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真正大度的人,普遍沒什麼朋友,原因主要有三點

心理學:真正大度的人,普遍沒什麼朋友,原因主要有三點

在傳統觀念中,人們認為如果一個人很大度,就會有很多人願意與他交友。然而,這個觀念似乎並不正確,現實生活中,大度的人交到的朋友反而很少。

有些人為此感到困惑,他們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明明慷慨大度、熱情待人、處處為他人著想,卻沒有多少關係密切的朋友?甚至有時還會感到孤獨。

心理學者甚至有過這樣的論斷:真正大度的人,普遍沒什麼朋友,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老好人

大度的人往往喜歡遷就別人,保持自己在別人心中的良善形象,從來不會拒絕別人,這樣的人在生活中被稱為「老好人」。

當你需要他的幫助時,他會停下手裡的工作,幫助你渡過難關;當你心情不好時,他會當一個安靜的傾聽者,耐心開解你的心結;當你們一起遊玩時,他會儘力讓你選擇,滿足你想要的一切。

這樣看來,「老好人」實在是貼心之人,不應該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好朋友嗎?但是,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人們都有得寸進尺的心理傾向。

「老好人」剛開始就對人十分友好,以後的好在別人看來,也就是普通的好,根本不會觸動對方,甚至如果某一天「老好人」只給人八分好,別人還會產生怨恨,這就使得「老好人」交的朋友,無緣無故就消失了。

二、遵循「一碗水端平」的原則

人類的滿足感來源於對比,優秀與差劣、富裕與窮苦。就正常情況來說,朋友之間是有區別的——萍水相逢、志同道合、生死之交。

對於不同的朋友,理應有不同的對待,然而大度的人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總是遵循「一碗水端平」的原則,對每個人都是相同程度的好,避免別人說他是非。

在人際交往中,這種沒有界限的對人好,實際上做的是無用功,只能讓周圍人都以為他與普通人交流就是這種心態,察覺不出他想和一個人成為朋友的心理,因此,他們身邊大多都是關係平常的人。

就好比兩個人談戀愛,如果男方放不下身邊的朋友,不忍心拒絕朋友的邀請,為了顧全眾人,將女朋友帶去和朋友們一起玩耍。這樣固然皆大歡喜,但是女方卻會委屈,覺得男方寧可和朋友玩,也不願意過二人世界,是不是沒有特別喜歡她。時間久了,女朋友也就沒了,所以說,男人有時候必須重色輕友。

三、生物適應性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分析,人類具有生物適應性功能。比如,當一個人從陽光下走入光線昏暗的房間時,他的眼睛會陷入一片黑暗,什麼都看不見了,而一段時間後,視力又會恢復,隨著時間推移,周圍的事物越來越清晰,眼睛看到物品的清晰度也會恢復到正常狀態。

人際交往中,生物適應性同樣存在。當一個人對別人好的時候,別人會開心,會感激,但是他一直對別人好,那麼就會適得其反,別人就會認為他的好是一種常態,不再產生感激之情。

職場中這樣情況也不少,剛入職就把所有人都當成前輩,拿出全部的熱情去幫助他們,生怕他們不滿意。對於不會拒絕、熱心做事的新人,前輩們剛開始還會誇讚一番,鼓勵一番,甚至會教授一些技術。

然而習慣新人的熱心幫助之後,他們會直接把事交給新人,不打招呼也毫不客氣。新人本想快速結交朋友,融入集體,卻適得其反成為別人的奴僕,為別人擦屁股,沒有朋友可言。

上述三點揭示了為什麼大度的人,交到的朋友反而更少。因為人們將他對人友善、關懷的態度,當成是他行事的風格,那麼他對人的幫助,別人也會習以為常。而那些不大度的人,突然熱心幫助某人,那人就會覺得他對自己的感情不一般,當然這種事異性之間發生最多,男女朋友就是這麼來的。

另外,凡事大度的人缺乏個性。人是群居動物,找朋友實質上就是在找團體,有的人找興趣愛好一樣的朋友,有的人找理想志向相同的朋友,建立一個個不同的團體,和不同的朋友聊著不同的話題。

因此,個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共性,將朋友之間聯繫得更緊密,建設有強烈歸屬感的團體。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樣的人,身邊就有什麼樣的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對於性格懦弱、內心脆弱的人來說,改變需要這樣做
心理學:最高端的四種心理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