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0-6歲「運動敏感期」要重視,這個時期不重視,小孩會輸在起跑線

0-6歲「運動敏感期」要重視,這個時期不重視,小孩會輸在起跑線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對於孩子的成長,很多家長總是有很多顧慮,擔心一不小心就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總是儘可能地在一開始就做好準備,但是,家長在做準備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什麼?我們應當把重點放在孩子成長的哪些方面呢?這些其實都是很多家長容易忽視的問題。

事實上,家長需要關注的問題很明顯,就是孩子各方面能力發展的規律問題。要知道孩子的成長都有自己特定的規律,坐爬立站跑等都有著一定的時間順序,也就是說,家長想讓孩子能夠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就得關注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抓住黃金時期去訓練孩子的能力,這樣才能讓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擁有更多的優勢。

對於孩子發展的黃金時期,專業術語就是"敏感期"。學術界對於"敏感期"沒有得到統一的結論,普遍認為孩子發展的"敏感期"是多個方面,如果家長能夠充分利用好敏感期來對孩子進行能力訓練,那麼對於孩子的能力培養和成長是大有助益的。

那麼,對於0-6歲的孩子來說,哪方面的"敏感期"是最重要的呢?很多家長可能會將重點放在孩子的智力培養方面,例如語言、閱讀等,而可能忽視了基礎方面的能力,那就是孩子的運動能力。

要知道,0-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自身運動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孩子充分地了解自身技能、學習各種肢體動作、訓練肌肉能力,從而影響孩子大腦發育、身體統感能力的重要過程,如果家長沒有重視孩子的"運動敏感期",那麼就真的可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

那麼,學術界對於"敏感期"的定義是什麼?家長應該如何去找到"敏感期"?"運動敏感期"又是怎樣的發展過程,對於孩子的成長存在怎樣的意義?最重要的是,家長又該如何去抓住"運動敏感期"呢?

家長清楚嗎?敏感期是重要的起跑線

兒童敏感期一直都是學術界研究的重點,關於"敏感期"的書籍、文章、育兒故事都是層出不窮,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家長的理解造成混淆,但不變的一點就是,"敏感期"可以說是孩子成長的起跑線,決定了孩子以後的發展軌跡,對於孩子成長有重要意義。

"敏感期"理論是蒙台梭利提出的,她指出在孩子0-6歲的階段,他們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去探索自身和周圍的世界,不斷地去獲取到更多的相關信息,也就是說孩子開始嘗試去學習世界上存在的事物,而且這個學習、接觸的過程總是某些特定的吸引物。通俗地說,就是孩子在特定的時間段內,他們會更喜歡去做某方面的事情,從而去鍛煉自己某方面的能力。

因此,家長如果能夠在"對的時間"和"對的地點",也就是抓住孩子發展的"敏感期",充分地利用好這個能力發展的黃金時間段,那麼自然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孩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也是大有助益。

關於"敏感期",蒙台梭利女士認為,孩子能力發展的"敏感期"主要涉及9個方面,主要是: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能力敏感期、細微事物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社會規範敏感期、書寫敏感期、閱讀敏感期和文化敏感期,這些敏感期都有自己特定的時間段,但也可能因人而異,畢竟孩子是不同的個體,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可能會更加突出。各個敏感期對於孩子成長都很重要,那麼在孩子0-6歲的階段,究竟哪個"敏感期"才是重點呢?

錯過0-6歲"運動敏感期"後果很嚴重

"敏感期"涉及到多方面的能力,想要面面俱到貌似是不現實的,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更好地把握呢?不要擔心,蒙台梭利經過研究發現,對於0-6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經歷的重要"敏感期"就是"運動敏感期",如果家長沒有加以重視,可能會對孩子其他"敏感期"的出現、發展,對於孩子的智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造成消極影響,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好好地把握好"運動敏感期",孩子就真的可能會輸在起跑線上了。

為何"運動敏感期"對於孩子的成長如此重要呢?要知道,"運動敏感期"不只是指我們熟悉的"運動"能力,而是泛指孩子認識自我、讀懂世界的方式,也就是觸摸、探索和運動等。

對於孩子來說,認識自我和世界最初的方式就是觸摸,孩子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和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這些獲取的信息就成了孩子建立自身與他人、與外界關係的接觸,能夠極大地促進孩子自身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在運動的過程中,孩子能夠動用到自己的身體,也就是肢體和肌肉等組織,也需要孩子自身的大腦去幫助協調動作,特別是手部精細動作、坐爬立行等,使得孩子的各方面感官、大腦、身體都合作起來,更好地鍛煉孩子的神經系統,促進大腦和身體機能的全方位發展。

抓住"運動敏感期",對於孩子成長很重要

我們不難發現,孩子都是"閑不下來"的,他們總是在不斷地移動中,也總是喜歡動用自己的肢體和感官去探索、了解自身和周圍的世界,也就是說"運動"是孩子學習的基本能力,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途徑。在運動的過程中,孩子會因為自己的能力而感到興奮,更好地激發孩子的潛能。

1、允許孩子去不斷地探索。

在"運動敏感期",家長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太鬧騰了,總是喜歡扔東西、搬東西,還總是喜歡爬上爬下,而且是說也說不動的狀態,讓家長很鬧心。但家長要理解,這個階段是能讓孩子鍛煉自己全身的肢體和力量、訓練孩子各方面能力,所以就耐心一點,給予孩子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讓孩子能夠更好地建立自身與外界的聯繫。

2、給孩子創造合適的環境。

想讓孩子"運動"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家長也要懂得給孩子創造合適的環境,例如可以在家中設定特定的"運動區域",也就是孩子的遊戲場地,可以是玩具吃、沙地、游泳池等,讓孩子能夠擁有一定的運動區域,家長也可以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進行運動、遊戲和鍛煉,讓孩子的運動能力在"敏感期"得到充分的開發,促進孩子能力的發展。

3、家長也要懂得適當地干預。

給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間並不意味著放任不管,而是要適當地給予干預。讓孩子自由地探索、運動沒有問題,但前提是保證孩子的安全,因此家長要保證孩子活動環境的安全,盡量地減少不安全因素,也要做好監管,對於孩子的危險行為要及時制止,並教育孩子,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在孩子探索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問題,這個時候家長也要及時出手給予幫助,讓孩子能夠獲得安全,讓孩子能夠更開心地進行探索。

人的生命在於運動,孩子的成長也在於"運動",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運動有著重大意義,家長不要總是把重點關注在學習、智力等方面,而是懂得讓孩子去玩耍、在運動的過程中去鍛煉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不要因為運動能力的缺失,讓孩子在起跑線上落後他人!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敏感期 的精彩文章:

國瓷材料董事長遭通報批評 敏感期違規減持公司股票1100萬股
孩子叛逆任性,總說「不」?原來是孩子的「自我意識敏感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