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抑鬱症患者需要掌握的能力——自我覺察力

心理學:抑鬱症患者需要掌握的能力——自我覺察力

1


抑鬱症是第一大精神類疾病,對其治療的方法很多,大致分為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兩大類,藥物治療只是治標不治本,而心理治療才能從根本上治癒,其中,心理治療又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流派,有精神分析流派、認知行為流派、人本存在主義流派和家庭治療流派。在抑鬱症治療的過程中,往往不是只用一種流派的方法,而是綜合運用這些方法。
抑鬱症的治癒最終靠的是患者認知行為的改變,而患者認知行為改變的第一武器就是患者的自我覺察力。
2
自我覺察力是指一種隨時知道自己在感覺到什麼、想什麼和做什麼的能力。
這種能力,我們每個人天生就具有,只是我們不知道自己有這種能力或者說知道有這種能力卻不常使用。
形象點說,這種能力相當於把自己變成兩個人,其中一個人專門負責記錄監督另一個人的言行、思想和情緒等,並且這個人對所記錄監督到的信息及時反饋給另一個人,這個人就像一台實時的錄像機。
舉例來說,我下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一打開家門,看見老公在沙發上擺著葛優躺式的姿勢玩著手機,頭也不抬一下看看我,我驚訝他今天怎麼回來這麼早,平時一般都是我比他早回來,所以晚飯都是我做好了等他回來吃。我看見他玩手機玩得不亦樂乎,都懶得搭理我,而且他還等著我做飯給他吃。我的怒氣一下噴涌而出,脫口就責罵他,「你回來得早,也不做飯,平時都是我做好飯,你一回來就能吃上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都是我體諒你上班辛苦,而今你回來得早,怎麼就不能做好飯等我呢?難道我上班就不辛苦?現在可好,你啥事也不做,就會玩個破手機。」我氣哄哄地坐在沙發上也拿出手機玩了起來。
自我覺察力就是像上述例子一樣把自己氣憤的過程一五一十地記錄下來,把自己看見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想了什麼,都一一呈現出來,唯一有一點不同的是,上述例子是事後記錄下來的,而自我覺察力是指事件發生當時及時回饋的。

3
那麼一個抑鬱症患者人具備較強的自我覺察力有什麼作用?
其實,自我覺察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是我們不少人大多數時候是不使用它的,致使我們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想什麼、感覺到什麼,出現行為、思緒和情緒失控,整個人像脫韁的野馬。
首先,如果一個人具有較強的自我覺察力,那麼這個人具有較強的自我存在感、力量感和操控感,這些感覺其實就是一種幸福的感覺。
為什麼說自我覺察會產生這些感覺?
以上述所講的例子來說,我生氣的時候,另一個我看見自己在生氣,聽到自己在責罵老公,感覺到自己氣在心頭。當我有了這些覺察,我感覺到自己生氣是可控的,也就是說可以收放自如的,不會讓情緒牽著鼻子走。這就會感覺到自己對自己的生命是可控的,感覺到自己是有力量的。
自我覺察力的另一個作用是抑鬱症患者做出認知改變的第一武器。抑鬱症的本質問題是患者思維認知存在嚴重的消極內容,要改變思維認知,就必須首先覺察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消極的思維認知。
4
下面說一下如何增強自我覺察力?
自我覺察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
增強自我覺察力需要平時有意識地訓練,特別是當情緒來臨的時候,提醒自己覺察,一開始可能經常忘記覺察,如果事情發生當時忘記覺察了,那麼事後把這個過程覺察一遍。
你可以每天晚上睡覺前回想當天發生的引起較大情緒波動的事情,檢查當時自己有沒有開啟自我覺察,如果沒有,那麼把它像放電影一樣重播一次,如果有時間,最好用文字把它寫下來。寫完以後,自己比照一下寫完後的心情和事件發生時的心情。
抑鬱症患者朋友不妨試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存在主義治療 的精彩文章:

雷望紅:基層教育中的形式主義是該治一治了
不能、不想、不享和不敢 | 你的生命力卡在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