竟疫情是人類百年不遇的共同危機,在這場災難中,沒有人是萬能的。

(2)抒寫哀傷,中國古人創造過瑰麗的生命詩篇來表達哀傷之情,如東坡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等等。在沒人陪伴與傾聽的孤獨時刻,你可能不會寫詩,但不妨礙你用日記等形式寫下生命的真實,這些抒寫哀傷的方法直到今天依然值得嘗試。

(3)描繪哀傷,還可以運用繪畫的方式,將一片傷心付諸紙筆。色彩和圖形本身更容易表達和宣洩情緒,而一些溫暖、明亮的顏色則容易激發我們內心深處的愛與生機。

3. 與逝者保持適度的聯結,讓愛持續在線

生命總有盡頭,其過程不可逆轉,逝者長已矣,但他與這個世界、與生者的聯結仍在延續。如電影《尋夢環遊記》所說:「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以適當的方式,與逝者保持適度的聯結,通過對逝者的回憶,使我們的愛得以延續,哀傷得以緩衝,既是對逝者的告慰,也是對生者的安撫和激勵。

(1)體會夢境的意義

有人可能會在重大的哀傷狀態下,通過夢境的形式看見或聽見逝者,在意識中與逝者保持聯結。正視這些夢境,或者和信任的人討論有關逝者的夢,可以幫助人們覺察失落,和宣洩哀傷情緒。

(2)整理與保留遺物

遺物是生命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痕迹,在不影響哀傷恢復的前提下,我們可以保留和珍藏。

遺物可能會在某些情境下,激發生者積極的生命力量。

但如果保留遺物使你長時間深陷悲傷,那麼你也可以根據情況做出其他的選擇。

以適當的方式及時向逝者告別,從生活上給生與死劃定界限,從情感上卻是在給生者的內心留出更多空間,以便在今後的日子裡,能夠有力量在紀念逝者的同時,照料好活著的人們。

(1)告別練習

在自己面前擺一把椅子,想像逝者微笑著坐在你對面,在向你揮手告別,準備慢慢遠走。

逝者可能對你說什麼?會向你表達怎樣的情感?會給你怎樣的囑託?

你想對逝者說什麼?

(2)紀念儀式

中國傳統民俗中的許多紀念形式,對處於哀傷中的人們有重要的心理意義,主要是:在特定的時空情境下,通過儀式提示哀傷者接納事實和宣洩情緒,提示哀傷者完成與逝者的分離;親朋聚會與陪伴幫助哀傷者重新獲得社會支持等。

在防控疫情的非常時期,可以嘗試通過網路紀念等形式來實現紀念的功能,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創造一個你認為合適的告別儀式,告別逝去的親人,也告別悲痛中的自己。

告別,是在維護逝者最後的尊嚴,也能幫助我們儘快接受有人離去這一事實,嘗試整理情緒,給喪失事件畫一個界限,並逐漸將關注點轉向生活。

相信,每一個逝去的生命,都帶著對我們未盡的愛,真誠地希望疫情倖存者們更好地生活。而活著的人們,完成逝者的遺願,記住疫情帶來的經驗,是這個世界對逝去生命最深的珍惜。

(1)尋找社會支持

當逝者離去,有人會接替逝者,將愛繼續傳遞給喪親者,這傳遞愛的人,就是社會支持。

發掘身邊能夠利用的資源,尋求社會網路的支持,如向可以信任的人訴說哀傷與痛苦,請關係密切的人暫時幫助照料生活;到親友中間實現情感的關懷與陪伴;接受他人、單位、社會等善意的幫助;利用心理援助熱線獲得專業支持等。

近期,在國家和政府的倡導下,許多地區和機構開設針對防疫的心理支持熱線。方便了哀傷者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充分有效的社會支持可以幫助哀傷中的個體重新感受人間的溫暖,建立更緊密的生命聯結,有助於走出哀傷、重新融入社會生活。

