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美國心理學家:你記憶中的第一件事,代表了你一生的劇本

美國心理學家:你記憶中的第一件事,代表了你一生的劇本

心理諮詢師通常都會問來訪者一個問題:

你人生中能想起來的第一件事是什麼?這件事給你什麼感覺?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Eric Berne的心理治療體系,一個人記憶中的第一件事,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這個人一生的劇本。

比如,你記憶中的第一件事是令人幸福、滿足的,那麼你的一生通常將活得快樂自由,如果你記憶中的第一件事是匱乏、壓抑的,那麼你的人生將充斥著自卑。

全能自戀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嬰兒剛出生時,都是活在全能感(Omnipotenc)中的。所謂全能感,就是認為自己像「神」一樣,無所不能,只要自己發出念頭,世界就會給予回應,來滿足自己的要求。

心理學上將這種全能感稱之為「全能自戀」,這聽起來有點「吸引力法則」的意思。不過,吸引力法則強調不斷暗示自己,最後信以為真,而嬰兒的全能感與生俱來,不需要暗示,他們認為世界本該如此。

但是,嬰兒是沒有能力的,吸引力法則至少告訴人們要行動,但是嬰兒無法行動,他們的一切需求都需要父母的滿足。

當撫養者能及時回應,照料好他的一切,並能給予情感回應時,嬰兒會覺得自己像神一般偉大,覺得自己的聲音一發出,世界就能滿足自己。

當撫養者不能及時給予回應,忽視或拒絕了嬰兒的聲音時,嬰兒就會立即陷入到徹底無助的狀態,恨不得毀了這個世界,心理學上稱之為「自戀性暴怒」。

當撫養者能及時回應時,他會覺得「我」是好的,「你」也是好的,於是就有了「好孩子」和「好媽媽」;

當撫養者不能及時回應時,他產生了無助感和自戀性暴怒,這時他會覺得「我」是壞的,「你」也是壞的,於是就有了「壞孩子」和「壞媽媽」。

通常情況下,嬰兒是不能承受無助和暴怒這些「壞」東西的,於是會把這些「壞」投射出去。

投射

投射是心理學上的重要概念,指個體依據其需要、情緒的主觀指向,將自己的特徵轉移到他人身上的現象。然而,三個月前的嬰兒都不能把「壞」投射到媽媽身上,那麼,他會投射到哪兒呢?

他會投射到「鬼」身上,我們都怕「鬼」,在精神分析看來,所謂的「鬼」,就是「壞媽媽」與「壞孩子」的投射物,這是為了保護「好媽媽」與「好孩子」這種好的關係。

我們心中的「鬼」,雖然常是「壞媽媽」的投射,但並不是說你真實的媽媽會有這部分的「壞」。實際上,無論媽媽怎麼努力,只要不被及時回應,嬰兒都會產生徹底無助和自戀性暴怒,因為媽媽也是人,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在滿足孩子。

當父母大部分時刻給予嬰兒及時的回應,也就是滿足他的全能感,減少他無助的時刻,減少他暴怒的時刻,這樣一來,嬰兒的心中就會產生更多的」好孩子」和」好媽媽」,等小嬰兒長大一些,有了一些基本的能力後,就可以去整合心中的」好」與「壞」了。整合,必須建立在」好」足夠多的基礎上,」好」才不會被」壞」所淹沒甚至消滅。

前面提到的,所謂你記憶中的第一件事,代表了你一生的劇本,強調的是嬰兒階段的有效投射對未來一生的影響。

有一些錯誤的養育觀念是非常可怕的,比如,孩子三歲前是沒有記憶的,所以,怎麼對他都行。其實恰恰相反,孩子越小,越是需要精心呵護,儘可能減少他無助和暴怒的時候。

當嬰兒感知到他基本上是一個」好嬰兒」,他的媽媽基本上是一個」好媽媽」時,他就從全能自戀和自戀性暴怒中走出來了。

他會發現,自己雖然有無助和暴怒的,壞嬰兒的部分,媽媽也有照顧不足的壞媽媽部分,嬰兒和媽媽都是有好有壞,但基本上是「好」的,他的世界也基本上是可以控制的;他的一個個具體的意志經常會被挫敗,但基本上,他的重要意志是可以得以實現的。特別是,他是可以安全、舒適地存活的。

未被滿足的成年人

一個成年人如果還停留在全能自戀狀態,那會變得麻煩很多,因為他的需求和暴怒都和嬰兒不同了。

嬰兒的需求大不了就是吃、喝、拉、撒、睡、玩,以及情感需求,而成年人的需求則變成各種各樣的物質需求和情感需求,甚至真的想擁有整個世界,這時已經不可能找到一個媽媽來滿足自己。

並且,成年人的自戀性暴怒一旦變成攻擊性行為,很容易導致嚴重的破壞。這種極端的成年人很難在生活中有朋友,也很難幸福。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大家作為平等的人,沒有人有義務去滿足你所有的需求。

在乎「面子」的人與活成「里子」的人

停留在全能自戀階段的成年人,都是極端在乎面子的人。

面子就是你的自我價值感來自外部世界,當金錢富足、容貌姣好、地位崇高時,你會充滿自信,舉手投足怡然自得。而一旦你失去這些,你就會覺得整個世界都在看你的笑話,你的自戀就會受到很大打擊。

如果一個人主要活在面子中,那麼他做事的動力和目標都是來自外在,很少會感受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也很少會有創造性的成就。

而活成「里子」的人,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來自於內部,外界的成敗得失不會影響他們如何看待自己,是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並且,他們都有一個「內聚性自我」。

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提出了「內聚性自我」的概念——自我有一個向心力,在情緒的驚濤駭浪中,有一個內聚性自我穩穩地在那裡。

當人們承受不住壓力的時候,通常都會說:「感覺自己要被壓垮了。」

而內聚性自我,就是當壓力來臨時,那個不動的精神核心。

心理學家武志紅對內聚性自我有一段論述:

在內聚性自我形成前,形成內聚性自我後,你仍然會對環境敏感,環境的變化會激發你的反應,但難以動搖你的根基。由此,你就有了從環境中跳出來觀察的能力。

而內聚性自我建立的基礎就是生命最初「我是好的」這種感覺。

從小家庭環境健康,倍受父母疼愛的人,長大後也是比較自信的人,對於他們來說,堅持自己,在社會中取得一定地位並不難。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童年艱苦的人就不能形成內聚性自我,也許我們的童年沒有得到好的照顧,但是現在的我們已經不是那個需要被人撫養的嬰兒了,只要我們能走出心中的枷鎖,改變自然會發生。

如果從小的需求沒有被滿足,那麼該如何重新去認識自己呢?

心理學家弗蘭克說過:投入地去愛一個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幸福就會降臨。

朗達·拜恩曾說過:「如果一件事是我不喜歡做的,那我就不去做。「

所謂你記憶中的第一件事,代表了你一生的劇本,強調的是嬰兒階段的有效投射對未來一生的影響,你認可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50歲左右還在單位上班,會不會有點「難受」?
女人到了晚年,還有沒有必要重新找老伴?六十歲女人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