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環遊世界80種樹,如果沒有這些樹,人類歷史可能會被改寫

環遊世界80種樹,如果沒有這些樹,人類歷史可能會被改寫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自從疫情爆發以來,98%的時間都用來宅在家裡,剩下2%的時間用來火速出門囤食物、取快遞。在支付寶提供的運動數據中,我幾乎每天的運動步數都是個位數,以致於我的香港麥理浩徑線已經走了一個多月了,幾乎還停留在原地。更喪的是我的螞蟻森林幾乎沒有能量可收,我想種的梭梭樹、沙棘、樟子松,每一棵都買不起,感覺自己的種樹大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但是我們每天如此熱衷於「種樹」,是否真的了解它們呢?是否知道樹木對我們的生活以及整個生態壞境究竟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世界各地的樹木有著驚人的多樣性。根據英國伊甸園工程(Eden Project)的受託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大使喬納森·德羅里(Jonathan Drori)的研究,世界上至少存在60000種不同樹種。它們為了保衛自身、適應生態,不斷地發生進化,而在這個過程中,為人類社會發展造就了諸多重要產物

比如,因為樹木無法逃離喜歡啃食它們的動物,所以它們製造特殊的化學物質作為一種震懾手段。它們分泌樹膠、樹脂和乳膠來淹沒和毒害昆蟲等攻擊者,使之動彈不得,也使真菌和細菌避而遠之。而這些防禦手段給我們帶來了口香糖橡膠和世界上交易時間最長的奢侈品——乳香。像榿木(Alder)這樣的樹適應了潮濕的生長環境,其木材在水中不易腐爛,威尼斯城就是建在這種木材的基樁上。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樹木在我們的生活、生命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是你我可能還不知道而已。在這樣本該出門踏青賞花卻只能宅在家的日子裡,不如跟知美君一起開啟一場雲踏青,看一看那些生長在世界各地的樹,了解一下它們各自在人類歷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感受一下它們的勃勃生機和旺盛的生命力。

- 迦納 -

可樂果(光亮可樂果)

可樂果原產於潮濕的熱帶西非地區。它有兩種非常相似的品種,一種是葉形漸尖的蘇丹可樂果(C. aeumineta),另一種是葉片油亮的光亮可樂果(C. nitida),它們都是中等大小的常綠喬木,通常不到15米高,樹榦筆直矮壯。鮮艷的淡乳白色花朵呈五角星形,每朵花中心都有褐紅色的星芒。果實看上去很不起眼,長15厘米的粗糙綠色莢果成熟後會變成棕色,開裂後露出光滑的紅色或白色種子,呈栗子般大小。

這些可樂果功效強大:它們的咖啡因(一種天然殺蟲劑)含量是咖啡的2倍,還含有一些其他的興奮劑和極少量的番木鱉鹼。整個地區的人都經常咀嚼這種果子,已經養成了習慣。咀嚼時,一開始的苦味會逐漸被甜味取代,據說,它能給世界蒙上一層玫瑰色光芒。

然而,關於可樂果的一些歷史讓人感到不安。因為人們普遍認為它們可以充饑和解渴,所以它們被裝到橫渡大西洋的奴隸船上。在船上,有人把可樂果粉末撒到水桶里,讓污濁的水變得不那麼難以接受。到17世紀,可樂果已經種植到加勒比海和美洲地區,那裡的奴隸偶爾會吃它的果實,既是為了懷念家鄉,也是為了減輕飢餓感和疲勞感。

可樂果是有著數千年歷史和數百年栽培歷史的貿易商品。大約在19世紀末,美國開始宣傳它的藥用價值。19世紀80年代,它成為可口可樂的原始成分之一,當時的可口可樂還含有另一種天然提神劑:可卡因。

如今,可樂果幾乎在西非的每個市場都有銷售。可樂果是一種隨處可見的社交潤滑劑,人們在見面、道別和重大慶祝儀式上都會一起嚼可樂果。把新生兒的臍帶和可樂果種子埋在一起已經成為各處的習俗,之後生長起來的樹就變成了這個孩子的財產。

