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王陽明:好的人生,從來不是獨善其身

王陽明:好的人生,從來不是獨善其身

一份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文 | 燕歸來

圖/來源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葉聖陶杯」青少年語文綜合素養大賽

(點擊下方小程序參賽)

《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獨善其身是做人的一種態度,保全自己不給旁人,社會添麻煩;兼善天下是一種交際方式,虛懷若谷心中自有乾坤在。

「寄語峰頭雙白鶴,野夫終不久龍場。」

王陽明在龍崗頓悟後,體察到,獨善其身之外,更重要的兼善天下。

好的人生,從來不是憑藉獨善其身就能抵達的。

01

《文心雕龍》:「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

當一個人擁有如同星河長明的不滅品德時,他的光芒就如同日月昭昭。此時,他必然是像太陽一般,溫暖他人,照耀四方,而非像一團螢蟲,獨自飄搖。

想要擁有好的人生,必然是先從惠澤他人開始的。

杜甫留下千古傳頌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那時,他孑然一身面對破敗茅屋,卻不顧影自憐,怨天尤人。

反是在惦念芸芸眾生,可憐同他一樣的寒士,希望日後飛黃騰達時,能為天下百姓盡綿薄之力。

三國時曹植在《銅雀台賦》中揮毫寫下:」揚仁化宇宙兮。」

他在動蕩不安的時代,心中懷揣的亦然是乾淨純粹的仁義。

心裡寬廣的人,內心始終都是溫暖的。無論他身在何處,眼前都是山川連綿,白浪飛鷗,碧海藍天。

他們的身上會散發著獨特的個人魅力,像南風過境,十里春風暖人心。

古話說:求仁得仁,求善得善。

想要溫暖他人,首先要從寬廣自己做起。

02

有句諺語說:」胸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

佛家常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菩提,需要渡己,才能渡人。

心中寬廣,以身做船,載人渡人,同時也是載己渡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為彼官場紛雜,選擇隱居南山下,但他心中光明不曾泯滅,他的溫暖亦然通過削尖筆鋒,做了一柄利刃破開陰雲,照耀世人。

近代,也有魯迅者,亦載筆墨繪滿紙荒唐言,尖銳又客觀的與動蕩的社會碰撞。

無論是避世的陶潛還是入世周樹人,心中有愛人,才能生出寬廣的仁義。

古往今來,擁有成就的人,從來都不是只兼顧自己的利害,圈地自封。而是把自己的意志託付宇宙洪荒,貫穿古今。

唯有將一顆心融到寬廣的境界中,才能知登上山頂,俯瞰世間風光的悸動。

寬廣自己,是從寬廣內心開始。

03

「心外無物」為陸王心學內容的精髓。王陽明說,心中擁有宇宙,眼裡就有整片天堂。

寬廣的內心,是從播下一顆小種子開始的,這顆種子名為「良知」。

良知,就是善;良知,就是做人的本份。

本份的起始,是獨善其身,本份的終章,是兼善天下。

孔子周遊列國後,回歸鄉里,用智慧與德行影響眾人,這便是最高境界的「獨善」。他無法通過政治來傳遞自己的思想,便用自己的方式來「達濟天下」。

君子有成人之美,成就自己的人,必然先會別人。

有人說,人生,要麼看淡,要麼獨善其身。

我想,想要擁有好的人生,不能只是獨善其身。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與孤立,帶來的只有綿綿不絕的涼薄與疏離;

唯有盡善盡美的寬廣心胸,才能在渾濁的世道上,尋見屬於自己的光明大道。

作者:燕歸來,一個熱愛國學、喜歡紮根於文化海洋的95後,筆耕不輟,衷於初心!

部分圖片來源:2019「大美祖國」全國攝影作品徵集活動

部分圖片作者:塔頭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張國榮離世17載,《霸王別姬》重映:27年後,我終於讀懂3個人性真相
人最大的愚蠢,是見不得身邊的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