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巢蟲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巢蟲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溫馨提示:邊聽邊看,學習效果就是好!

巢蟲是中蜂養殖的主要敵害巢蟲一旦入侵,根深蒂固,往往不能根治,防治效果並不理想,成為制約中蜂發展的主要原因和技術瓶頸。究其原因是沒有弄清巢蟲的危害方式和入侵途徑,沒有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導致防治效果並不明顯。本文就巢蟲的防治原理和方法作如下闡述,為中蜂養殖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巢蟲的危害與生物學習性

巢蟲俗稱綿蟲,是蠟螟的幼蟲。中醫入葯可治療小兒乏力營養不良等病徵。巢蟲是常見的中蜂敵害之一。每年春末夏初,巢蟲便開始繁殖活動。

由於巢蟲在有繭衣的巢脾上蛀食繭衣蠟質,穿成隧道,吐絲作繭,既毀壞巢脾,又傷害蜜蜂蟲蛹。輕者工蜂嚙去封蓋,可以清理;重者則白頭遍脾,工蜂無力拖棄,中蜂棄巢而去,另覓新居,造成飛逃因此,巢蟲是導致蜂群越夏渡秋失敗群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制約中蜂發展的主要原因和技術瓶頸。

經觀察發現:甘肅省蠟螟出現於4~5月,白天隱藏於蜂巢的縫隙等隱蔽處,晚上出來活動。雌蠟螟與雄蠟螟在夜間交配,然後潛入蜂巢產卵,卵產在蜂箱的縫隙處或箱底的蠟屑中。初孵化的幼蟲,先在蠟屑中生活,大約兩三天後上脾危害。剛孵化出殼的巢蟲很小,長約0.8毫米,線狀,乳白色,仔細觀察便能看到,故稱蟻螟。蟻螟期的巢蟲在乾燥物體表面,以磕頭狀快速爬行,無固定方向,尚能從空中懸絲下垂,十分活躍。但在表面濕度達飽和的物體上,移動緩慢、吃力。蟻螟十分活躍的時期,持續大約三天。此時,是其尋找寄生場所的主要時期。孵化3天後的巢蟲,則無四處亂串的現象,而是逗留在適宜生活的地方取食、營建隧道。此時尚未找到食物和適宜場所的小巢蟲,大多因體內養分耗盡而夭亡。當蜂群強大時,蠟螟幼蟲無法上脾,就在蠟屑中生活。幼蟲老熟後,或在巢脾的隧道里,或在蜂箱壁上,或在巢框的木質部,蛀成小坑,結繭化蛹,再羽化成成蟲。試驗表明,大蜡螟發生的適宜溫度範圍在旬氣溫9~27℃或旬箱溫13~31℃;旬氣溫下降至8℃,箱溫下降至9.33℃,幼蟲越冬,結束當年危害。在外界溫度為25~35℃的條件下,它們完成一個世代,大約需要5~7個星期,溫度過高或過低,則延長發育周期。

如蠟螟卵的孵化期,25℃時,卵期約4天。將蠟螟卵置於45℃以上、0℃以下,超過半天,蠟螟卵便永久失活。蠟螟卵孵化的非一致性與幼蟲期不同,加之滯育期差異顯著,都使其對蜂群的危害變得延續而較為持久。蠟螟一般以蟲態蟄伏度過惡劣環境。這就為我們防治巢蟲提供了生物學依據。

危害中蜂主要是大蜡螟幼蟲(巢蟲)上脾危害。而小蠟螟幼蟲一般只在箱底部取食蠟屑,不直接上脾危害蜂群從表象上看因小蠟螟活動現場較大一些,似乎危害較為嚴重些,其實不然,恰恰相反。實驗室用巢脾一旦被浸染,很難清理乾淨因此應注意預防。

二、巢蟲的防治原理與方法

由於中蜂抗巢蟲能力弱,加之中蜂不採集蜂膠,巢蟲對中蜂群的危害較意蜂嚴重。因此,飼養中蜂應重視巢蟲的防治對於巢蟲的防治,應根據其不同的飼養方式和蜜蜂的生物學習性及蠟螟的生活史等特點採取不同的措施。更要貫徹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根據巢蟲的生物學特性,防治巢蟲應從清理蠟螟隱匿處。阻止其入侵途徑、消除其生存條件、斬斷其上脾通道、清除蠟螟卵蟲等方面入手,結合飼養強群。加強蜂群管理改善蜂群生活條件等措施進行預防,並配合換箱。換脾,藥物防治,達到綜合治理的目的這就是防治巢蟲危害的原理。

因為蠟螟卵細小,蜜蜂輕易發現不了,以致爬行上脾,發育生長,蛀食巢脾、破壞蜂房和蜜蜂蟲蛹及粉圈食源,危害蜂群;而幼蟲期及以上蟲齡蠟螟,體型較大,蜜蜂很容易發現和清理,但要花費工蜂的很多時間和精力,從而削弱蜂群的採集和哺育力,造成蜂群下降,產量質量降低由此可見,防止蠟螟的入侵途徑和產卵環境,阻止蠟螟卵蟲上脾是防治巢蟲危害的關鍵所在。配合清潔蜂場蜂箱,保持蜂具衛生,消除蠟螟隱藏環境,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才能根除巢蟲危害。

根據上述原理,總結多年來從事巢蟲防治的試驗研究和經驗教訓,圍繞蜂群。巢蟲蟲源與生活條件入侵途徑三大因素,堅持群強、箱嚴、脾新、場潔、人勤、手快的管理標準,採取綜合防治的措施,進行巢蟲的防治具體措施如下:

1.堅持飼養強群,王好、群強、蜜足是養好中蜂的條件和標準,三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王好、蜜足是條件,群強是標準。強群不僅生產上表現突出,而且在防病抗敵等方面更勝一籌,所以飼養強群,提高蜂群自身的抵抗力是防治巢蟲的根本措施。飼養強群,不但巢蟲危害較輕,而且恢複發展較快,在日常管理中要保持蜂多於脾,合併弱小群,抽出多餘巢脾等。

2.清潔蜂場環境衛生,保持蜂箱四周乾淨利落無雜物。清潔無雜物的環境,減少巢蟲繼續存活繁衍的環境條件及再度上脾危害的可能性,有利於暴露和清理巢蟲等害蟲。巢門、通氣窗、箱體縫隙等是蠟螟進入蜂箱的途徑,而縫隙孔洞是其產卵的地方,巢脾、箱底蠟屑是巢蟲生活危害的對象,要加強對這些地方防衛加固和清理潔凈。被巢蟲侵染的巢脾是巢蟲在蜂群間傳播的主要渠道,因此,在蜂群管理工作中嚴禁在蜂群間調換使用染有巢蟲的巢脾。

3.蜂箱是蜜蜂生活繁衍的空間,蜂箱一定要嚴密、防蟲蛀。嚴密、防蟲蛀的良好蜂箱能有效防止蠟螟從蜂箱縫隙、通氣窗等處侵入,可以大大減少巢蟲的入侵。因此,蜂箱四壁最好是由整塊木板製成,蜂箱內壁一定要進行抗蛀塗漆平整無縫隙處理,通氣窗外邊加釘鐵紗等,使蠟螟無隙可乘無法生存,減少了蠟螟伺機入侵的機會。特別是有些蜂農在蜂群管理過程中習慣成自然,不使用紗蓋,甚至不用隔板,這就無形中擴大了蜜蜂的防禦範圍,為蠟螟入侵巢蟲危害大開方便之門。更有甚者大箱養小群,不用隔板,蜜蜂無力防巢蟲,巢蟲在箱底成堆蠕動,蟲害相當嚴重。晚上開箱查看蜂群,往往會發現蠟螟在蜂箱空餘處盤旋飛翔,定址產卵。

4.阻止巢蟲潛入上脾:在使用巢蟲阻隔器防治巢蟲的試驗中,巢蟲阻隔器有顯著的防蟲上脾作用,安裝巢蟲阻隔器要破壞蜂箱前後箱壁,人們一般難以接受;所以採取在加工蜂箱時事先在蜂箱內壁,接近框耳的位置開設環狀阻隔槽,用於定期塗抹巢蟲阻殺劑,阻止巢蟲直接上脾,便能大大減輕巢蟲的危害。在承框台近框耳處塗抹蜂膠液鹽水,在蜂箱內壁上樑等處噴水等,都對阻隔巢蟲上脾也有良好的效果。另外,如果不注意巢框上樑巢礎溝的填平開設與否,巢蟲就卵會通過礎溝而竄上巢脾進行危害,起不到阻隔巢蟲的作用。

5.消除蟲源,及時清除箱底等處的蠟螟卵塊,輪換清洗蜂箱巢框,淘汰老巢脾和感染巢蟲的巢脾,減少蠟螟基數,控制巢蟲發育數量,減輕巢蟲危害。

6.妥善保管好巢脾,做好巢脾、巢礎、蜂具等養蜂器具的管理工作,嚴防被巢蟲污染,減少巢蟲入侵機會。離開蜂群的巢脾一定要密封、熏蒸處理後保存。在日常蜂群管理工作中,發現無蜜蜂守護的巢脾應及時處理,否則容易受到巢蟲滋生危害。

7.對巢蟲危害嚴重的巢脾要及時處理,破壞巢蟲隧道戳殺上樑內的巢蟲,有利於蜜蜂驅逐清除巢蟲。對蜂箱縫隙處的巢蟲用濃鹽水殺滅、沸水燙洗、噴燈灼燒,清理蟲源。

8.根據中蜂喜新厭舊、愛咬巢脾、蜂群冬季沒有卵蟲的特性和巢蟲喜歡在深色巢脾上取食的偏愛,要抓緊在春秋兩大流蜜期,蜂群造脾力強時造新脾,淘汰蟲害脾和老舊脾,消滅越冬蟲源。儘可能在開春季節逐步淘汰疑似潛入巢蟲的舊巢脾、侵染脾,巢脾撤出後不要隨意丟棄,要及時化蠟,或用硫黃熏蒸,或經冰箱冷凍後保存備用春季在蠟螟羽化前,將所有蜂箱徹底檢查,清掃乾淨.

9.採用生物防治:要注意保留中蜂群內的絨繭蜂和大腿小蜂,這些以蠟螟為寄生,而不傷蜜蜂的天敵,如無網蜘蛛、蝸牛、壁虎等,採取生物防治的方法進行巢蟲的預防。

10.治療:對感染較重,出現巢蟲危害嚴重的蜂群,進行換箱換脾處理,重組蜂群;對於危害較輕的蜂群,採取用鹽水浸泡、噴洒和清理的辦法清除巢蟲源,減輕巢蟲對蜂群的危害;對換下的巢脾。蜂具,必須經熏蒸處理後才能重新使用。

對於舊法飼養的蜂群,目前最好的辦法是過箱後新法飼養。不但便於管理和防病治病,而且產量質量大大提高。否則只能依靠勤清掃蜂巢底部蠟屑,削除老舊巢脾,以預防或減緩巢蟲的危害程度。不能從根本上剷除巢蟲,保證蜜蜂健康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博士養蜂 的精彩文章: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
小蜂蟎的最佳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