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最科學、最有效、最簡單、最省錢的幸福之道

最科學、最有效、最簡單、最省錢的幸福之道

正念冥想

幸福,在於「平衡」二字:外在追求與內在追求的平衡。一味地內在追求,會讓人變得消極厭世,缺乏基本的物質保障和生活目標,而過多的外部追求,會讓人成為目標和工具的奴隸,陷入碌碌無為的空虛中。因此,最佳狀態是:心如止水的去達成目標。

而在信息爆炸、生活碎片化的當今時代,忙碌了一天的人們,貌似處理了許多事情,仔細一想卻只是忙著回復微信和刷朋友圈,幾秒鐘就看一下手機,注意力嚴重缺乏,很難去處理需要很長時間和很大耐心的事物,於是我們養成了拖延的習慣,試圖通過不斷生成的信息流(刷朋友圈)來緩解焦慮。坐下來靜靜想想我們已經多久沒有體驗過學生時代那種聚精會神、心無旁騖的感受了呢?

心靈專註專家安迪普迪科姆(Andy Puddicombe)認為現在的人們已經很難讓大腦靜下來,什麼也不做了。而他的經歷向人們訴說了每天如何通過十分鐘的專註訓練來大大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什麼是正念冥想?

正念(mindfulness)是個體有意識地把注意維持在當前內在或外部體驗上並對其不做任何評價的一種自我調節的方法。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是以正念技術為核心的冥想練習方法,主要包括禪修(Zen)、內觀(Vipassana)、正念減壓療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和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它通過讓人們專註於呼吸、專註於感受或其他事物,來訓練自己的頭腦,達到清晰專註的狀態,從而擺脫負面情緒對人的糾纏,提升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的程度,讓人獲得幸福。

正念冥想有什麼用呢?

透過正念冥想,我們可以從大量嘈雜煩亂的信息中辨識出最重要的信息,在大腦高度專註的狀態下,進行深度思考,從而產生頓悟般的偉大創造。正念冥想可以幫我們變得專註而富有創造力,而這兩點是完成高難度創造性工作的核心能力。

現代人往往無法忍受孤獨,總是通過各種工作場合、社交場合來感知自我的存在,而每當我們懼怕一孤獨的時候,也拒絕了孤獨帶來的所有靈感和體驗。而正念冥想讓我們可以感知自我的存在,能夠活在當下,接受自我,悅納自我,生活在與自己內心的和諧中。

而且,現在的我們常常感到筋疲力竭卻又無法入睡。正念冥想可以讓我們進入更深層次無夢的睡眠,讓身心都得到更好的休息。此外,臨床研究報告,正念冥想訓練有助於治療慢性疼痛、焦慮、皮膚病、抑鬱症複發、失眠症、自卑、物質濫用、酒精依賴、飲食障礙、心臟疾病和癌症等心身疾病。

相信這也可以解釋越來越多的企業家、社會名人,如從喬布斯到Jack Dorsey再到KOBE都將冥想作為其心智武器。

正念冥想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冥想科學在國外的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已有40年的歷史,她現已形成為一門多學科交叉而且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主要由心理學、神經科學、分子生物學、影像學等學科組成。

冥想科學的研究領域主要有兩個方面,冥想的心理調節作用和腦功能機制研究。

冥想的心理調節作用主要使用行為量表來觀測認知、記憶、情緒的前後測結果的變化。

如:2007年,Zylowska等[1]對24位成人和 8 位青少年多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病人進行為期 8 周的冥想訓練。發現冥想訓練能夠減少多動症癥狀,改善注意力、抑制性認知功能,改進焦慮和抑鬱等癥狀。

2008年,Waelde等[2]人對被颶風(Katrina)襲擊後的新奧爾良市20多名成年被試進行了冥想干預治療,這項研究結果發現,經過每天2小時的課堂討論和8周的在家冥想訓練,顯著地改善了被試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焦慮、抑鬱等癥狀。

冥想的腦機制研究主要使用神經影像技術(EEG、fMRI等)。

如:威斯康星大學腦成像研究中心Richard Davidson 教授率領的課題組人通過腦電圖(EEG)研究[3]發現長期冥想的僧侶在冥想過程中的gamma波活動明顯增加,平均gamma波幅度為25-42 Hz,而且在休息狀態時,他們的gamma波也活躍。研究人員指出,與被試相比較長期冥想改變了他們的大腦活動方式,可能引起了短期和長期的腦部神經可塑性變化。

哈佛大學醫學院H?lzel等[4]人最近的一項MRI縱向對照研究中,測量了17被試接受8周冥想訓練-減壓療法干預的前-後大腦灰質厚度的改變,研究發現被試與控制組相比,左側海馬灰質厚度增加,全腦分析後發現扣帶回、顳葉-頂葉交界處和小腦灰質增厚。研究結果表明,冥想訓練與涉及學習和記憶加工、情緒調節、自我參照加工和觀點採擇的腦區的灰質厚度改變有關。

