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行為心理學家: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被培養成領袖或者小偷

行為心理學家: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被培養成領袖或者小偷

當同事對你冷嘲熱諷時,你是選擇忍讓還是以牙還牙?

排隊的時候有人插隊時,你是默默接受還是讓他滾開?

當遭遇上級的不平等待遇時,你是忍氣吞聲還是奮起反抗?

你會選擇怎樣的行為?促使你選擇的原因又是什麼?

行為主義心理學:命由人定

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華生(wahson)曾經說過:

給我一個健康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環境,我可以把他們培養成從領袖到小偷等各類型的人,這與他們的天分、個人傾向和宗族沒有任何關係。

實驗:餓貓開迷箱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愛德華·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進行了「餓貓開迷箱」實驗,並提出了效果律(Law of Effect )。

該定律認為,如果我們針對一個刺激所作出的反應,得到了獎賞,那麼這個反應和刺激的連接就會增強。反過來,如果我們針對一個刺激所作出的行為得到了懲罰,那麼它們之間的連接就會變弱。

簡單地說,我們會通過行為的效果來選擇我們的行為。

實驗過程是將一隻飢餓狀態的貓關入箱子中,箱子外放有魚和肉。餓貓在箱中求食而不可得,於是在箱中咬、搔、搖……,後來,餓貓偶然碰到門閂,箱門打開,貓逃到箱外,獲得食物。

實驗者將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記錄下來,然後將貓又放回籠中,籠外仍放置魚和肉,這時貓仍需要通過咬、搔、撓的過程才能逃出箱外,不過所需時間較第一次減少。

如此連續重複實驗多次,所需時間逐漸減少,無效動作逐漸消失,最後一次,貓一放入箱內,直接就打開門閂取得了食物。

桑代克還注意到,為了保證學習的發生,除了貓必須處於飢餓狀態外,食物是必需的。

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內引起滿意之感的動作,就會和那一情境發生聯繫,其結果是當這種情境再現時,這一動作就會比以前更易於再現。

反之,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內引起不適之感的動作,就會與那一情境發生分裂,其結果是當這種情境再現時,這一動作就會比以前更難於再現。

例如,要是貓逃出迷箱後得到的是懲罰而不是獎勵的話,那麼貓就不會再試圖跑出迷箱了。

正如斯金納在《沃爾登第二》 中寫到的:所謂的英雄,就是那些做了好事而被獎勵的人,而那些惡棍則是因為他們做了壞事卻得到了獎勵,所以他們變成了惡棍。

所以,成為英雄還是惡棍,取決於我們的社會獎勵什麼樣的行為。

目的論行為主義(Teleological Behaviorism)創始人霍華德·拉克林(Howard Rachlin)教授認為:決定人們行為模式的,是人的目的。行為主義看一個人只在乎他的行為,而不在乎他的內在。

拉克林在生活中更是把行為主義進行到極致,他從來不跟妻子和女兒說「我愛你」這句話。他女兒長大成人之後有一次就問他,你怎麼從來不說「我愛你」呢?拉克林說這句話太俗了,人們都濫用,你應該看我是怎麼做的,別管我怎麼說。

拉克林的老婆這時候說,那你就說一句「我愛你」又能怎樣?拉克林想了想說,要不這樣吧,我還是不說「我愛你」,但是我說「你愛我」 —— 經過這麼多年對你的行為模式的觀察,我判斷你是愛我的。你們要是覺得我做的還行,也可以說一句「你愛我」。於是這一家三口就互相說了「你愛我」。

在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看來,人的行為僅僅受到後天因素的影響,與遺傳沒有任何關係,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改變一個人的環境來改變這個人行為,進而影響他的命運,一個人的命運,是「人定」的。