一些 「天然可樂」飲料還在用可樂果提取物來增添風味,也許烘烤並碾碎可樂果製成美味的「蘇丹咖啡」,能成為咖啡店裡的暢銷新品,給農民帶來更多的收入。

- 比利時 -

白柳

在潮濕土壤中種柳樹簡直易如反掌,折一根枝條,插在濕土中,就這麼簡單。柳樹的根和根櫱向四周延伸,向水源生長。這種天賦可能造成嚴重破壞:當它探測到管道和下水道上極小的裂縫時,根部就會穿過裂縫越長越多,進而造成堵塞或破裂。不過,當柳樹栽種在河岸邊時,它盤繞交錯的根部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還能為野生動物提供保護。

整個歐洲大約有450種柳樹,它們頻繁雜交,因此有許多共同特徵,很容易與其他品種區別開來。成熟的白柳可生長到30米高,垂葉依依,但有時樹冠不對稱。柳葉細而長,幼葉兩面都有柔軟被毛。隨著葉子成熟,上面的絹毛會脫落。從遠處看樹木呈銀白色,因此得名「白柳」

早春時,花先於葉子出現,纖細的葇荑花序十分引人注目。這些花看起來就像長毛毛蟲,帶有雞蛋黃色花粉,吸引著蜜蜂和花藝師。

在英文中,「Willowy」(如柳一般)這個詞可用來形容特別纖細而柔韌的東西。從史前時代開始,細柳條就用於編織籃子和捕魚籠,搭建船架和籬笆。滿足貿易需求的柳林曾經遍布歐洲各大水路沿岸。最近興起的有機藝術品創作,即用新鮮柳莖和柳枝編織成雕塑甚至傢具,聽上去像是一個噱頭,不過有種神奇魅力,與擁有很多傳說故事的柳樹很相符。

垂柳(Salix babylonica)這個品種有個俗名叫 「垂淚柳」,這個名字來自對《聖經·詩篇》第137章的誤譯。經上寫道,「我們曾坐在巴比倫的河邊,一追想錫安就流下了淚水。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這裡提到的樹很可能是胡楊,而不是柳樹。但垂柳和悲傷的聯繫就此揮之不去。

中世紀時期,戴上用柳條編成的花環表示哀悼的做法在整個歐洲盛行了數百年,至少流行歌曲的歌詞是這樣寫的。後來,柳樹的悲傷含義又進一步擴展,象徵被情人拋棄。英語中 「wear the willow」則可意為 「被拋棄」或 「失戀」。在現代荷蘭語中,把香煙掛在柳樹上表示戒煙。

歷史和傳說把柳樹和悲傷聯繫起來,而根據化學原理,柳樹卻與緩解身體病痛有關。古埃及人很早就用柳樹來治療發燒和頭痛;約公元前400年,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用柳樹皮來治療風濕病;中世紀時期,歐洲有許多用柳樹有效治療發燒的病例;還有一種廣為流傳的緩解牙痛方法,把一片柳樹皮插入牙齦和牙齒之間。

我們現在知道,柳樹皮中含有大量的水楊酸,這種化學物質在人體內能夠轉化成具有鎮痛和退熱效果的物質。在前面提到的治牙痛方法中,第二步是把嘴裡的樹皮取出再貼回柳樹上,這樣能夠把牙痛帶走。不過,因為有水楊酸,即使沒有這一步, 「魔法」也會奏效。19世紀中期,水楊酸終於被提取出來,製成現在用於退燒和止痛的常見藥物,這種葯每年的服用量約有1000億粒,這就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Aspirin以另外一種含有相似化學成分的植物命名,即綉線菊,拉丁學名為Spiraea Salicifolia)。

