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泡利不相容原理——科學史上的今天,3月21日

泡利不相容原理——科學史上的今天,3月21日

【點擊下方音頻,聽更多科學史上的今天】

1925年3月21日,沃爾夫岡·泡利(Wolfgang Pauli)發表了他的「不相容原理」。

泡利

這一天,25歲的泡利在《物理學雜誌》(Zeitschrift für Physik)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泡利根據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提出「兩個全同費米子不能處在同樣的量子態」。這一觀點用我們現在多數人曾經學到的知識表述,就是「在同一條原子軌道上最多可容納兩個電子,而且這兩個電子的自旋方向必須相反」。

原子軌道上的電子排布規則。在粒子物理學中,具有半整數自旋的為費米子,如夸克、電子、中微子。具有整數自旋的為玻色子,如光子、膠子。

泡利不相容原理可用來解釋很多種不同的物理現象與化學現象,包括原子的性質、物質的穩定性、元素的化學性質、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中子星或白矮星的穩定性、固態能帶理論里的費米能級等等。其中最容易理解的,是由於泡利不相容原理,原子內部的電子不會全部掉入最低能量的軌道,它們必須按照順序佔滿能量越來越高的軌道。因此,原子會擁有一定的體積,宏觀物質也才會有那麼大塊。

愛因斯坦與泡利

由於提出「不相容原理」及對量子力學做出的根本性貢獻,在愛因斯坦的提名下,泡利榮獲194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關於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天鵝拉長 的精彩文章:

發現血小板凝血功能的義大利醫生——科學史上的今天,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