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最「有錢」的國家,人人都是億萬富翁,當地人:看到錢就煩

最「有錢」的國家,人人都是億萬富翁,當地人:看到錢就煩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都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現代網友表示,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錢不能解決所有煩惱,但是有90%的煩惱都是沒錢帶來的。因此大多數人都是非常務實的,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位為多賺點錢。

一個人的生活是否富有,和自身的努力有關係,和出生在哪裡也有很大關係,比如說非洲很多地區非常貧困,也沒有什麼工業,想要努力賺錢也沒辦法;再比如中東地區,一些石油非常豐富的地方,比如迪拜,這裡的人即使是不工作,一生也可以生活的十分富裕。

所以提到最有錢的國家,我們可能會想到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這些中東國家,也有人會想到瑞典,瑞士這些北歐發達國家,不過這些都不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國家,在非洲有一個國家,是當之無愧的最「有錢」國家,人人都是億萬富翁。

最「有錢」的國家,錢多到拿不下,當地人:看到錢就煩

非洲的發展水平是各大洲最落後的,並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達國家,為什麼這裡會有一個國家這麼有錢呢?

這個國家叫做辛巴威共和國,位於非洲東海南部的內陸,它在非洲算是一個經濟不錯的貴哦家,工業發達, 製造業,紅葉,礦業是當地經濟的三大支柱,並且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這裡的鱷魚皮也非常有名,因此被稱為「鱷魚之鄉」。

雖然辛巴威在非洲發展的不錯,但他們被稱為最「有錢」的國家,卻是源於一場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在當時這個國家的貨幣不斷的貶值,購買力不斷削弱,一頓的紙幣,可能還買不到一個麵包。同樣重量的錢,甚至價值不如同樣重量的紙價值高,即使是有「一億元」掉在地上,人們都不想去撿,看到錢就煩,在當地是真實存在的現象。

辛巴威的通貨膨脹,人民幣曾是替代貨幣

在1980年,辛巴威對英鎊的兌換率是1:1,對美元的兌換是1:1.5,但從21世紀初開始,辛巴威開始經歷惡性的通貨膨脹,到2004年,通脹率達到624%,2006年上升到1024%,而當地政府為了應對通貨膨脹開始發行大面值的貨幣,2008年,辛巴威儲備銀行發行的鈔票的價值1億元和2.5億元,後來又發布了10萬億、20萬億、50萬億和100萬億的鈔票,創造了世界紀錄。

當然辛巴威發行大額紙幣的做法並沒有解決通貨膨脹,反而擊垮了國家的貨幣體系,被逼無奈,當地政府只能使用美元等外國貨幣來充當流通貨幣,人民幣也曾有段時間也在當地的流通貨幣選項中。

不過在經歷了十幾年的通貨膨脹後,辛巴威終於在2019年宣布,重啟本國貨幣,停止美元等外幣的流通。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侃爺旅行 的精彩文章:

中國「矮人村」:從180厘米到不足一米,身高猶如五歲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