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60歲左右的老人有多少存款算正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60歲左右的老人有多少存款算正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60歲的老姨一直在鄉下住,最近被我接到了城區來玩。

老姨一輩子都呆在農村,沒有見過啥世面,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老姨的兒子今年三十好幾了,還單著,沒有談戀愛。這位大哥也不是不想談,而是找不到對象可以談。

大哥初三剛畢業,就離開家到大城市裡打工。這麼些年,他走南闖北,上到黑龍江,下到麗江,西邊的新疆也去過,東邊的浙江也沒少待。拼搏了十幾年,給自己全款買了輛小轎車。至於房子,就差首付的錢就能去按揭了。

大哥的本職工作是工地搬磚,偶爾給人裝裝空調,修修家電,做做木工等。

他倒是相過幾次親,可是對方都瞧不上他。好不容易談了一次戀愛,女方還出軌了。

照大哥的話來說,這輩子他沒啥想要的,就希望能給父母養老送終。

老姨來我家住的這幾天,愣是閑不下來。「我這人就這命,忙活一輩子了,享不來清閑的福」。老姨一邊洗碗一邊說。

我媽問老姨,存了多少錢了。老姨皺了皺眉說,我沒有錢可以存。

「你的孝順兒子每個月都給你寄錢,你沒存著啊?」我媽笑嘻嘻的問。

老姨笑著說,這錢是給他兒子存的娶媳婦兒的錢,不是她的。

我媽說一把拉住老姨說,使不得使不得,孩子給你的錢你就自己存著自己用。

老姨說,我一個老婆子了,存什麼錢啊,存了也沒命花,反正以後都要給孩子。

我爸突然放下手裡的電子報,認真對老姨說:「就是因為老了,所以得存錢。至少存個十來萬,夠自己的棺材本嘛!」

所以,60歲存款十多萬,就是正常嗎?

有的人忙忙碌碌一輩子,臨老了看看餘額,無非也就兩個結果——有錢和沒錢。

有存款的人到底存了多少,才算正常呢?在分析存款多少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為什麼要存錢。

從心理層面來說,其實是為了尋求一種安全感和安慰的心理。

安慰

安慰(comfort)屬於行為學,意思就是尋求安頓撫慰。我們生活中行為大多都帶有目的性,比如,工作是為了掙錢,吃飯是為了飽肚。存錢也是帶有目的行為。

有的人是為了應對經濟危機,有的人是為了子孫後代,還有的人是為了心理踏實。從根本上上來說,存錢這個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為了獲取一種心理安全感,為了得到心理安慰。

從學生到工作者,從孩子到父母,從年輕到老去,我們在不同階段都承擔著不同的角色。也在積極履行自己角色的任務,但是對心理安慰的追求,從來沒停止過。

我們一直都在前進的道路上奔走著。

剛進入社會時,我們一窮二白,所有的財富都需要自己爭取。有的人運氣好,借著親朋好友的幫助,會稍早一些開始積累自己的財富。有的人運氣差一點,過了不惑之年,才能正式有自己的存款。

那麼60歲的年齡,到底該擁有多少財富,才算別人眼中的正常呢?

前文提到的老姨,她的妹妹是個實打實的「女老闆」。雖然只是在附近的幾個小鎮上開了幾個鋪子,但好歹穿金戴銀,衣食無憂。昨天老姨和這位妹妹視頻通話,我也樂呵呵的加入對話。

老姨將著我爸媽之前的話問她妹妹:「你存多少錢了?」

老姨妹妹說,沒多少,也就幾十萬。

老姨驚訝的問,你存那麼多錢咋不去縣城裡買個房子啊?

老姨妹妹說,住不慣城裡的房子,我這存錢就是種習慣,再說了,都幾十歲的人了,存點錢那不很正常嗎?

這番話我自己想了很久,轉過頭問我媽,幾十歲的人就必須存錢嗎?

我媽說,她們那輩跟年輕人想法不一樣,老人存錢大多都是為了後代,有存款才算正常。像現在的月光族年輕人,一個月能存一千就不得了了。年輕人都是及時行樂,就像你想的,難道不存錢就不正常了嗎?

的確如此,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會考慮幾十年之後的事情,更別說去計劃多少歲之前存多少錢這樣的問題了。現在60歲的人,大多都是經歷過苦難日子的,對他們來說,財富的累積是難事,但是又習慣性的存錢。

在他們眼裡,沒有存款就像是光著身子在外走,心裡總是不踏實。這是早期困苦日子留下的心理後遺症,這才會產生不存錢就不正常的想法。

但是現代社會文明開放,不存在正常不正常一說。想存就存著,不想存就花出去。

與其擔心成為別人眼裡的不正常人,還不如快活過日子,做一個快樂的小老太/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判斷一個人的修養,看他的吃飯習慣和對待食物的態度就夠了
為什麼男人更喜歡那些,「漂亮」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