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軍第一代自動步槍名為M14,第二代名為M16,那中間的M15是個啥?

美軍第一代自動步槍名為M14,第二代名為M16,那中間的M15是個啥?

1957年,M14成為美國陸軍第一代自動步槍,這款由M1「加蘭德」步槍改造而來的武器具有很高的射擊精度,然而問題是M14的環境適應性差。

恰好當時美國在打越南戰爭,越南的環境令M14狀況百出,根本不敵游擊隊手中的AK-47,令軍方十分失望,因此在1968年,美軍決定更換第二代自動步槍,即M16。

從命名規則來看,既然有M14與M16,那麼自然也會有M15,但我們似乎很少見過M15這款步槍。那麼問題就來了,這款夾在兩大制式武器中間的M15步槍,到底是個啥呢?

眾所周知,德國StG-44開啟了自動步槍的新紀元,展現出了十分強大的戰鬥力,因此在二戰結束之後,各國都將輕武器的研發重心轉移到了自動步槍領域。

其中,春田兵工廠決定在M1「加蘭德」步槍的基礎上繼續改進,並發展出了兩條路線。第一條是輕型半自動步槍,主要裝備步兵;而第二條是重型自動步槍,性質上與BAR(勃朗寧自動步槍)類似,目標是成為陸軍班組自動火力。

輕型半自動步槍最終被美軍採納,也就是美軍第一代自動步槍——M14,而重型自動步槍本來已經被軍方接受了,還給了「M15」這個代號,然而在即將量產時曝光了不少問題,導致它最終被美軍放棄。

沒有訂單,自然也就無法量產,所以M15的數量極少、名氣極低。

因為都是春田兵工廠的產品,所以M14與M15的槍機結構非常相似,區別只是M14為輕型半自動,而M15為重型全自動,而且為了提高射擊穩定性,春田還為M15配備了兩腳架。

那麼M15為何會被淘汰呢?這還是得從結構說起。M15的定位是「班組自動火力」,相當於機槍的作用,結果春田卻沒給M15設計握把,導致士兵沒辦法可控制後坐力。另一方面,M15的兩腳架直接安裝在槍管上,這也不符合槍管的自由浮動原則。

兩個問題最終都導致M15的射擊精度極差。

另一方面,M14與M15的結構沒什麼區別,也就是說M14其實也能全自動射擊,只不過美軍為了減少彈藥消耗量,所以將M14限制在了半自動模式。

照片中黃色箭頭所指的就是限制螺栓,它的作用是鎖住M14的快慢機,讓其無法切換到全自動模式,而如果將這個限制螺栓拆掉,M14也是可以切換為全自動射擊的。

在危險的戰場上,士兵們自然希望自己的火力可以強一點,這樣活命的幾率才會更高,因此當時不少海軍陸戰隊員私下拆掉了限制螺栓,恢復M14的全自動射擊能力。

然而問題又出來了,很快馬潤們就發現M14散熱條件不足,打著打著護木就燙到無法用手觸碰的地步,於是就向上級反應了這個問題。

M14與M15的結構相同,既然M14在全自動射擊下會過熱,M15自然也有相同缺陷,再加上精度略差的問題,最終導致軍方對M15步槍失望,最終叫停了M15的量產計劃。

再後來,隨著M60通用機槍的誕生,美軍班組火力有了極大增強,M15更沒有翻身的機會,所以除了幾十桿測試槍之外,M15在這個世界上啥都沒留下,自然不為人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周路38號 的精彩文章:

啥叫高端?碳纖維外殼的消音器,重量僅454克,比AR-15步槍還要貴
美國警察萬萬沒想到,自己看不上的潑水槍,竟成黑幫搶地盤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