(2 )重建生命意義

哀傷可以作為喪親者個人生命成長的歷程之一,促使人們在哀傷之後反思過往的痛苦,尋找未來的希望,並努力重建生命的意義。

A. 完成逝者的願望:如果逝者還有未竟的美好願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可以通過完成這些願望寄託對逝者的尊重與懷念。同時,完成逝者未竟心愿的過程,亦可幫生者發現自己在哀傷中尚存的力量,支撐其渡過眼前的困境,其使命感會促使生者進一步尋求生命的意義。

B. 帶著哀傷前行:如果逝者此刻可以對你說些話,你認為他會對你說什麼?你聽見他說這些,你的心裡感覺是怎麼樣的?你會如何回應他?把這些問題的答案記錄下來,用來紀念逝者,也用來支持自己。

C. 給未來的自己寫信:整理自己當前的狀態,提出對自己未來的期望,寫下來,並逐條實踐。

D. 逐漸使生活步入正軌:哀傷的過程可能會打亂日常生活,需要逐漸調整作息規律以促使身心康復;重新分配逝者曾經擔負的那份責任,不使生活因有人離去而持續紊亂;尋找新的生命意義,並努力活得更加精彩,以尊重逝者曾經的生命光輝。

E.記住並踐行倖存者的使命與責任:疫情之下失去親人的倖存者們,在經歷喪失後,可以嘗試將自我生命的存在當作親人的寄託與庇護,更加珍惜自己生命,以樂觀的心態面對變故,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

只要生命不被遺忘,那麼就永遠不會逝去。

疫情之下,唯有愛,能陪伴我們度過喪失與哀傷,能幫助我們找到痛苦和憤怒中生命的力量!

願疫情中的每一個生命,因為我們的愛與記憶,能夠堅強,能夠堅持,直到我們一起勝利!

學堂君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緊急籌備開通了心理支持熱線和網路輔導服務,在疫情期間為全國民眾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服務。

心理支持熱線:4001888976

該服務適用於急需情緒疏導和心理支持的人群,每次30分鐘左右,熱線電話開放時間為每天6時至24時。

醫護人員心理支持專線:4006506023(撥通後根據語音提示轉撥0#)

該服務適用於急需情緒疏導和心理支持的一線醫護人員及其親友。熱線電話均由有豐富經驗的諮詢師接聽,每次30-60分鐘左右。熱線電話開放時間為每天9時至24時

除熱線外,網路輔導服務報名方式請點擊以下鏈接查看:

針對疫情,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開通心理支持熱線和網路輔導服務!

北師大心理學部為全國一線醫護人員開通心理支持專線

參考文獻

[1](美) 亞隆 著, 黃崢 / 張怡玲 / 沈東郁 譯,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

[2]崔芳芳, 李秋芳, 趙毛妮. (2017). 國內外哀傷輔導的研究進展. 中華護理教育(14), 876.

[3]劉英, 陳恆傑. (2018). 哀傷輔導,讓悲痛輕一些. 中國社會工作.

[4]衛小將, 何芸. (2008). 死亡、喪慟與調適——「5.12」災後喪親青少年哀傷輔導. 社會心理科學(Z1), 159-162.

[5]唐蘇勤, 何麗, 劉博, 王建平. (2014). 延長哀傷障礙的概念、流行病學和病理機制. 心理科學進展, 22(7), 1159-1169.

[6]何麗, 唐信峰, 王建平. . 生死相連:失獨父母持續性聯結的質性研究.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4).

[7]賈曉明.從民間祭奠到精神分析-關於喪失後哀傷的過程[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5,19(8):569-571.

[8]李慕琰, 杜嘉禧.《武漢的九百萬種心碎》.《南方周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線報道」.2020,2.2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存在主義治療 的精彩文章:

這本書銷量超過1200萬冊,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次見諮詢師,我該哭還是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