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減肥 > 疫情結束以後,豬肉還能吃的起嗎

疫情結束以後,豬肉還能吃的起嗎

待在家裡,人們不僅擔心何時能出門的問題,應該也會擔心手裡的錢夠不夠花。因疫情影響,全球各大市場暴跌。數字背後,體現的是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這種影響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尤其是,在去年,豬肉的價格就已經成了很多人不能承受之痛,再加上疫情的影響,我們是不是更吃不起豬肉了。

為什麼物價一直飛漲呢?美國第一位數理經濟學家歐文·費雪的答案是,貨幣的購買力總是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之中。根本原因是此時的「1單位的貨幣」與彼時的「1單位的購買力」並不一致。他使經濟學變成了一門更精密的科學,提高了現代對於貨幣量和總體物價水平之間關係的認識。他的交換方程大概是解釋通貨膨脹的原因的理論中最成功的。總的來說,就是你手裡的錢不值錢了。

至於原因,一起來看看這本了解貨幣和購買力的著作《貨幣的邏輯》吧。

書的第一章,作者先是概述了當時(一戰後)的經濟現象

物價指數。物價指數反映的是平均價格變化的百分數。如果將1913年作為比較基準,該年的價格水平設定為100%,那麼,反映1917年價格水平的物價指數應該是176%,而1918年的物價指數應該是196%。雖然計算物價指數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它們的計算結果通常基本一致(圖1和圖2)。

中世紀的價格水平。一般來說,物價是上漲的。這場戰爭爆發前,法國物價五倍或者十倍於千年以前的物價。尤其是紙幣貶值以後,物價上漲得更快。例如法國大革命時期、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以及當前的這場戰爭(其中俄國物價的上漲尤為突出)。

1789年至1809年,英國的物價翻了一番,而在1809年至1849年,物價回撤且同比1789至1809年期間有所下降,但在1849年至1873年,物價上漲了50%。金本位國家物價在1873年至1896年期間下跌了而銀本位國物價卻上漲了。1896年至1914年,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物價分別上漲50%和35%。

這場戰爭期間物價的變動。這場戰爭期間,美國物價上漲速度7、8倍於1896年至1914年期間物價上漲的速度;歐洲物價上漲的速度甚至更快。歐洲國家中物價上漲速度最快的是俄國。美國和英國的物價漲了一倍,西歐的物價漲了兩倍。俄國的物價漲了9到19倍。今天1美元大約相當於1896年的35美分。

第二章,講述了造成這些經濟現象的原因

特例的缺陷。沒有一種商品能夠足以影響物價水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要讓物價水平上漲1%,小麥的價格必須上漲20%。人們下意識地挑選出商品供應下降或商品需求上升的特例來進行論述,但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只是特例。案例越特殊,他們越會被賦予普遍意義,公眾就會被誤導。

概率的觀點。大部分可能性解釋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它們僅僅看到商品這一面,而沒有看到貨幣這一面。1896年至1913年,243種商品中有216種商品價格普遍上漲。針對這種商品價格同時明顯上漲,貨幣貶值這個一般性原因可以非常簡單地解釋這種現象。與那種認為導致單個商品價格上漲原因同時導致物價普遍上漲的觀點相比,這個一般性解釋可能更正確。

統計的觀點。農作物數據、貿易數據以及國民收入數據大致表明,1896年至這場戰爭期間,商品的緊缺程度並沒有惡化,相反還略有緩解,但物價還是上漲了。戰爭期間,美國的貿易額甚至出現了小幅增長。O·P·奧斯汀先生指出,戰爭期間,戰爭中不使用的物資存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例如菲律賓馬尼拉麻、由卡坦西沙爾麻、南非鑽石,甚至包括遠離戰場的那些國家生產的戰爭中不使用的物資。

愛德農指出雖然古舊圖書、報刊和硬幣沒有勞動力和材料成本但其價格也上漲了。

價格運行隨貨幣體系的不同而不同。貨幣相同、相似國家的價格運行也相同、相似。貨幣不同國家的價格運行不同。因此,金本位國家的價格運行都非常相似。

同樣,銀本位國家的價格運行也都是相似的。當金銀比率發生變化時,金本位國家的價格運行與銀本位國家的價格運行會大不同。金銀本位以外的國家有著特別的價格運行。這場戰場期間,各國通貨膨脹程度不同,各國物價上漲情況也不同。

