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錢穆:中國的集體主義和西方的個人主義,各有利弊

錢穆:中國的集體主義和西方的個人主義,各有利弊

中西文化不相同,主要在人與人之相互關係上。西方人似應主「性惡論」,互不相信,乃有「個人主義」。故人與人相處,惟有吃虧與佔便宜,分利害,不分是非、善惡。即其男女婚姻結合為夫婦亦然。男女異性相愛,乃發源於人性中男女追求之一「欲」。中國人主「性善論」,能自信,亦能信人,乃有「大群主義」。即夫婦婚姻,亦主要在此人群結合之基礎上,故重信與義,乃是人生中一「公道」。不在愛與欲,僅屬人生中一「私慾」。

西方人信有上帝,乃創宗教。信科學,乃創唯物論。人與人不相信,其日常相處難,乃賴法律。法律具禁戒性、防止性、非有交付性與寄託性。於是人與人相處,惟有敵對與相爭。男女之間雖有愛,仍屬於與其他人之相爭。

故西方人雖以戀愛為人生之至上,實際仍是人生一「爭奪」面,而非如中國之為一「和合」面。故西方婚姻,仍需法律。而西方人又稱「婚姻為戀愛之墳墓」。此因結為夫婦,戀愛已告完畢。不如中國人以夫婦為成家之本,即五倫之首。此又其大相異處。

西方「個人主義」,在其心理上,有一大缺點,即不肯承認自己一切行為中有過失,乃不能有謙讓心。遇有不如人處,但求慕效他人,卻不知悔悟己失。故其心理上只向前不退後,僅外顧不內視,僅知有進步,乃無「改過自新」一觀念。時間過,則一切行為全消去,因此亦無歷史觀。西方史學不發展,此當為一至要理由。

中國人認為人生,外面是物質,即自然,即天。內部是道德,即心,即人文。個人人生最屬自然,但個人必融入大群中,乃得為真人生,即道德的人生。其重要關鍵,則在其有「家庭」。

人生幼稚期不能自生活,端賴父母扶養。中國人男子二十而冠,女十八而笄,乃為成人,始得自立。此乃一種自然人生,中西應無大區別。

但西方人遵守個人主義,其幼年期與其晚年期,乃不列為人生之重要部分,曰平等,曰自由,曰獨立,幼年乃一人生預備期,老年則為人生衰退期,同不能自立為生,皆不得奉行其所主張所信守之個人主義。故西方個人主義,實在全人生中已打了折扣,非能完整美滿的推行。

中國大群主義則幼有所養,老有所安,老幼亦同如中年,各得其所,各為人生之一時期,君子無入而不自得。此之謂「天人合一」,乃成為忠恕一貫美滿完整之人生。

故中國大群人生於「個人」之上則必有「家」,有「國」,而乃至於「天下」。盈天之下同此「群」。

西方人生,則於家庭亦不如中國,應視為有缺,更無論國與天下,端賴個人以個別為生。遠自希臘起已如此。羅馬一如希臘,仍屬個人主義。其有國,乃一帝國,與中國之為國大不同。國之上亦無天下一觀念。

此下歐洲人,莫不如此。迄今交通頻繁,五大洲已儼如一家。但歐化主宰,而亦僅有一「聯合國」之組織。即此組織,亦僅有名而無實,與中國人之「天下觀」終大相異,故亦無中國人「平天下」一觀念。

欲討論中西人生之相異,專就「個人」與「大群」兩觀點言之,莫如就其「家」與「國」之相異而加之以辨別,更為易知而有據。

中西家庭相異,事較易知。而中西雙方國與國之相異,則事更明顯,而世人乃少討論及之。

希臘未建有國,羅馬僅一帝國,乃并吞四旁他人之國以為國。實仍由希臘式之城市擴大而來,其主要中心仍為一城市。非如中國,國之中心乃各自之「家」,家之中心乃各自之「身」,由家擴大而成「國」。

羅馬覆亡,北方日耳曼民族有堡壘家庭之興起,始與中國家庭約略有其大相近似處。但於中國由家庭而為氏族,又由氏族而成為封建國家,日耳曼當時則尚無此進程,可謂乃僅中國封建之初步。

近代人以日耳曼與中國同稱為「封建時代」,此實失之。當時之日耳曼僅得稱為乃中國「封建之雛型」。如一嬰孩與成年之相異。

又中國封建諸侯之上,尚有一「中央天子」,與其四圍之諸侯聯合成體。而日耳曼堡壘時期僅得稱為一王國,此外又有一羅馬教廷,此與中國之有中央天子大不同。則當時西方日耳曼諸堡壘,又焉得謂即如中國之封建?

