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澳媒:十個理由告訴你面對新冠病毒沒必要恐慌

澳媒:十個理由告訴你面對新冠病毒沒必要恐慌

參考消息網3月11日報道澳大利亞「對話」網站3月7日發表文章稱,面對新冠病毒,人們不應該恐慌,並列舉了十個原因。文章摘編如下:

不管我們是否把新冠病毒歸為大流行病,它都是一個嚴重問題。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它已經傳遍幾大洲。大流行病意味著疾病同時在三個以上地理區域持續傳播。大流行病不是指病毒的致命性,而是指它的傳播性和地理範圍。

我們肯定普遍感到恐懼。全球媒體都緊盯冠狀病毒。人們對最糟糕的情況存在深深的擔憂並進行總體規劃,這是對的。當然,其影響從全球衛生領域進入商業和政治領域。

但我們也千萬不要驚慌失措。不能說新冠肺炎能帶來好消息,但我們有理由感到樂觀,也有理由認為或許有辦法控制和擊敗這種病毒。我們還要為未來吸取教訓。

1.我們知道它是什麼

首批艾滋病病例是1981年6月報道的,隔了兩年多才識別出導致艾滋病的病毒(HIV)。對於新冠病毒,中國在2019年12月31日報告首批重症肺炎病例,到今年1月7日已經識別出這種病毒,在第10天就獲得了病毒基因組。我們已經知道這是來自2B組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屬於同一家族。這種疾病被稱為新冠肺炎(COVID-19)。研究人員認為它與蝙蝠的冠狀病毒有關。遺傳分析結果證實,該病毒最近起源於自然(在去年11月底至12月初之間)。

2.我們知道如何檢測新冠病毒

自1月13日以來,已有檢測新冠病毒的方法。

3.中國的情況正在好轉

中國實施的強有力控制和隔離措施正在取得成效。幾個星期以來,每天確診病例數都在減少。其他國家正在進行非常詳細的流行病學隨訪;疫情只在特定地區暴發,因此更容易得到控制。

4.80%病例為輕症

這種疾病有81%的病例沒有癥狀或癥狀輕微。當然,其餘14%可能引發嚴重肺炎,5%可能變得危重甚至致命。目前還不清楚死亡率是多少,但可能低於迄今為止的一些估計。

5.患者治癒

報告的大部分數據是關於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但大多數感染者都治癒了。治癒病例是死亡病例的13倍,而且這個比例還在增加。

6.兒童癥狀輕微

只有3%的病例發生在20歲以下的人群中,40歲以下患者的死亡率只有0.2%。兒童的癥狀非常輕微,甚至可能不會引起注意。

7.病毒可以被殺滅

乙醇(濃度62%至71%的酒精)、過氧化氫(濃度0.5%)或次氯酸鈉(濃度0.1%的漂白劑)等溶液只用一分鐘就能有效殺滅物體表面的病毒。經常用肥皂和水洗手是避免傳染的最有效方法。

8.全球科學界都在應對

這是一個國際科學合作的時代。僅僅過了一個多月,PubMed文獻資料庫就能檢索到164篇COVID-19和SARS-CoV-2的相關文章,在未審閱文獻資料庫中還有很多。這些是關於疫苗、治療方法、流行病學、遺傳學和種系發生、診斷、臨床等方面的初步研究成果。這些文章由世界各地的大約700名作者撰寫。這是合作的科學,共享的科學,開放的科學。2003年暴發非典疫情時,研究人員花了一年多時間撰寫的論文數量還不到此次的一半。此外,大多數科學期刊上的冠狀病毒論文都是開放獲取的。

9.已經有原型疫苗

我們設計新疫苗的能力是驚人的。目前研發新冠病毒疫苗的項目已經超過8個。還有一些團隊致力於針對類似病毒的疫苗研發項目。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疫苗研發團隊宣布,已經在利用一種名為「分子鉗」的新技術研發原型疫苗。這只是能讓疫苗在創紀錄的時間裡生產出來的一個例子。原型疫苗可能很快就會進行人體試驗。

10.抗病毒藥物試驗正在進行

疫苗是預防性的。當下重要的是治療已經患病的人。目前已有80多項分析冠狀病毒治療方法的臨床試驗。這些抗病毒藥物已經用於治療其他傳染病,並獲得批准,我們知道它們是安全的。

其中一種進行過人體試驗的藥物是瑞德西韋。這種仍在研究的廣譜抗病毒藥物已試用於治療埃博拉、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征。

另一種候選藥物是氯喹,這種抗瘧葯也表現出強大的抗病毒活性。已知氯喹通過提高內吞體的酸鹼度、進而抑制病毒進入細胞來阻斷病毒感染。研究結果表明,這種化合物可以在生物體外阻斷新冠病毒,已經用於冠狀病毒肺炎患者。

提出的其他試驗包括基於使用奧司他韋(用於對付流感病毒)、干擾素1B(具有抗病毒功能的蛋白質)、痊癒者的抗血清和單克隆抗體來中和病毒。已提出的新療法還有使用通過人工智慧選擇的抑制性物質,比如巴里西替尼。

1918年流感大流行在不到25周內造成超過2500萬人死亡。現在可能發生類似的事情嗎?很可能不會;要抗擊一場大流行病,我們從沒有像現在這樣準備充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研究顯示:美國人平均體溫下降 低於37攝氏度
澳大利亞動物園抗野火 園長帶老虎猴子回家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