價格運行隨貨幣供應的不同而不同。價格水平的波動很大程度上隨著貨幣量的波動而波動。16世紀以及19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金屬貨幣供應大幅增長,隨後,物價隨之發生動蕩。這場戰爭期間,各國的物價水平隨著貨幣量的變化而變化。

通脹的類型。除濫發紙幣導致的通脹外,通脹還包括黃金通脹,例如美國在1915年到1917年經歷的通脹;信貸膨脹,例如交戰國所經歷的那種通脹。

戰爭通脹的程度。除俄國外,其他地方的貨幣量從150億增長到了450億,存款從270億增長到了750億,增加了約2倍。隨後,物價也相應地出現上漲。

貨幣幻覺。甚至當貨幣過量供應時,貨幣似乎還是總是緊缺的。個人總是想要更多的貨幣,認為一個國家會從更多的貨幣中獲益。他沒有認識到,更多的貨幣意味著買到更少的商品。人們一直認為1元總是1元。

第三章,貨幣不值錢了,那人們的生活會受到什麼影響

1、高物價不會導致普遍貧困。如果所有價格與所有收入都平等地上漲,那麼沒有人會受到傷害。但是,這種上漲並不平等。很多人遭受了損失,而一些人獲得了利益。

2、契約的煩惱。當物價上漲時,債權人遭受損失;當物價下跌時,債務人遭受損失。

3、薪金和工資調整得慢。薪金與工資漲跌速度要比物價的漲跌速度慢。美國參戰前,工資的購買力平均僅是10年以前的2/3。戰爭結束後,它的購買力更低。

4、法律或習慣固定下來的費用也調整得慢。例如,物價已上漲二十年,但電車的票價依然是每張5美分。

5、1896年前後兩個時期物價的對比。1896年以前,「傲慢的債主」是贏家。像拉舍爾·賽奇這樣的放貸人積累了大量財富。1896年以後,放貸人的好日子到頭了。那時,即使他們儲蓄下每一分的利息進行復投,這些貨幣現在的真實購買力要比當初它們被出借的時候低。今天的新富階層不再是債主,取而代之的是股東。

6、錯誤不在個人而在社會。我們不應該去指責在這場「賭博遊戲」中獲得勝利的「幸運兒」。我們應該去阻止這種「賭博遊戲」。

7、兩個案例。1896年一個打工的女孩在儲蓄銀行(自己的美元賬戶)中存入100美元,讓它以年利率3%的速度積累。現在,她名義上有了200美元,但是現在的物價卻是1896年的2.5倍多。同樣,債主也獲得不了實際利益。他們的應收款雖然收回了,他們的本金名義上雖然沒有受損,但是這些貨幣的實際購買力卻不到以前的一半。實際上,他們的本金已被吞噬。

8、社會不公的程度。實際上,自1896年,通過美元貶值,價值1000億美元的財富可能已經易主了。

9、不確定性。如果能夠被預見,那麼很大程度上這些損失可以避免。但是除了投機分子外,沒有人會試圖預測價格走勢。價值不穩定的貨幣的主要罪惡是不確定性。

10、經濟周期。通縮導致物價下跌,經濟蕭條過後,物價開始上漲。此時巨大的利潤會導致商業和信貸過度擴張,一些時候會導致經濟危機。經濟周期中,價值不穩定的貨幣是個根本因素。

11、怨恨和暴力。由貨幣價值的不穩定導致的危害通常被錯誤地歸因。因此,懷疑、階級仇恨和暴力出現了。

12、與上漲的物價一樣,下跌的物價也會導致不滿。1896年以前,西部農民憎恨東部的資本家。這些農民感到他們的抵押貸款負擔越來越重。他們認為這是金融市場或農產品市場的操縱行為導致的。

13、戰時物價導致不滿。這場戰爭以前,生活成本的持續上漲製造了越來越多的社會主義者。期間,德國出於對國內階級鬥爭的恐懼陷入了與其他國家的戰爭。同樣,戰爭期間物價的上漲是當今騷亂的主要原因。