柳樹的親水源性使它們能夠在低地國家大量繁殖,成為這些國家的一道風景。不過,為了保持景觀,人們不會任它們自然生長,而是會進行修剪。它們的樹冠每年都會被大幅修剪到只有幾米高,導致樹榦生長出很多巨大的節結,長枝條從樹榦上抽芽瘋長,形成濃密的樹冠。

數百年來,人們一直栽培柳樹來供應木材,並把它們作為獨特的邊界標記物。柳樹和荷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倫勃朗和凡·高多次繪入畫作。在比利時,人們認為白柳象徵著這個國家的人民,堅強自製,不會輕易被打倒。

《波拉德柳樹》,凡·高

- 墨西哥 -

人心果樹

西班牙人在征服中美洲時發現了這種樹,並把它命名為 「美洲人心果樹」(Sapodilla,來自納瓦特爾語)。

他們把它引入菲律賓,傳播到南亞和東南亞,受到當地人喜愛。這種水果果皮粗糙,呈褐色,有點像獼猴桃果皮,略帶顆粒狀紋路,味道香甜可口,有著麥芽香味,口感有點像梨子。它的果實固然美味,但這並不是它影響全世界的原因。

人心果樹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和貝里斯北部等原生地被稱為「樹膠樹」(Chicle),它是一種生長緩慢的常綠喬木,革質葉形成深綠色樹冠大而濃密。當粉色內樹皮受損時,它就會分泌乳膠,即由微小的有機物物質液滴組成的不溶於水的乳白色懸浮物。成百上千年來,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一直採集這種乳膠,用於製作口香糖,用來清新口腔和止渴。

採集樹膠是一項彰顯男子氣概的工作。采膠人揮彎刀在樹上砍下之字形切口,收集大量乳膠,再煮沸使其凝結,並進行提純。

19世紀中葉,一位富有創新精神的紐約人托馬斯·亞當斯(Thomas Adams)購買了一批樹膠,得知其傳統用途後,他將樹膠和糖及調味品一起烹煮。20世紀初,大規模商業開發開始興起。

繼亞當斯口香糖公司之後,威廉·瑞格利公司(William Wrigley)也步入市場。憑藉巧妙的廣告和營銷手段(口香糖還被納入美國士兵的配給包),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全球產業誕生了。

到20世紀30年代,美國每年就要進口8000噸樹膠。人心果樹不可避免地被過度開採和破壞。但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軍隊的長期需求促進了以石油為基礎的合成乙烯基替代品的發展。自此以後,幾乎所有口香糖的主要成分都變成了石油。現在只有少數幾家使用天然樹膠的精品製造商,他們的生意支撐了現代采膠人的生活,也給貧窮地區保護樹膠森林提供了動力。

人心果樹在不同地理位置有著差異極大的文化聯繫。嚼口香糖在美洲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有些地區卻認為這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不過,它那漂洋過海遠離原生地的果實的確成為當地人的驕傲。

- 葡萄牙 -

軟木橡樹(歐洲栓皮櫟)

軟木橡樹成熟得很慢。它是低矮常綠喬木,枝葉繁茂,枝幹扭曲,能輕鬆地存活250年,在野外生長能形成巨大的樹冠。春季時,樹上開滿一串串精美的黃色小花,與墨綠的葉子相映成趣。和冬青一樣,它葉緣有鋸齒,但更柔軟,而且常常帶有絨毛。

這種樹需要生長在冬季濕潤夏季炎熱的近海地區,通常位於地中海西部附近山坡低處。從大西洋沿岸到義大利,從阿爾及利亞到突尼西亞,軟木橡樹林的覆蓋面積約有26 000平方千米。不過,世界上過半軟木橡樹來自葡萄牙,其餘大部分則來自西班牙。

軟木橡木材並無過人之處,但它厚厚的樹皮很特別。據古羅馬自然學家老普林尼記載,他那個時代的羅馬女性喜歡穿隔熱、輕盈還能增高的軟木底涼鞋。實際上,軟木橡樹的隔熱功能是為了保護樹木免受火災而進化的。因為隔熱效果非常好,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把它作為太空梭油箱的保護材料