故可謂羅馬帝國乃由希臘式之城市所化成,此乃自有其歷史淵源。而日耳曼堡壘貴族則由其家庭所化成,此則與希臘之城市大相異,而轉有近似於中國處,亦可謂歐洲中古時期,日耳曼乃始有略似中國式之家庭之興起。儻能再由此擴大演進,始可略有如中國式之封建諸侯之創始。而惜乎其終未能到達此境界。

此下日耳曼以外乃又有城市復興,仍由希臘、羅馬型轉進而成為現代國家之興起。其稍前中古時期日耳曼民族另一新式之演化,遂告停歇。

所謂近世歐洲之現代國家,最先如西班牙與葡萄牙,依中國觀念言,亦僅限於幾個城市,亦僅是些小城市,非大城市。而在西歐則竟分成為兩國。使葡、西諸城市,苟能進而再融和凝合成為形如中國式之一國,則其向外發展遠洋殖民,當可與此下形式大不同。

又如其北方荷蘭、比利時繼起,地面更為狹小,既不當分割為兩國,即便聯合,亦不該遽認為一國。如在中國,則僅如一國中之一府一縣而止。

英、法繼此四國而起,地面較大,其對外形勢亦與前四邦不同。而英、法實際亦只隔一海,相互交通便易。果能亦如中國,則兩邦亦僅如毗鄰之兩諸侯,和好交通,何乃遽成為兩帝國?

又使如英、法、荷、比、西、葡,果能自始即融合為一國,此從地形言,亦絕非甚大一難事。而能如此有一新國之興起,其航行遠出,影響所及,較之現代之歐洲史及世界史,其相異又當如何?全世界豈不將由此而改觀?而西方文化之本身內容,尤將遠異於當前,亦不待言而可知矣。

近代西方帝國主義已難繼續推行,但從不想到其已往之歷史,僅知互相模仿,把別人勝過自己處,盡情學習。使果見別人有何勝己處,而學習不到,則消極悲觀,不再向前。卻絕不知悔悟已往,作從頭之改變。試讀全部西洋史,豈不如此?

即宗教亦然,經長期之演進,亦無對原始之形式與其教義有何改過自新處。僅信有一上帝,而絕不自信。惟待「得救」;絕不能「自救」。

當前歐洲共分三十餘國,此可謂仍是一希臘型,惟擴張向外,稍帶有羅馬型。但皆絕非一中古時期北方日耳曼民族之貴族堡壘型。此乃西方文化最值注意,應加以分辨討論之主要點所在。

而其中古日耳曼民族之得能形成一現代國家,則其事晚出,此即後起之奧地利與德意志。故在歐洲,德國人最知慕中國。亦惟德國人與英、法諸邦不易相融和,而引起最近代之兩大戰爭。

此兩大戰爭後,不僅德國以兩敗之餘而幸得僅存,即英、法雖連勝而今日則已臻中衰之境,亦將如希臘、羅馬之一蹶不復起,此非歐洲史一最堪悲觀與惋惜之例乎!

其次歐洲人移殖他洲創建新國,如北美洲之美利堅與加拿大,皆得形成為一大陸型之大國,與歐洲原始之海島型小國寡民大不同。而其文化傳統,則一仍其舊,無大變異。故今之美國與加拿大,亦僅以一大陸國而半島化、海洋化,乃亦終無以異乎歐洲之原始精神。此則又大堪惋惜者。

帝國主義之日趨衰歇,今日已成為歐族傳統文化一不可掩蓋之情實。最著者,如當前英國國內罷工風潮,日起不已。盡人只在就近「向資本主義」爭衡,不再承襲已往之資本主義「向外」爭衡。此亦同是一種個人主義,無可阻遏。

即當前之美國亦然。至少已不願棄其安居享樂之生活,再從事於向國外作帝國主義之侵略與鬥爭。遠自韓戰、越戰時影像已顯。兵力不振,威武減縮,何來保有帝國之強硬與尊嚴?