針對這些問題,費舍緊接著就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法

1、已有的解決方案。人們已提出的43種解決方案均忽視了問題的另一面—貨幣。它們專註於經濟與效率,關注收入這個問題而沒有關注到貨幣的購買力。

2、「元」—尚未被標準化的單位。現在,「元」是一個重量單位,而不是一個我們所需要的價值單位。我們逐漸地穩定了或標準化了商業活動中使用的其他單位,包括碼、磅、蒲式耳、馬力、伏特。以前,這些單位也與現在的「元」一樣界定得很粗糙。「碼」這個單位曾經是部落酋長的腰圍。

3、假想「物元」。兩種商品(例如黃金、白銀)構成價值標準要優於一種商品構成的價值標準。多種商品構成的價值標準要好於兩種商品構成的價值標準。「元」這個貨幣單位應該在價值上與一種特定的商品集合的價值相等。例如,這個商品集合可以包括一板尺木料、15磅煤、0.5磅糖料、0.5盎司黃油、0.25盎司皮革、0.25磅鋼鐵等。根據交易相對重要性,我們選擇出一系列商品構成這種商品集合。這種商品集合可以被稱為「物元」或「購物籃(元)」。

4、金本位不會被拋棄。「物元」雖然是個好的價值標準,但它卻是個糟糕的交易媒介。因為它太重、太大、易腐敗。因此,本方案會保留黃金作為交易媒介,但要穩定黃金的價值,讓它與假想「物元」的價值保持一致。

5、僅需將(金)元的重量進行調整。通過重量調整對金元的價值進行糾正。1墨西哥金元的重量僅是我們的一半。因此,如果我們金美元與墨西哥金元的重量相同,那麼我們美元的購買力將會減少一半。

6、不再使用金幣。金元曾被我們調整過兩次,那麼每月對「元」進行調整也會是容易的。如果禁止金幣流通,那麼「元」每月調整將會非常容易實現。今天,黃金主要通過金券等黃金的代表物進行流通。完全通過金券流通也是可以做到的。金券能夠與金條進行兌換。現在金券與黃金的兌換比率是1(金券美元):23.22(格令)。本方案僅僅是不時調整金券與黃金的固定兌換比率,升高或降低兌換比率。

7、金本位的實質。金本位其實就是一個「金湖」。湖水源源不斷地流入,又源源不斷地流出。採金者的黃金和黃金進口商的黃金不是直接投入流通,而是向政府寄存,政府給予他們金券作為黃金的代表物進行流通。這樣黃金就「流入」了「金湖」。黃金出口商及珠寶商用金券換回黃金,這樣黃金就「流出」了金湖。金本位的實質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寄存與提取黃金的規則會發生變化。

8、根據物價指數定期調整「重量」。「元」中包含的重量不是隨意的。它要根據物價指數的情況來確定。比如說,每兩月計算一次物價指數(代表假想購物籃商品、「物元」或者叫生活成本)。如果物價指數上漲了1%即1分,高於1元,那麼「元」的重量要增加1%。如果下跌了1%,少於1元,那麼「元」的重量要減少1%。

9、調整規則如何實施。針對「元」重量的調整有可能到位,有可能不到位。如果調整不到位,那麼後邊的物價指數會對調整不到位的情況有所反映,會進行進一步地調整。「偏差」總會存在,但是調整會向著標準無限靠近。這就好像駕駛汽車一樣,汽車不會完全在劃定的方向上行駛,但是一旦偏離航向的情況出現,司機會迅速地調整方向。因此,金元會向著物元無限靠近。每一種可與金元直接或間接進行兌換的其他形式的貨幣(紙幣、存款)會保持相等。

10、針對利用政府進行投機情況的附帶規定。比方說,政府會向黃金寄存人收取1%的「鑄幣費」。「元」重量的每次調整都不能超過所收取的1%的「鑄幣費」。這樣做會防止政府陷入黃金投機的尷尬。這種附帶規定及其他技術細節在本書附錄1第1節中會有詳細闡述。

11、與其他方案的比較。提高生產力的辦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提高生產力的辦法和價格管制的辦法都不能對物價水平產生有效影響。那種方案需要強力支持,而本書方案則是毫不費力的。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學習基本的金融知識,豬肉一定會吃的起。來學習一下這本經典的《貨幣的邏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別塔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哈里王子一波猛操作宣布退出英國王室?不按常理出牌的王室成員還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