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永遠不要阻止孩子早戀,早戀可增強社會適應性

永遠不要阻止孩子早戀,早戀可增強社會適應性

當下社會,許多家長視早戀為洪水猛獸,一旦孩子有了一丁點早戀的傾向,家長們便會想方設法「把危險扼殺在搖籃中」。為了阻止孩子早戀,家長們可謂是動足了腦筋,對自己的孩子是全天候監控,甚至不惜窺探孩子的隱私,就為了發現孩子與異性親密的「蛛絲馬跡」。

為什麼家長們對孩子早戀的反應如此強烈呢?

大多數家長認為,早戀會讓孩子無心學習,最後毀了前程,小部分家長則擔心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在感情上受到傷害。總之,無論持哪種觀點,家長們都對學生時代的早戀充滿了戒心。

近年來,社會各界要求加強孩子性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性」從來都是一個忌諱的詞語,許多家長與老師本身的性觀念就極度落後。據統計,中國中學生早戀率不到20%,許多西方國家乃至日韓的學生戀愛率都遠遠高於這個數值。

其實,「早戀」這個詞是中國特有的辭彙,很少有國家把少男少女之間純潔美好的感情視為歪門邪道。相反,許多國家的心理輔導教材還會出現引導學生如何戀愛的內容。

因此,與其說早戀現象嚴重,不如說是國內性教育的缺失。目前,孩子性教育缺失的消極影響已經顯現。近幾年,中國在學前教育領域大力增強性教育力度,同時將性教育貫穿整個學生時期。而目前社會最需要的便是家庭性教育部分。

客觀心理規律

人到了青春期,隨著生理與心理的發展,對異性產生好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青春期的人對愛情容易產生懵懂的幻想,這是我們內心的本性。

儘管我們對幼兒性教育已經開始重視,但是家庭、學校對早戀的態度依然是壓抑與遏制,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種對人性的壓制,它會對孩子的戀愛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心理學研究表明,戀愛對於個體塑造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當青春期的孩子開始第一次思考愛情時,他們的內心便不再只有一個人。

早戀:更強的社會適應性

在戀愛過程中,少男少女們會經歷美好的愛情,也會遭遇各種矛盾與挫折,而他們控制情緒、處理感情問題的能力就會在這個過程中飛速發展。

他們會困惑於如何跟心愛的人表白,在被人拒絕時又會陷入迷茫與悲傷,在最終成功之後又能與對方一起分享甜蜜與幸福,在雙方鬧矛盾時又會因為不知道怎樣與他(她)和好而煩惱。

這種戀人之間複雜的相處與溝通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學生時代沒有經歷過戀情的人,他們人際交往的敏感程度會比那些有過感情經歷的人低得多。他們不僅會缺少共情與察言觀色的能力,也會缺乏處理複雜人際關係的技巧。而這些都是一個人在社會生存中所必備的技能。換句話說,經歷過早戀的孩子將會在未來具有更強的社會適應性。

婚戀觀

在當下的年輕一代中,單身率非常高。很多大城市超過一半的適婚年齡者處於單身狀態,其背後的原因除了結婚成本、工作壓力之外,還與人們沒有樹立正確的婚戀觀有著直接聯繫。

現實狀況是:許多人不想談戀愛,就算想談戀愛也不知道該怎樣去相處,在建立關係之後也不清楚怎樣維持戀人(婚姻)關係,同時普遍缺乏對自身伴侶的責任心。

這時候,家長們開始著急了,他們對孩子的選擇與做法感到不理解,殊不知正是因為錯誤的家庭教育,才導致如今的年輕人出現嚴重的感情問題。

人們通過研究發現,一個人婚戀意識是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形成的,當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萌生早戀的想法時,這種探索就已經開始了。如果家長在此時強行切斷孩子的感情,又不加以正確的引導,那麼孩子的婚戀觀將止步不前、發育畸形。

那麼,家長們就應該放縱孩子早戀嗎?答案同樣是否定的。

作為家長,我們首先應該對孩子青春期出現的早戀傾向保持充分的理解與包容,但同時也應該加強對孩子的教育,正確引導孩子如何去愛對方,避免孩子在感情方面走上錯誤的道路,這樣一來,孩子的心理才會得到正常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吃飯總是剩一口,是在反抗原生家庭對自己的控制,是成熟的表現
真正厲害的人結交人脈,不是靠巴結,而是通過這三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