當然,它最常見的用途還是做葡萄酒瓶塞。軟木橡樹皮可以保護樹木不被真菌和微生物侵害。它的樹皮隔離效果非常好,甚至能夠隔絕空氣,並且是惰性材料。其他未經加工的天然植物材料無法像它這樣,與這麼多物質接觸卻不產生化學反應。它可以阻隔水、汽油、油和酒精,細胞能夠在承受重壓的同時保持彈性,非常適合緊緊地塞入瓶口。還有一個意外的好處是,軟木塞的切面有許多微小的孔洞,擠壓形成的微小真空能夠防止軟木塞從光滑的玻璃頸部滑落。

軟木塞在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兩耳細頸酒罐上就有使用了,但很多人認為它與紅酒的 「天作之合」是17世紀著名的釀酒師佩里尼翁修士(Dom Pérignon)促成的。現代英語中,軟木橡樹名為「Cork Dak」而酒瓶塞則是「Cork」。

難得的是,軟木橡樹皮的再生能力很強。20年樹齡的樹就可以開始收割樹皮,之後大約每10年可收割一次。春末夏初,樹皮可以輕易地與樹體分離,這時就可以從樹榦(可到高約2.5米處)和大枝幹上剝下樹皮。這是一項熟能生巧的工作,下斧必須果斷,否則會消耗大量體力,但是力度又不能太大,否則就會傷到內層樹皮,阻礙再生。

一棵樹齡適中的樹可以出產100多千克樹皮,能製成非常多軟木塞。接下來是製作塞子的浪漫過程:在加壓蒸汽下,把樹皮煮沸後清理、切割、修整,然後壓平,再用一個巨大的高精度打孔機在每塊樹皮上打出一個個軟木塞,運往世界各地的釀酒廠。

樹皮剝落後的數周內,暴露在外的樹榦會從淡棕色變成濃烈的暗紅色,從光滑變為粗糙。沒有了樹皮的軟木橡樹看上去光溜溜的,給人感覺怪怪的,就像在海里戲水的英國人,把褲腿捲起來,露出底下被太陽晒傷的腿。

軟木橡樹還是「蒙塔多」(Montado)這種獨特的可持續混合農場系統的組成部分。這種農場種植軟木橡樹,綿羊、火雞和豬都是吃橡子長大的。和許多用傳統方式管理的棲息地一樣,蒙塔多農場內有許多稀有和瀕臨滅絕物種,如伊比利亞猞猁、白肩雕、黑鸛、斑尾林鴿、鶴、雀等,以及這些動物捕食的小動物。不過可惜的是,這種生態平衡的農場系統現在岌岌可危

葡萄酒偶爾會因為一種叫三氯苯甲醚的化學物質產生霉味。人的鼻子對這種味道非常敏感,即使一杯酒中只含有極微量的三氯苯甲醚,非專業人士也能察覺到。據20世紀80到90年代的報道,曾有大批葡萄酒因為劣質軟木塞而受影響(帶木塞味),所以一些酒商因此開始使用人工酒瓶塞。

如今,大家更了解軟木塞的生物化學反應,對生產過程把控更加嚴格,軟木塞幾乎不會再影響葡萄酒的質量,但許多生產商已經喜歡上螺旋蓋和塑料酒塞。這真是太可惜了,因為蒙塔多生態系統的存亡取決於它供應軟木塞的價值。如果沒有軟木塞需求,經濟壓力將難以承擔。

所以如果喝葡萄酒請選擇軟木塞裝的,這樣你還能享受到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支持生態和諧生活方式的快樂。乾杯!

環遊世界80種樹

[英] 喬納森·德羅里 著

[法] 露西爾·克萊爾 插圖

2019年12月

有書至美-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腐絲藝術設計 的精彩文章:

刷碗洗衣不傷手,刀劃不壞,一雙能用一整年
招財2020鼠年手機殼,國風設計,夜光炫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