1970年,美國麻省大學醫生喬卡巴金博士,將佛教中的修行方法,與現代心理學結合,開發出了類似於認知行為療法的「正念減壓」項目(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在短短40年中,MBSR項目不僅成為了診所和諮詢機構的必備項目,也開始被諸多大公司、學校接受作為幫助學生員工提升心理健康的重要練習方法。

如:從哈佛到斯坦福、伯克利,大學都成立正念冥想研究中心,進行正念冥想研究,出版作品,並向學生及公眾提供大量的正念冥想課程。

社會名人、企業界的推動和帶領,正念冥想不僅成為心理健康的重要練習,也成為了人們提高生產率、領導力、促進家庭和諧等等各方面幸福感的必備練習。

隨著主流醫學開始研究正念冥想,數千篇關於正念冥想的醫學論文開始發表——冥想讓人的腦波變化,冥想被證明有助於提高免疫力、提高睡眠、減輕疼痛,冥想是最佳的抑鬱症、焦慮症療法,冥想有助於提升幸福感等。

如何進行正念冥想呢?

1選環境

選擇一個安靜而舒適的環境,穿舒適的衣服,準備一個毯子在旁邊,因為冥想過程中身體溫度會降低。

2設時間

設置好一個時間,可以先從5分鐘開始,逐漸增加時間。鬧鈴的聲音盡量選擇平緩,輕柔的鋼琴曲。

3找姿勢

找到一個舒適的姿勢,一般選擇一款冥想的坐墊,最好有個小枕頭,便於坐在上面。

4做熱身

做幾個熱身動作,活動身體各關節,頸部,手腕肘肩腰胯膝腳腕等關節。

5放輕鬆

盤腿而坐,身體正直,眼睛微閉,下顎微收,兩掌相疊,掌心向下,置於腹部下方,全身放鬆。

6始冥想

開始正念冥想。剛開始,你的腦袋中會冒出各種各樣的想法或事件,不要排斥他,而是要注意到他們的存在,不要評價他們,釋放他們,可以將他們轉移到你的呼吸上。

7觀呼吸

關注你的一呼一吸,可以想像氣流從你的鼻尖進入,進而充滿全身,然後又從你的鼻尖出去。

8或數息

整個冥想過程中,只要出現了神遊的情況,就將他們轉移到你的呼吸上。可以採用數息的方法,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鼻孔處,每次呼氣的時候(或者吸氣的時候)就數一個數字,從1數到10,然後再從10數到1。

注意事項:

1.注意內心的思想和感受,不要睡著,因為冥想是集中精神的自我體驗,不是無意識。

2.如果思想不小心「溜走」,沒關係,只要注意呼吸並把意識拉回來即可。

3.開始訓練時,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自然的聲音來輔助你練習。

4.服從身體和感覺告訴你的那樣去做,如果坐的姿勢不舒服,不要懷疑,那麼就變換另一種感覺好的姿勢。

5.每天空出一段整塊的時間,最好是早飯之前進行冥想鍛煉,在家裡安排一個專門用於冥想的地方,為一天打下好基礎。

6.通常冥想十分鐘之後才能逐漸進入狀態,所以一開始期待值不要太高。

7.冥想有自我暗示的作用,但和宗教沒有任何關係。現代心理學將它運用到自身發展和對頭腦的探索中。

正念的思想還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嗎?

正念冥想是一個提高專註度、減緩壓力、激發創造力的方法。當正規的正念冥想步驟及方法熟練之後,就可以將正念的思想應用於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如吃飯、走路、工作、學習等。比如:

1.吃飯

正念吃飯可以幫助你減肥並且讓你享受所吃的食物。你可以這樣練習正念吃飯,比如一根香蕉。

拿起香蕉,觀察它的紋理、質地、顏色、軟硬、大小

用雙手或嘴唇感受它的觸感

拿起來靠近鼻尖,慢慢聞它,感受你身體的反應

最後,輕咬一口,注意它的味道,感受它,享受它,慢慢咀嚼它。

2.走路

走路時候也可以正念冥想,當你走路時,將注意力集中於你走路的方式,感受你肌肉的運動、彎曲、伸展。感受你腳接觸地面和離開地面時的感覺,可以試著選擇一塊地方不穿鞋感受大地的紋理和溫度。

3.將日常生活當做冥想練習。

刷牙時你可以品嘗牙膏的味道、感受牙刷的移動、感知牙刷的觸感。洗澡時可以觀察水流過你的身體,皮膚的觸感,水流的大小等。

總之,關於正念冥想訓練,最重要就是覺知當下的事情, 並專註於當下的事情,吃飯就吃飯,不要想其他事情,走路就走路,不要想其他的事情。每次神遊的時候,感知你神遊的事情,不要評價他們,然後將注意力回到呼吸上。

V公號搜:大腦幫(Brainlearning)關注!點亮「在看",給我鼓勵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腦幫 的精彩文章:

金字塔思維:一張結構圖講清了怎麼去學習、怎麼去複習
系統思維——擁有看穿本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