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吃透這2個字,就真正理解了佛教

吃透這2個字,就真正理解了佛教

吃透這2個字,就真正理解了佛教

世人對佛教還存在很多誤解。很多人把佛教等同於信仰、宗教、唯心主義、科學、哲學等,其實,佛教與以上學派確實存在很多的共同點,但也有很多本質的差異。

2020年3月7日下午14:00,在印竹直播課堂,印竹老師帶領同修們重新認識了佛教,解釋了佛學和信仰、宗教、唯心主義、科學、哲學的共同點和區別,並從形式上和內容上兩個方面對佛教作了概括。

什麼是佛教?

從形式上:

佛教=教 證(教學 實證)

從內容上:

佛教=悲 智(慈悲 智慧)

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傳講的,或是經過釋迦牟尼佛加持和開許,然後由菩薩們留下的經論;證,是指個人的修證,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禪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說,「教」和「證」兩個字代表了整個佛法。另外,還有更重要的兩個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義,那就是「智」和「悲」。

高僧榮森班智達說過:佛教永不改變的定義,就是智與悲。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解釋可以完整地表達佛法的內涵。

佛教並沒有限定非用哪一種方法不可,但唯一不變的精華,就是智悲。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與大悲,就不能成其為佛法。

所以,真正的學佛並走上成佛之路,不在於男身還是女身,不在於出家還是在家,也不在於宗派之別,而只在於是否是為了修慈悲與智慧,並身體力行從一而終地去實證。

學佛的目的,是學智慧與大悲。悲智雙運,不但要自己悟得真理,破妄證真,還要以慈悲之心去度化眾生。佛法中的悲智雙運,如同《易經》中的水火既濟,一切都到達對的位置。

那麼,該如何修呢?印竹老師總結了悲智雙運的三種修法:

1、六波羅蜜中的悲智

六波羅蜜中的悲智:布施、忍辱是悲的因;持戒、禪定是智的因,精進是助緣,般若是結果。

持戒與禪定,像一對車輪,能讓我們穩步前進,賓士於大道坦途,而布施與忍辱,就像一對飛翔的翅膀,在我們前進的同時,給予我們向上的熱情,情緒。

2、思維修 無念修

修大悲心需要細密深刻的思維,而證悟空性智慧不能有任何雜念,需要無念,如何在一座中完成?

思善之心不能切斷,空心無法證悟

一味追求無念無想,一空無法萬有

3、思維修 無念修

《六祖法寶壇經》中說,燈為光之體,光為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印竹老師說,悲與智也是互為體用的。當智慧起用時,必須以慈悲心為體;當慈悲起用時,必須以智慧為體。當菩提心與空性合在一起時,即是悲智雙運。

思維修

(觀)

無念修

(止)

思維修與無念修結合起來,就是悲智雙運。《金剛經》中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管是好的壞的,都不要住在裡面,那麼你的菩提心就生起了。人應該對世俗物質無所執著,才有可能深刻領悟佛,找到自己的真心。

課上,印竹老師還引用法王如意寶在《勝利道歌》中的一句話,「若欲長久利己者,暫時利他乃竅訣」說明了修行的訣竅。

釋迦牟尼佛自從真正發起了菩提心之後,心中只有利他的心念,沒有一點自利的想法,經過長劫修行之後,最終得究竟成就成佛。而我們凡夫俗子,心中只想著自己,沒有利他心,經長劫輪迴之後,現在還是苦難深重的凡夫。所以,利他和利己是不二的,利他就是最好的自利。

當我們在證悟空性的境界中停下來時,心即是證悟空性的智慧,但我們是為了一切眾生脫離輪迴痛苦而證悟空性,如果我們住在空性中,心就失去妙用。因為菩提心,我們不會住於空性,因為空性智慧,我們才有超越世俗的大悲心。這就是悲智雙運。如果能這樣修,則所有大乘佛法的精華都已包含,再沒什麼需要修的法了。如果能這樣修,則僅在一個坐墊上,一個位置或同一時間內,就可以將佛的八萬四千法門之精華徹底無餘地修完。

最後,印竹老師總結了佛法教證三部曲。這也是今年大家需要修習的路徑。讓我們跟隨印竹老師一起,按以下修習內容,次第修行,去修證我們的究竟智慧與大慈悲心。

佛曾說過:世間人會與我爭論,但我不與世間人爭論。世間人認為存在的,我也認為存在;世間人認為不存在的,我也承認不存在。這句話也包含了佛陀的悲智雙運。

正如莊子所說: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青蛙,夏蟲,曲士,因為時空的限制,或者思維經驗的束縛,只能見到局部。他們所見到的不是全部的事實,但又確是他們當前所能見到的事實。所以佛陀和莊子都選擇不爭。對於初學者來說,次第修行正是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生命維度和層級,以免被那些局部事實所蒙蔽,而不能明心見性。

思考題

更廣、更偉大的悲心絕不止於讓眾生吃飽穿暖,雖然這些事也要做,但卻不是重點。為什麼呢?比如,縱使將一位病人照顧得無微不至,直到康復為止,但這樣能防止他以後不再生病嗎?不能。我們能解決的,只是這一次生病的問題,他在以後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經歷的病痛,任何形式的財物布施,都無法解決。只有讓眾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導他們修行,從而踏上解脫道,才能徹底地、永久性地解決他們的所有痛苦。

——慈誠羅珠堪布

註:以上講述部分內容選自慈誠羅珠堪布的《慧燈之光》與希阿榮博上師的《前行筆記》。

掃一掃,預約印竹直播3月課程

將國學智慧傳遞給您的家人和朋友!

出品:萃辰天心書院

地址: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解放公園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萃辰天心公益講座 何祚歡的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