英、美以外如蘇聯,其在援助阿富汗戰爭中,兵力不可謂不盛,歷時不可謂不久,遷延震蕩,迄無所成。其勢沒落,亦已可想。

然則歐洲傳統之帝國主義已臻衰退,國際抗衡蔓延無結果,徒自虧損,有失無得。此下局面宜必有變。小國激烈相爭,乃更過於以前帝國之相爭。縱無刺激壓迫,仍不能和平相處。戰場風雲,平空特起,即如當前之伊朗與伊拉克,兵爭已達七年之久。而昔日之帝國,乃亦袖手旁觀無奈之何。

中國人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何以樹人需百年之久?如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以至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此乃以孔子一生之學不厭教不倦,始得言「樹人」。但尚有被樹者。使無顏回、子貢諸弟子,又何所樹?然顏回之死,亦已年逾四十。孔子有「天喪予」之嘆。

今合計孔、顏兩人之年,豈不已在百年之上。即如其他諸弟子,如子路、子貢及有子、曾子諸人,各與其師孔子相互合計,亦莫不各具百年。

濂溪得遇二程兄弟,教以尋孔、顏樂處。非二程,濂溪之教又何所施?二程之受教於濂溪,僅兩夕之久,但以師生雙方年齡合計,亦當逾百年以上。又如范仲淹,面授張橫渠以《中庸》一書,此後橫渠由以成家,合計兩人年齡,亦已遠逾百年之上。故百年乃統師生雙方言。

今以一國之政事言,如美國,大總統任期四年即滿,連選得連任,但亦八年而止。美國大總統連任三期者殊少。試問八年間,治國安民,移風易俗,又何所施而遽得見效?

美國兩百年來,大總統當及五十任,最有開創功業可言者,莫如林肯之解放黑奴。但解放黑奴,非即停止其為奴而止;解放後,必當繼之以「教化」。使黑人能與白人稍達平等地位,乃可言真解放。故解放非僅法律一名辭,必加之以教育功能,始得符解放之理想。

但曾幾何時,林肯即去位,繼任者非復一林肯,無此理想。迄今黑白人同居一國,性情不相通,教育不相等,智慧能力不相及,待遇不相同,則黑人解放,豈不轉增美國政治上一經濟負擔,一社會難題與糾紛?而此下則漫無止境。但豈得謂此難題與糾紛,乃由林肯始創之。西方之政治悲劇乃如此。

漢武帝表彰《五經》,罷黜百家。使中國帝王亦僅以四年八年為期,而凡為帝王者,又必意見不相同,主張必相異,王位變,政事亦隨而變。試問此表彰《五經》罷黜百家之一事,其意義價值與影響,又當如何?

西方人不僅於一國元首之任期必加以限制,並對凡為元首者亦率無好感,必加以重重防戒與限制,此即國會之任務,乃得稱為民主。故為政府元首者,亦不得真為一國之主。中國人稱「君主」,為君者必當有所主。使不許其有所主,又何必設此一君位。

故既名為民主國家,即不當有一政治元首。如古希臘即已然,乃不能真實建一國。文化演進,有其傳統,迄今歐洲人仍是一希臘傳統,何嘗能有大變。

凡今西方所謂進步,如商業、如科學,皆與其政府及政治無關。凡西方國事,苟由政府處理,非經民眾監督,當盡成一亂。細讀西方史,徵詢西方人意見,何得謂之非然。

然則果繼自今,歐洲人反本復始,凡屬國家,當只許有小規模之希臘型,不再有大規模羅馬型,始得徹頭徹尾推行其個人主義與民主政治。遇共同事,則共同開會,加以商榷討論。希臘型之上,或可加之以猶太型,只許有教會,有教皇,有耶穌,而不再有凱撒。則今日世界交通如此方便,宜亦自有其可行之一途。

西方人能悟及此,至少可消除其帝國主義之為禍,亦未嘗非世界一福運。僅有個人以直達於天下,豈不更為直捷而痛快。而無奈其無此機緣何!

