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小時候聽話、懂事、性格隨和的人,長大後普遍過得不好

心理學家:小時候聽話、懂事、性格隨和的人,長大後普遍過得不好

你喜歡結交什麼樣的朋友?

無微不至,唯唯諾諾,什麼都聽你的?還是有一說一,對事不對人,行事雷厲風行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一般來說,那些性格隨和、唯唯諾諾的人,通常在童年階段是非常聽話的好孩子,而另一組統計數據顯示,這些「好孩子」長大後過得並不好,甚至不如那些「壞孩子」。

取悅症

美國臨床心理醫生哈麗雅特·布萊克(Harriet black)有一本著作叫《取悅症》,也被譯作《不懂拒絕的老好人》。

書中對於老好人的描述是:他們是隨和厚道、性格溫柔、不願得罪人、不會拒絕別人、缺乏原則性的人,他們是取悅症患者。

當然,這裡的取悅症(Disease to Please)是一種諷刺,而並非心理學上的看管人性格障礙。

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就是一個老好人,她曾這樣形容自己:

「我一直是一個想讓所有人都滿意,想要獲得所有人都認可的這麼一個人,而且不管以前我取得什麼成就,只要一覺醒來,就全部清零,覺得自己好像立馬就一文不名了,需要重新開始,從頭開始獲取別人的認可。」

心理醫生布萊克通過多年的臨床研究發現:很多人的痛苦不是來源於別人的傷害,而是來自於一種念想——想持續地做一個完美的好人,想讓所有人都滿意,讓所有人都喜歡,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擺在第一位,卻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從而產生了很多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礙。

底層認知:我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我好

老好人通常有一個底層認知:

只要我當一個好人,我對別人好,那麼別人就應該對我好,如果別人對我不好,那麼就是我自己的不對。

這個認知是老好人的行為準則,這個準則不僅僅是對自己的,也是對別人的。

和老好人相處,雖然會得到他們無微不至的關照,但是自己會感覺很累,因為老好人對身邊的人會抱有過高的期望。

他們覺得,如果我為別人做了很多事,那麼別人就應該感激我。我努力地討好別人,那麼別人就應該喜歡我。我滿足了別人的要求,那麼別人就應該離不開我才對。

並且,這些對別人的高期望還是隱藏起來的,他們往往不說,就是我希望你感激我,我希望你有某種表現,但是我不告訴你,讓你自己猜。

他們從來不把自己的需求說出來,因為他們覺得這樣也是在麻煩別人。

這就導致別人不明白他們,不了解他們想要啥,也滿足不了他們的高期望,實際上別人也沒有理由專門去滿足他們的高期望,這只是他們自己單方面的要求罷了。

而當別人沒有辦法滿足他們時,他們的期望就會落空,他們會感覺到失望、難受、沮喪,甚至還有點生氣。

和老好人相處,往往需要像「猜謎語」一樣去發現對方的需求,一旦猜錯了,對方嘴上不說,但是心理會產生巨大的失落感,而作為朋友的我們,難免會產生內疚的感覺,時間久了,我們自然會遠離這些「好人」。

他們自身的價值來自別人的認可

另一方面,老好人的自我價值感通常來自於別人的評價,而為了取得正面的評價,討好別人就成了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

老好人很享受被別人誇讚和認可的感覺,而一旦愛上這種感覺,就會和上癮一樣,每天都需要得到別人的誇讚。

這也是為什麼奧普拉說「不管以前我取得了什麼成就,只要一覺醒來,就全部清零,覺得自己好像立馬就一文不名了,需要重新開始,從頭開始獲取別人的認可」的原因。

如何做回自己?

隨和的人都是善於討好別人的人,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容易迷失真正的自己,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回自己。

1、替換絕對認知

只要我當個好人,我對別人好,那麼別人就應該對我好,如果別人對我不好,那麼就是我自己的不對。

這句話沒有任何彈性,把自己的人生限制得死死的,因此,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要替換掉這些絕對的認知。

比如,我應該總是讓別人高興和滿意,可以換成如果我願意,我可以滿足那些重要的人對我的要求和期望。

我應該始終保持愉悅和樂觀,永遠不要在別人面前表現出任何消極情感。這個句子可以替換成,如果我願意,我可以在重要的人面前保持愉快和樂觀。

當「應該」變成「如果我願意」,生命的控制權就再次回到了自己手裡。

2、學會拒絕

不會拒絕是老好人最大的特點,因為老好人的自我價值感來自於別人,每一次的幫忙都是對自我價值的一次肯定。

而老好人一旦拒絕別人,就會感到內疚、自責,別有用心的人就會利用老好人這個特點,什麼事都來找他們幫忙。

拒絕別人也是有方法的,生硬的拒絕雖然能讓我們免於勞累,但是也會破壞關係,尤其是對從來不會拒絕的老好人來說,一旦拒絕別人,那麼別人對他的印象會一落千丈,甚至不如那些一直拒絕別人的人。

實驗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將被試分4組,對某一人給予不同的評價,再反觀察這個人對哪一組最具好感。

第一組始終對之褒揚有加,第二組始終對之貶損否定,第三組先褒後貶,第四組先貶後褒,

結果發現,大部分人對第四組最具好感,而對第三組最反感。

老好人一旦開口拒絕,就會面臨一個窘境——他之前幫對方做的所有事情,似乎都在他拒絕對方的那一刻起,變得毫無意義。

經過無數次的幫助而建立起來的好感就因為僅有一次的拒絕就被破壞了,這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哈麗雅特·布萊克給出了一個拒絕別人而又對關係傷害最低的辦法——拖延。

當別人請你幫忙你又不想幫忙時,你可以先找個理由拖延一下。

比如,同事找你一起逛街,但你內心是拒絕的,你可以對同事說:「不好意思啊,周末我要回家看望父母,但是周一晚上我有空,到時候我請你喝咖啡吧!」

這樣就既拒絕了同事的請求,同時也沒有破壞雙方的關係。

3、認可自己

取悅型好人,他們所有對自己的評價都是來自於別人,拒絕了別人,自己會內疚,別人拒絕了自己,他們還是會內疚。

當我們的自我價值感來自於外部時,我們就會下意識地在乎外界的看法,當外界條件變差時,我們的心理就會收到打擊。

當我們認可自己時,我們的自我價值感不會因為外界的變化而受到傷害。

如何才能認可自己?心理學家弗蘭克的看法是:

投入地去愛一個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幸福就會降臨。

當我們做的是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情時,我們會感到由內而外的幸福,而這時別人的評價對我們來說只是個參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自我價值感。

小時候看電視的時候,我們總會問「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我們會下意識地希望好人獲勝,壞人得到懲罰。而影視作品中塑造的好人通常都是捨己為人,人人稱讚的人。

不過生活不是拍電影,在「殘酷」的社會中,一個標準的好人也許並不會得到幸福,自私一點,你也許會更幸福。

所謂小時候聽話、懂事、性格隨和的人,長大後普遍過得不好,強調的是童年階段形成的討好型人格對一生的負面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解析:顏色對吸引力的影響
夢境都是真實的,在現實中你都經歷過?心理學家告訴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