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戳心……傢具業 有多少個這樣的老王?

戳心……傢具業 有多少個這樣的老王?

老王(化名)、石材廠的老闆,今年整五十歲,黑黑胖胖的,兩隻眼睛不大,但有神,看上去滿精明的一個人,二十歲就跟父親石材廠,三十歲就獨立掌管廠子了。

開始的時候是小打小鬧,只有一台紅外線,一台定厚機,七八個人。做些零單、散單。

2002年,政府在城郊划了一塊很大的地,這塊地被稱為工業園區。政府提了一個響亮的口號,叫招商引資、築巢引鳳。為此,這園區也叫XX工業園區。

老王也想到園區辦廠,但資金不足,進園至少要拿二十畝地,雖說政府優惠,但一畝地也要五萬,二十畝地就是100萬,而且進園之後要建廠房車間辦公房,這至少也要一兩百萬。老王拿不出這些錢,進園辦廠的想法,只能停留在思想里。

但後來,老王的石材廠還是搬進了園區,是老王租了別人的廠房,那是家引進的外資企業,在園區拿二十畝地,建了4000平方米廠房,但過後,那企業並沒投產,閑置在那兒。這樣閑了兩三年,便把廠房租給了老王。

在園區,老王的生產規模也在逐漸擴大,不管是人員、設備還是業務,都比以前擴大了許多。

比如2006年,老王的石材廠有二十多人,年產值300萬,除去租金、人員工資和其他開支,老王這年的純利潤有50多萬。

但這些錢剛好夠買設備,老王這年新進了兩台設備。加起來,剛好50多萬。也就是說,這一年做下來,老王等於賺到一家人的吃飯錢,賺到二十多個工人的工資,還賺到兩台設備。

其他年份也一樣,老王工廠看起來規模不斷擴大,一是人員增加,從二十幾人變成了四十多人,產值也越做越多,從三百萬增長到五百多萬,利潤相應也提高了,但和以前一樣,賺的錢都購置設備了,比如那幾年老王增加了紅外線機台、大板磨機、以及拉鋸等等。這樣算下來,老王這幾年還是只賺到一家人的開支、工人的工資和那些設備。

到2016年,鞋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加上環保整治,想要繼續開工,就必須添置環保設備。除塵、降噪、污水處理、道路硬化等環保一套系統下來是100多萬。

為了適應生產,老王狠狠心搞了下去。這年,老王的純利潤是60萬,花了100萬,也就是說,這年老王又欠了50多萬。

工廠各項設備齊全,裝好的那天,老王看著發獃,邊上有人說:「這些錢在我們這座小城市可以買好幾套好房子了。」

老王說:「還可以買一輛賓士。」

老王還真想買一輛賓士,作為男人,他同樣喜歡車,但他現在開的,還是一輛2003年買的六代雅閣。

現在可以對老王辦廠進行總結了,從2002年到2016年,老王辦廠14年,不但沒賺到一分錢還欠銀行50萬,老王賺到的,是那些大大小小的700多萬的設備。

當然,老王這14年還讓40多人有工作做,這是一種社會效益,這讓老王很欣慰。

2017年,租給老王廠房的房東來了,他說不能再把廠房租給老王了。老王傻傻地問為什麼?房東反問一句:「你不知道?」

老王搖著頭說:「不知道。」

房東說:「政府要收回這塊地,用於房地產開發。」

老王呆在那裡。

其實,從2002年到2016年,全國最紅火的是房地產,老王所在的城市也不例外。到2016年底,老王廠區旁蓋起了很多商品房。不僅如此,政府緊跟形勢,主動作為,要把園區的土地收回來,然後再統一拍賣給開發商。

也因此,政府要收回老王承租的那20畝地。當然,政府也不會讓土地所有人也包括老王的房東吃虧,每畝的回收價格是50萬,廠區里的建築每平2800元。

這樣算下來,房東這十幾年一分錢事沒做,純賺2000萬元,而老王每天拚命地做,還欠了銀行50萬,要說賺,也只賺到700多萬的設備。

可想而知,老王心裡有多難受。

老王老了,做事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人家讓他搬,他也就不想再辦廠了。老王后來把那些設備賣了。

機械設備像汽車一樣,過手就虧,老王那些設備只能按購買價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價格賣出去,也就是說,老王那700多萬的設備,只賣到150萬,還了銀行50萬欠債,老王還有100萬,扣去開始投入的80萬,還剩20萬,這是老王15年辦廠的所有收入。

2002年的80萬對比2017年的100萬,自己感受吧!

有個廠里的廠長笑了,老闆收入還沒有我15年的工錢一半多,還操心費力的,哈哈……

老王沒作聲,但眨一眨眼,落淚了。

或許,我們都是老王,甚至不如老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評論 的精彩文章:

18個優秀的現代室內設計:想像有多遠,家居就可以!