故西方將來當由羅馬型返回希臘型,人窮則反本,大勢宜然。其最感困難者,當為商人重利輕離別之家庭制度。今日交通方便已遠異於希臘時代,出外經商,亦不必與家人久別。並可早謀退休,安享晚年之退休生活。則夫婦婚姻與子女團聚,實為此下西方人最當鄭重努力想望之一途。

最近美國有提倡祖孫三代同堂之新家庭制度出現,即其現實之一證。在此方面,中國傳統文化正好貢獻當代作一榜樣,取法無窮。儻徑自西方言之,則中古日耳曼堡壘時期之生活,正當鄭重取法,為此下歐洲新文化一淵源。此乃西方人親自其「海島型」而轉為「大陸型」一親切之實例。

天地生人,必生有男女,又必男女相配合,乃得下一代之續生,而有長幼之異。故「男女」與「長幼」,乃天生人類之兩大相異點。

中國人之五倫,夫婦一倫,即由男女相異來。其主要之父子一倫,乃由長幼相異來。此實五倫中之最要兩倫。此則太史公所謂「天人之際」,而「古今之變」亦無能逾此矣。

有夫婦、父子之兩倫,乃能由個人進而為家庭。既有家,乃有族,中國封建即由氏族來。由封建而統一,乃成為國。故中國之大一統,亦由氏族來。則由家有國而天下,亦一以貫之矣。

於何貫之?曰,貫之於個人之一「己」,即貫之於其一己之「天」,即其「心」、其「性」、其「命」,即己之為男女與長幼而止。

「己」之男女長幼,即己之「天」。由天而人,由人而天,「天人合一」,乃始有家庭、大群、政治、社會一切人道大義之可論。

而中國人之所謂「道義」,則即本於己,本於天,本於己之本性之有長幼男女,亦即本於「自然」。

中國道家重自然。儒家則重性命、重天,乃重人倫,即重長幼男女之別。故中國文化必兼儒道孔、孟、庄、老而始定。

中國儒家言仁、義、禮、智、信五常,「仁」居首,「信」居末,尤為五常中之重要者。而其所重則仍在各己之一「心」。仁在內,信在外。西方人不知有仁,其所信乃亦不在人而在天,在上帝,此為宗教。信於物,則為科學。宗教、科學皆可信,而獨對同類之人則無信,乃尚法。故大群政治必尚法,有法乃可有政。

中國人則法不在五常中。五常皆主「平」,而中國人之法亦不重刑,而重平。西方則即以刑為法,而更無中國五常中之所謂平,故西方言法亦與中國人之法大不同。

中國主常道,而西方則惟變無常。中國法以「守常」,西方則法以「制變」,亦惟刑法乃可常。此又與中國人言道與法之大同而可常者又不同。此亦中西文化一大相異處。

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稱「法治」,中國傳統則當稱「禮治」。

《詩》云:「相鼠有體,人而無禮。」禮者,人類大群生活一共同體。長幼相教養,男女相配合,始得成為人。幼老孤寡,皆非人生之正常。而天下則為人群綜合一大體。故鼠生以「身」為體,而人生則以「群」為體,即以「禮」為體。

「禮」之主要,即在長幼男女。又禮分賓、主。人之祭天地,則天地亦當為人生中一體。故曰:「一天人,合內外。」

而禮之本源,即由「己心」之性命中生。故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仁即人心,而禮則由長幼男女始,故孝弟婚姻則為禮中之尤大者。有夫婦乃有父子,父子為天倫,夫婦乃若為人倫,中國人言夫婦為五倫之首,則豈不天倫乃轉本於人倫。非人又何以見有天?則人為主,而天為副。此尤見中國傳統之道更具深義之所在矣。

故中國人言「一陰一陽之謂道」,乃先陰而後陽。若以天為陽,以人為陰,則豈不猶先人而後天。又天乃其陽,地乃其陰。天地乃其陽,而人生之長幼夫婦則其陰。中國人之言長幼夫婦,有時則其意義價值乃更親更重於天地。

而近人則謂中國人重男輕女,至於中國長幼之倫則並所不知。如中國人言孝道,近人並謂之乃封建思想。則此先陰後陽之道,又誰與深論之!

孔子又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又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己之學,即如忠信,亦以為人。為人之學,則以他人為工具,非忠無信,轉以為己。

今日之西方人,其學皆盡為人,實則乃個人主義。即如經商牟利,己之所利,皆在對方,則非對方又烏所學?但學為人,蒼生何限,又何可學?

今日則交通方便,四海如一家。為人之學,更浩瀚而無窮。其學已亂,又焉能有所得。乃至無可學。而今日之世界,其對人之道,皆無學可言,則豈不亦一絕大問題之所在乎?

(一九八七年七月作,刊載於是年十一月《動象月刊》十一期。此文發表後,又重作修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好文悅讀:越好的關係,越要學會尊重,越要有界限感
26個世界頂級思維,多學活用,受益終生!值得每個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