殘酷的現實:基因是你的「初始參數」

效果律可以推導出完美的教育體制,如果我們從小就獎勵孩子的溫良恭儉讓,而對自私自利的行為加以懲罰,那麼用不了幾代人,我們的社會就會成為一個完美的社會。

這也是我國聖人孔子所嚮往的社會,如果孔子能聽到行為主義學家的觀點一定會大加讚賞。

但是這只是個美好的願望,正如孔子終其一生都沒有實現自己理想中的社會,我們現代人用這種行為主義的方法也不能建立一個和諧友善的社會。

因為,你的基因一開始就影響著你的行為。

雖然那隻餓貓經過多次的實驗後,能快速打開門閂,但是貓每次打開門閂都要用爪子,而如果你把實驗對象換成鴿子,那麼鴿子將會用嘴打開門閂。

即使你重複再多次實驗,也很難讓鴿子用翅膀、貓用嘴打開門閂,打開門閂這個動作,在它們的基因中就確定了。

這個結論對於人類同樣適用,最有力的證據就是明尼蘇達雙胞胎實驗了。

1979年起,明尼蘇達州大學戴維·利克肯(David Lykken)和奧克·特勒根(Auke Tellegen)等多位傑出心理學教授進行了雙胞胎縱向追蹤調查,探索基因對人的影響程度,或者說先天與後天的影響到底有多少?

實驗一

學者們找到了一群在不同環境中成長,由不同的父母所養育的雙胞胎。

即使來自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他們的相似性仍十分顯著。他們的性格、愛好、幸福感水平均極其接近,幾乎沒有例外。其中,有一組雙胞胎成長於不同的國家,在37歲前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而研究發現,他們性格相似,喜歡喝同一款啤酒,甚至,連他們的妻子、孩子的名字都出奇一致。

類似的實驗有很多,現在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進重點學校,因為重點學校的環境更好,教學質量更高,孩子在這個環境中成績會更好。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實驗二

研究人員選取初中升高中時成績相近而進入不同高中的孩子,比如,重點高中的錄取線是600分,而一個孩子考了601分,另一個孩子考了599分,這兩個孩子的水平是極其相近的,可能只是因為一些小失誤而進入了不同的學校。

研究者找到了大量這樣的孩子,並對他們在高中的成績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你的高考成績與你在重點高中還是普通高中關係不大!

同樣的理論也適用於大學生活中,如果一個人通過哈佛大學的各項考核,而因為社會實踐不足遭到了哈佛大學的拒絕,最後去了東北大學讀書,那請問他的人生會因為錯過哈佛而失去很多嗎?

答案是不會,研究結果表明,無論你是在東北大學還是在哈佛大學,你畢業後十年的薪資相差不大。

對於同卵雙胞胎來說,不同的家庭沒有讓他們發生改變;對於學生來說,哈佛這種頂級名校也不會改變你的人生。

你的基因一直在影響著你的行為,主宰著你的人生。

環境真的無用?

無論是明尼蘇達的雙胞胎實驗,還是針對名校的實驗,都會給人的心裡籠罩一層陰影,這不就等於說努力無用,讀書無用嗎?

很多宿命論的支持者的確會大家宣揚明尼蘇達雙胞胎實驗,但是當你抱著求知的心態找到論文原文,你會發現這句話:

Since only a few of these MZA twins were reared in real poverty or by illiterate parents and none were retarded, this heritability estimate should not be extrapolated to the extremes of environmental disadvantages still encountered in society.

簡單翻譯就是,明尼蘇達雙胞胎實驗被寄養的家庭都是比較正常的家庭,沒有特別貧窮或者其他極端的環境,因此研究結果不適用於其他受到極端環境影響的人。

而關於重點學校的研究也有類似前提,就是這些孩子都來自於吃穿不愁的中產階級家庭。

雖然東北大學和哈佛的差距很大,但那這個人前期通過了哈佛各項考核,說明他的專業素質是很強的。

對於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教育,真的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

如果在極端環境下長大,基因的影響因素可能會小很多,如果在和平正常的環境下長大,基因表達比較充分的情況下,我們智商和性格就是很大程度由基因決定的,人性並沒有那麼神秘。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真正厲害的人結交人脈,不是靠巴結,而是通過這三種方式
心理學解析:顏色對吸引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