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研究顯示:你的出生順序,決定了你是否孝順

研究顯示:你的出生順序,決定了你是否孝順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所愛」,意思是雖然龍王有九個孩子,但是性格和喜好是千差萬別的,現實中也是一樣。

在我們父輩祖父輩的家庭里,孩子很多,性格也不盡相同。有的性格老實,有的性格內向,有的活潑,有的心眼兒多。但不管是什麼樣的孩子,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雖然都愛,但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

養兒防老,父母都會有自己偏愛的孩子,那麼孩子中最愛父母的又會是誰呢?

二胎家庭中,往往老大會更加孝順

一般有了弟弟妹妹以後,父母都會希望哥哥姐姐能夠照顧弟弟妹妹,「你是哥哥姐姐,應該讓著弟弟妹妹些。」在很多事情發生時,父母會要求老大做出讓步,如果相差年齡過大,老大往往會主動做出讓步。

所以在照顧老二的過程中,老大也收穫了一份成長,那就是既能體會到父母的期望,也能受到「老二需要我的照顧」的心理暗示。

沒有老二之前,以後照顧父母的責任自然是自己的責任,而老二出生後,並不會有「會有一個人來幫我照顧父母」的想法,相反,自己身上的責任又多了一份,此時家庭的關係就是爸爸媽媽和我要照顧弟弟,我長大了還要照顧爸爸媽媽。

而責任分攤意識可能會出現在老二身上,父母可以由哥哥姐姐來照顧,「父母可以由我和哥哥姐姐一起照顧」,這是多數老二的想法。

因為對爸爸媽媽,對哥哥或姐姐,老二原始的依賴感是深深刻在潛意識中的。

老二在孝道上的「主觀退縮」,也客觀凸顯了老大的孝順。

另外,由於老二的出生,老大原來的關愛被拆分成了兩份,關愛的流失會讓人產生空虛感,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會促使人為他尋找一個實體。

比如,父母的表揚可以讓我感到父母還愛我,父母為我買新衣會讓我感到父母還愛我。

那麼,父母為自己買新衣,誇獎自己的次數減少了,就會開始焦慮。

為了緩解焦慮就會加倍的表現自己,用更多的付出換取以前相同的反饋。

比如,以前自己每天掃地父母都會表揚自己,現在有了弟弟妹妹,每掃兩天地,父母才會表揚自己一次。那可能每天不僅會掃地,還會洗碗,來加倍地表達對父母的來換回一天一次的表揚。

如此,也就形成了更加孝順父母的客觀事實。

多胎家庭往往老二更加孝順

這裡就要延伸出上面的知識:責任分攤效應。

老大作為獨立的個體區別於父母,來照顧弟弟妹妹,那麼照顧父母的責任並不會被老二分攤。

可是,老大和老二一起照顧老三的時候,老大並不是「獨立」的,而和老二作為家庭的另一個「集體」和父母共同承擔照顧老三的責任。

那麼照顧父母的責任則應該由老大老二的共同「集體」和老三一起分擔,那這個「集體」所分得的責任,自然也就不是老大一個人的責任了。

然後,在多胎的家庭中,老大一個人享受過父母的關愛,老二一出生就要和另一個人一起分享父母的關愛,而之後還會再加入一個人。老三出生後,父母會集中更多的關心在最小的孩子身上,老二得到的,始終是最不多的關愛,在家裡受重視的程度可能就不夠。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的重視和認可是孩子成長過程不可或缺的因素。

老二就是這個得到最少的人,如果通過努力仍然不能改變父母對自己的看法,就會拚命似的想要證明給父母看,自己才應該是最受你們關愛的,也是最值得你們重視的。

這就是很多老二很成功的原因之一,超越兄弟姐妹的過程中也就不知不覺超越了很多人。

在人生的發展上,對父母的照顧上,都力求做得比人優秀。

但是不管是老大或是老二,懂得孝順父母的人都是懂感恩,懂回報,三觀正的人。

只要父母悉心教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以身作則正確引導,每個孩子都申之以孝悌之義,使兄弟和睦,父慈子孝。

那麼也就無所謂老幾,每個孩子都會是體貼、孝順父母的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當你想念一個人的時候,對方也會有感覺?解析:第六感和心理暗示
永遠不要做一個「假勤奮」的人,他們都有三個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